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是世界闻名的三大宗教之一,其起源时间早,影响范围大,信众分布广,理论教义丰富。佛教在不同时期、不同部派的佛学理论各有不同,但其学说的精华及大致轮廓是相似的,其中,作为四圣谛之首的苦谛更是佛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

一、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一)苦的基本认识在佛教看来,从时间上讲,人的一生从生至死,时刻充满痛苦。从空间上讲,红尘如茫茫苦海,无一处没有痛苦,犹如“火宅”、牢狱。所以佛教把我们凡人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指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众生,罪孽深重,须忍受种种苦难。

1.苦的种类苦谛是佛教对社会人生及外部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本性都是苦。苦是释迦牟尼对有情世间的基本看法,佛陀出家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认识和解脱人的痛苦。在佛教看来,人生的痛苦有很多,种类繁杂,但八苦是最常见的说法,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蕴盛八种苦。

2.苦的特点

在佛教看来,苦具有逼迫性和恒常性(连续性)。所谓逼迫性就是必然性的意思,[1]而恒常性就是不间断的意思。理解为人生“不得不”持续面对各种苦,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有来自工作、家庭、人际方方面面如潮水般不可抗拒的种种苦恼,便是这两点的感性体现。

(二)苦的原因1.烦恼

烦恼是导致苦的表面原因。烦恼,有折磨、使人产生痛苦的意思。烦恼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六种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和恶见,一般强调前三者。三者中,贪为最普遍者,因此排在第一,是人感到苦的重要原因。而嗔相较于贪,其危害更大、更难去除,贪者事小,嗔者事大,发怒、排斥、仇恨、破坏等嗔的心态和行为,对人生理心理的危害比贪更为严重。痴即无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王亚丁(1992-),德宏芒市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宗教学专业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佛教。

浅谈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王亚丁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对人而言,人生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关心人,关注人生,并提出苦谛学说,认为人生皆苦。本文拟从佛教对于苦的认识进行探讨,分析在佛教语境下苦的特殊

内涵,以及导致苦的原因和解脱法门。同时,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关于苦的学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不科学之处,这是我们学习佛教关于苦的学说时应当注意的地方,应该以辩证的态度去认识它。

【关键词】佛教;苦;辩证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明、不懂事,尤其是不懂佛理,不明佛法。另外还有许多的随烦恼,这些烦恼显然都是使人感到人生无常、乏乐多苦的原因。

2.业力

业力是导致苦的根本原因。业,即“造作”,就是有意识地发起行动、活动、动作。作为名词的业,指有情众生(一般特指人)所思所为之事以及累积牵引的后果;而作为动词的业,则指造作这个行为的动态过程。业的种类很多,但总体来说是作为因果报应这条定律链条上的承载者和推动者。人之于世,就是为前世的业力偿果,同时为来世的业力种因。佛教的唯识宗认为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所藏种子生出人世中的种种现行,并以此解释种种众生相,比如破坏绿色植物,要受眼识不见绿色的果报。[2]从这个角度上看,阿赖耶识在因果法则上的确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归根结底,业才是众生命运的主宰者和世界的创造者,是真正的造物主。[3]因此,苦的根源是各人受业力所感召,是因为人造作了苦的因,因此受到种种苦的业报。

(三)苦的解脱

1.目标

佛教认为人生脱苦的最高理想有两种方式,一为得到涅槃,二为进入净土。作为佛教三法印之一的“涅槃寂静”,是佛教对苦的解脱的最终目标。这个法印是说,既然一切事物没有绝对的存在和实有,那么每个人就应该破除对任何事物的欲望,不行恶业,这样就不会跌到流转轮回中去,这就是解脱,即涅槃。[4]佛教各派都以涅槃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把进入涅槃境界当做人生的最高目标,但小乘佛教认为“人空法有”,即“我空”,实有的主体是没有的,但客观物质世界是存在的;而大乘佛教认为“我法二空”,即“法空”,外在的客观物质世界也是虚幻的。

2.法门

佛教为求得人生解脱、达到涅槃的法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二是对佛教的笃诚践行。[5]具体说来,前者主要包括对佛和佛法的信仰,这是脱苦和涅槃的根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也是针对贪、嗔、痴等烦恼的重要化解法门。一个人从心底里相信佛法,让佛法洗濯自己的灵魂、浇灌自己的精神之花,会感到整个人的面貌气质都焕然一新,对身边事物充满祥和与慈爱。而后者则表现为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佛法信仰的践行,主要是指守持戒律。佛法讲究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只有认真持戒,慈悲为怀,身体力行地去践行佛法,才能真正消除人生的苦难,脱离苦海,获得涅槃,进入净土。

二、辩证看待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唯物史观是我们宏观把握和研究各种宗教的重要方法。在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成果,都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完成的,问题只在于自觉和不自觉的区别。[6]笔者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的坚定捍卫者,历来主张用唯物史观的标尺对一切宗教活动规律及宗教现象进行准衡和“观照”。从这个角度出发,学习佛教,应当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住佛教的本质,更加深刻地理解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一)积极因素

1.契合社会现实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宗教的共性寓于佛教的个性之中。马克思认为:“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了的现实的消灭,宗教也将自行消灭,”[7]且强调说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8]这两句话,已经清晰地表明了人本位,人是万物之灵长,也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缔造者。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或者文化现象,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人创造的。而恩格斯给宗教的本质下的定义是:“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9]这再一次强调了宗教的第二性,人间力量(或许是自然的,或许是社会的)的第一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宗教,认为现实世界才是根源,而宗教中的神灵世界仅仅只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一个是表,一个是本,宗教的本质是人的宗教,这是很有分量的,这应当是我们现代人正确认识宗教及佛教的根本前提和出发点。

从这个观点出发,关于佛教提出人生皆苦的来由,便不难想象和理解。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当时所处的古印度社会普遍实行种姓制度,把人民严格分为四个等级,由于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残暴贪婪,引发社会阶级矛盾激化,残酷的生存环

王亚丁:浅谈佛教关于苦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