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07T16:11:32.5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作者:关玲玲
[导读] 为保证临床检验标本的准确性,必须做好血液采集的每一个环节,同时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最大限度降低样本不合格率。
关玲玲
黑龙江海林市柴河镇中心卫生院 157131
【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的分析,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测结果,分析造成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原因,旨在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率。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检验科 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100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作为研究材料,对造成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受检的1000例血液标本中,检测出183例血液标本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8.3%。通过对这些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可得,导致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容器不当、输液同侧采集、受检者准备不足、送检不及时等。结论:为保证临床检验标本的准确性,必须做好血液采集的每一个环节,同时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最大限度降低样本不合格率。
【关键词】血液;临床检验;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血液检验医学事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血液标本的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医疗诊治结果。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严重依赖血液标本临床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规范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流程,加强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治疗的首要关键因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医院检验科 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100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作为研究材料,均由门诊采血室护士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集,并由专门护工送达检验科,最后由专职人员集中收取。
1.2采血方法
采集血液标本的方法分为皮肤采血法与静脉采血法。其中,皮肤采血法主要采集的是微动脉、微静脉及毛细血管混合血液,通常采集的是无名指指内端内侧血液。用75%的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进针2.5-5.Omm,通常不采集第一滴血,这主要是防止组织液混入其中可能对检验效果产生影响[1];静脉采血法主要为体表浅静脉采血,首选前静脉与肘正中静脉。取患者仰卧位或坐姿,嘱咐患者心态平和放松,采血之前需要找到合适的充盈血管,采血后对贴好标签,做好检验准备。为了避免血液标本中有小凝块混入,使肝素抗凝剂污染血液标本,尽量不要从静脉留置导管中采血[2]。
1.3评价指标
通过血液样本进行生化分析,判断适成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原因,重点分析溶血对血液标本中胆红素、肌醉、钾、钠、尿酸以及送检时间对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结果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查结果用χ2检验。组内检验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此次研究1000份血液标本中,检测不合格183份,百分比为18.3%。在对183例不合格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影响血液标本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样本量少、溶血、抗凝不全、容器不当、输液同侧采集、受检者准备不足、送检不及时及标本污染等方面。
3.讨论
3.1选择正确的采集时间
在上述不合格血液标本中,28.0%的患者采血时间不恰当,这主要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在采血时未能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或者患者本身不知道合适的采血时间,导致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标本。比如患者在剧烈运动后、进餐后或肌注抗生素后,这样就不适合再采集血液了。因为剧烈运动之后会导致机体血液中的尿酸、血糖、胆红素、白蛋白等多种物质的含量增加;用餐后机体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醋、天门冬氨基转移酶、钠、钙等含量增加;抗生素则可能导致患者血液标本中发生“无菌”的现象。如果在这些时间段对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就会对最终的检验质量产生影响。
3.2规范采血方法
医护人员采集血液标本所用的采血管、注射器等耗材使用前确保其包装密封完好洁净干燥。进行皮肤采血时,采血部位应优先选择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采血时先轻按采血部位,以75%的酒精进行消毒(严禁用碘消毒),待酒精充分挥发后方能采血。护理人员右手持针,垂直进针2-3mnl,拭去第一滴血后开始采集,采血完毕后按压采血部位至不出血为止;针对静脉采血,指导患者采用坐姿或仰卧,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使其消除紧张,情绪放松。采血时患者手臂不宜过度紧绷袖子,而且血应保持匀速缓慢进行将采集的血液缓慢注射入试管中[3]。采血前严格查对采血所用品,贴好标签,核实无误后再进行穿刺采血。此外,在采集血液时如果患者的静脉血管处有外伤或静脉血管很细的话,那么采集血液的针头一直游走在细小而脆弱的静脉之中,就会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为此护穿刺时应用摸、拍、看等方法找到明显可见、容易固定的充盈血管。另外采血时避免管内有空气,采血完毕后严格根据流程消毒、密封,血液的采集量必须合理、恰当,避免出现采血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3.3及时送检
血液在采集之后应避免剧烈晃动,以免造成溶血,同时应立即送检,以免因血液标本停留时间过长造成凝块。
3.4严格核对
血液标本的试管上必须统一填写标签,并在采血、送检、检验过程中应认真仔细核对,以防标本混淆,出现误诊错诊的问题。
3.5加强监督管理
按照以上采集规范,对血液采集、检验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警觉性,减少不规范操作。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分析标本检验不合格原因,加强培训教育,针对反复教育还犯错者,给予适当处罚,避免再次出现操作失误问题。
4.结语
总之,在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中,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血液检验不合格,所以临床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为保证标本准确性,减少资源浪费及医患纠纷,降低医疗风险,应针对不同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严格把握好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最大限度降低样本不合格率,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确保对患者疾病诊断准确合理。
参考文献:
[1]柴震,申晓芬.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30(3):156-160.
[2]刘景泉.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6:1172-1175
[3]何敏,何婧婷.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J].当代医学,2014,2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