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十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十章

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节

一、名词解释

1、“看不见的手”:

如果竞争是充分的,则每个人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自由选择会形成一种自然秩序,市场机制作为一个自由体系具有自发实现人类经济生活平衡的功能。这种功能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促使每个人去实现并非属于他原来意图的目标。

2、“市场失灵”:

是指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目标。

3、物价稳定:

不是指各种商品和要素之间相对价格的稳定,而是指全社会范围内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我们通常借助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在实践中,消费物价指数CPI是最受各国政府关注的指标。

4、充分就业:

是指每一个愿意工作的劳动者按其能够接受的工资全部找到职业的一种经济状态。

5、经济政策手段:

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政策工具和实施政策方法两个方面。具体包括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行政管制手段和经济法制手段和制度约束。

6、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调节供求关系,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这些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或称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补贴政策。

7、货币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应和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动,进而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8、行政管制手段:

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凭借政权的威力,通过发布命令、指示等形式来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它主要包括信用管制、进口管制、外汇管制、工资管制和投资许可证制度。

9、经济法制手段:

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法律手段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经济活动,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二、简答题

1、简述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的。自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一直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信奉的教条。依

据“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所推导出的结论是以具备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的。当市场是不完全时,“市场失灵”现象就很难避免。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目标。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二,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三,市场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四,分配不平等导致的市场失灵;五,体制不完善导致的市场失灵。既然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的,那么在市场失灵的场合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就是必要的。

2、简述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有哪些优势。

政府之所以能在合适的条件下纠正市场失灵,就在于政府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渠道获得某种授权,这种强制力是使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某些优势。政府的干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征税权,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企业课税和对消除污染的企业给予补贴来解决污染问题;二是禁止权,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或司法程序禁止某些活动,这对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是至关重要的;三是处罚权,政府可以借助法律制度对违法合同或破坏产权的行为给予处罚,以维护市场秩序;四是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3、简述如何界定适度政府干预。

适度的政府干预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而且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作必要的分解后,政府应在以下领域发挥程度不同

的作用:1,提供公共服务;2,维护市场秩序;3,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4,进行制度创新;5,影响收入分配;6,具有财政调节功能;7,影响对资源的利用;8,政府通过职能结构选择适当的经济政策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9,进行必要的行政控制。

4、简述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2008年论述中具体目标)

经济政策目标是一个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又称最终目标,它是通过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主导思想而提出的规范性概念。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1,效率、增长、稳定;2,经济福利;3,分配公正。

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是基本目标的派生性目标,甚至说是实现基本目标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2,物价稳定;3,充分就业;4,产业结构高级化;5,国际收支平衡。

5、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之间的冲突主要发生在哪些区域?(2006)

在经济政策目标系统中,有些目标表现出独立性,某些目标之间存在关联,这种关联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互补关系,即一种目标的实现能促进另一种目标的实现;二是交替关系,即一种目标的实现对另一种目标的实现起排斥作用;另外还有互补转向冲突等类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主要发生在以下区域:1.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增加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前者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后者需要刺激物价上涨。因此,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与稳定物价目标之间存在

着相互排斥的关系。

2.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交替关系。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须刺激总需求和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又必须紧缩货币供应量,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

3.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效率原则要求对提供和创造不同效率的人们给予有差别的报酬,平等原则要求缩小收入差距。

4.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之间的交替关系。为了实现国内均衡(主要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常常会导致工资率的提高和国内收入水平的上升,从而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

三、论述题

1、阐述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的必要性。

市场机制并非是尽善尽美的。自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一直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信奉的教条。依据“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所推导出的结论是以具备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的。当市场是不完全时,“市场失灵”现象就很难避免。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竞争所实现的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或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某些合意的社会目标。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二,垄断导致的市场失灵;三,市场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四,分配不平等导致的市场失灵;五,体制不完善导致的市场失灵。既然市场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