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代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社会趋同论
• 社会趋同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生物学对生物趋同现象的解释。生物学中对本来 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为了适应相同的环境条件,发育出彼此相似的结构, 呈现出相似的特性,叫做趋同现象。
• 社会趋同论也类似与生物进化趋同的观点,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的 国家在许多方面会变得越累越相似。
15
依附理论
济现代化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如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投资比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合理的产品结构的建立、生产
手段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等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工业化是传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的动力。广义的工业化包括农业的工业化 和农业的商业化。用科学技术保持土壤肥力,消灭害虫,采用高产良种,生 产中使用机械动力。工业化既是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也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 标志。
析
27
分析
• 论述题 • 试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 试述“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
略上的区别。 • 科层制及其功能分析
28
感谢下 载
• 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 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
20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化
• 一、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决策(P405)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二、战略选择的根本依据——人的社会需要 • 三、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进行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2)各种职业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农业、工业就业人员数量下降,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剧增。在美国,到1982年,全国非农场雇用的劳动者
中,已有70%受雇于服务性行业。2002年,全国非农场雇用的劳动者中,
已有80%以上受雇于服务性行业。
•
而每五个具有大学学历的从业人员中,就有四人受雇于服务性行业。
21
期末复习与指导
22
考试时间与形式
• 2011.12.18 • 开卷 • 主要参考书籍:《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
23
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四.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五.论述题(每题 14 分,共 14 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 16 分,共 16 分)
24
分析
• 多项选择题 • 由《指导书》中填空题转化而来
• 案例分析题 • 网络课程的案例分析题
25
分析
名词解释
情境定义 社会分层 越轨行为 派生的社会制度 社会流动 制度化逃避
镜中自我 社会分化 初级社会群体 制度化优先 社会化 社会变迁
26
分
简答题
1.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2. 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3. 社会制度的功能。 4. 社区的构成要素。 5.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6. 社会变迁的原因。 7. 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8. 社会问题的成因。 9. 社会控制的功能。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现代化的政治含义最明显地
表现为民主和效率两方面。
•
现代行政承担着庞大任务,只有在法律章程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运行,
现代治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成为现代国家的有效工具。
•
国家职能的集中化和管理化,要求公民普遍理解并接受其统治,这
样,国家才能在税收、对外政策、教育、社会治安及其他诸多事务中顺
世界体系理论
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沃勒斯坦提出。 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有明显的承继关系,两者都强调整体性分析,强调
要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两者都认为,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国家, 并不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是同处于资本主义时代,发达国家对不发达 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同之处: 第一,依附论者所讲的依附是单向的,而世界体系理论所讲的依赖则是双向 的。 第二,世界体系理论避免了依附理论的简单的二分法。世界体系论将世界体 系划分为“中心”、“半边缘”和“边缘”三个等级。 第三,世界体系理论指出,目前的这个世界体系是变动着的。
第十四章 社会现代化
1
第一节 社会现代化概述
一、社会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是新问题? 1. 当代 2. 牵涉到整个世界 3. 牵涉到生活各个方面 4. 社科新领域,优势社会学应用最全面、最实际的落脚之处
政治独立
社会现代化的内 容
产业革命的冲 击
新技术的发展
2
第一节 社会现代化概述
• 一、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 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的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社会区域结构在现代化社会中表现为城市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城市生活形态是现代生活的主要形态。
• 职业结构的变化: • (1)新的职业种类不断增多。一些传统职业消失,或比例减少,而新的职
业增加。美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已有几千种职业从劳动力市场上消失了, 与此同时,产生了六千多种新职业,这些职业大都与计算机有关。
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繁荣繁荣发展的过程,叫做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
特
点
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
社会现代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
3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心力量。经
• (四)人的现代化。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的现代 化甚至可以蕴含现代化的全部内容。主要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 式的现代化。
•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调查结果,认为现代化的人的素质有九个方 面(课本P388)
人的现代化还包括其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1)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至少人们要免于匮乏; • (2)消费结构合理。利于人的生理、心理的全面发展; • (3)工作时间的闲暇时间比例科学化,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要同时并举.
