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
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地理学概念与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换句话说,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即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存在三种观点:
观点一: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产业布局规律是一种社会现象。
观点二:认为经济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的地理学中的技术经济科学分支,因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环境,具体地说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
观点三: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介于自然、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的边缘科学,因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受这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
多数学者同意第三种观点。
3、经济地理学的特性
地域性:地域指的是地表的空间。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
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性: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具有三层涵义:
涵义一,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
涵义二,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
涵义三,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4、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不同,
经济地理学又可分为普通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
普通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问题。
它的基本内容是:论述经济地理学形成、发展及其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共性的问题。
部门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各个部门的分布规律的学科,
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或贸易地理学等等,部门经济地理它
既是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具体化,又是经济地理区域研究的先导。
区域经济地理学——以一定地域为范围,研究其内部的经济活动分布和地域经济系统形成、发展、变化经济地理学与外国经济地理学两大部分,还可按具体的国别、省别进行细分。
本课程内容就是普通经济地理学的一般原理。
二、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1、思想方法
包括比较法、系统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2、传统技术方法
主要有实地考察、统计图表、经济地图等。
实地考察——是指研究者进入被考察对象所在区域,是其它形式
不能代替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
统计图表——是指显示统计数字的图件,它使统计资料更直观地
表示出来。
经济地图——是专题地图的一种,是对经济地理现象或数据进行
分析和表述的一种方法,如农业分布图。
3、现代技术方法
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资源普查、土地利用研究、趋势预测与动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广,主要用于区域分析与规划。
三、经济地理学发展简史
1、古代经济地理学的萌芽时期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在16世纪以前,经济地理学只是逐步积累着有关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及其分布方面的知识,谈不上有规律性的知识。
2、近代经济地理学
16世纪到19世纪是经济地理学大发展时期,表现出如下特点:
1)由现象的描述发展到理论的整理、分析,从直觉的、零散的知识,逐步演变成为系统的科学;
2)在商业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经济学中的区位论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成;
3)主要在欧美、俄国发展。
3、现代经济地理学
二战后,经济地理学的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化”趋势愈益增强,地位越来越高;
2)城市化及城市地理问题、区域与区域规划问题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活跃领域;
3)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开拓了资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国土整治规划等新方向;
4)朝着计量化、经济化、生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4、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1)区域综合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2)应用方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3)研究领域将不断扩大;4)研究方法将进一步革新。
第二节产业分布的基本规律
一、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industry)——是指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体(如工业企业的集合体构成工业这一产业) 。
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配置状况)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等。
1)三次产业分类法(克拉克大分类法)
分类依据:产品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征。
分类情况:第一次产业(primary industry)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第二次产业(secondary industry)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第三次产业(tertiary industry)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次、第
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大体包括:商业与贸易、金融与保险、旅游
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文教与卫生、信息与通讯、科研与咨询、旅馆与饮食、其它劳
务性服务行业。
分类方法评价:该分类方法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分类方法,这是因为该分类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在运用此法对现实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
时,存在一些矛盾。
2)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为了统一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这十大类是:
①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②矿业和采石业;③制造业;④电力、煤气、供水业;⑤建筑业;
⑥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⑦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⑧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⑨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⑩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标准产业分类的优点在于对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并且使其规范化,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有利于分析各国各地的产业结构,而且与三次产业分类法联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