18
后工业社会论
• “后工业社会”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的概念。这一理论认 为在工业社会中,社会分层的标准是所有权,而后工业社会的分层标准则是 知识和教育,它以科学技术和信息为基础,是知识架构起来的社会。这样, 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就被摧毁了。
• 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观点看,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领域的空前 扩张,深刻地影响了乃至规范着人类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模式。文化享受已经 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利,而是成为可以批量生产的商品。没有任何艺术天赋 和艺术修养的人也可以利用科技知识生产出“艺术品”来。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理论述评
一. 社会趋同论 二. 依附理论 三. 世界体系论 四. 全球发展理论 五. 信息社会论 六. 后工业社会论
13
社会趋同论
• 趋同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经济学家丁伯根、美国的社会学家贝金等。 • 他们从论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认为社会的发展与生
产关系毫不相干,科技革命产生工业社会;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正 在走同一条发展道路,它们既有相同之点,也各有短长;社会发展的趋势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同的、相近的结构成分日益增多和强化,各自的弱点 将不断克服,并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差 别逐渐缩小,以至于完全消失,最终发展为本质上同一类型的工业社会。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化理论开始受到依附理论的挑战。 依附理论主要是拉丁美洲一些学者在研究拉丁美洲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提 出来的。依附理论不是研究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而是研究有些国家为什 么没有能够实现现代化。 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并不象原来人们所认为的与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的历 史发展阶段,而是二者处于同一阶段,不过一方是处于中心的地位,另一方 处于边缘的地位。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条件,而 发达国家的发达则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根源。
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方面表现为科层制组织众多,科层组织是社会分工
与协作的结果,它极大地提高了组织的工作效率。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关系具有普遍性,人们普遍重视的是自身的能力与成就, 以门第为标准的严格等级秩序逐渐消失,个体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的,而且 一视同仁,机会均等。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9
信息社会论
• 信息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区别。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 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 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 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 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利行使自己的职能。
•
依赖公众的各种形式的承认与合作。公众的政治参与,如对政策、
法律、措施等的关注;对党派、工会、民主选举等积极配合。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三)社会结构现代化。社会结构主要指社会的区域结构、职业结构、组织 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指的是结构分化和普遍性社会关系
的确立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全球发展理论
• 全球发展理论又称增长极限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年在《增长的极 限》一书中提出的。
• 如果实际上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粮食短缺, 资源耗竭,污染严重,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人类社会将 要发生非常突然的和无法控制的崩溃。
• 我们应发现人类生存的地球极限性的存在,承认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 问题都关系到全球命运和人类前途,增强人类全球性的意识,使全球性问题 成为人们探索和研究的中心热点。
社会趋同论
• 社会趋同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生物学对生物趋同现象的解释。生物学中对本来 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为了适应相同的环境条件,发育出彼此相似的结构, 呈现出相似的特性,叫做趋同现象。
• 社会趋同论也类似与生物进化趋同的观点,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的 国家在许多方面会变得越累越相似。
15
依附理论
济现代化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如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投资比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合理的产品结构的建立、生产
手段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等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工业化是传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的动力。广义的工业化包括农业的工业化 和农业的商业化。用科学技术保持土壤肥力,消灭害虫,采用高产良种,生 产中使用机械动力。工业化既是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也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 标志。
析
27
分析
• 论述题 • 试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 试述“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
略上的区别。 • 科层制及其功能分析
28
感谢下 载
• 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 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
20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化
• 一、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决策(P405)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二、战略选择的根本依据——人的社会需要 • 三、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进行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2)各种职业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农业、工业就业人员数量下降,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剧增。在美国,到1982年,全国非农场雇用的劳动者
中,已有70%受雇于服务性行业。2002年,全国非农场雇用的劳动者中,
已有80%以上受雇于服务性行业。
•
而每五个具有大学学历的从业人员中,就有四人受雇于服务性行业。
21
期末复习与指导
22
考试时间与形式
• 2011.12.18 • 开卷 • 主要参考书籍:《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
23
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四.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五.论述题(每题 14 分,共 14 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 16 分,共 16 分)
24
分析
• 多项选择题 • 由《指导书》中填空题转化而来
• 案例分析题 • 网络课程的案例分析题
25
分析
名词解释
情境定义 社会分层 越轨行为 派生的社会制度 社会流动 制度化逃避
镜中自我 社会分化 初级社会群体 制度化优先 社会化 社会变迁
26
分
简答题
1.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2. 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3. 社会制度的功能。 4. 社区的构成要素。 5.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6. 社会变迁的原因。 7. 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8. 社会问题的成因。 9. 社会控制的功能。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现代化的政治含义最明显地
表现为民主和效率两方面。
•
现代行政承担着庞大任务,只有在法律章程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运行,
现代治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成为现代国家的有效工具。
•
国家职能的集中化和管理化,要求公民普遍理解并接受其统治,这
样,国家才能在税收、对外政策、教育、社会治安及其他诸多事务中顺
世界体系理论
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沃勒斯坦提出。 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有明显的承继关系,两者都强调整体性分析,强调
要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两者都认为,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国家, 并不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是同处于资本主义时代,发达国家对不发达 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同之处: 第一,依附论者所讲的依附是单向的,而世界体系理论所讲的依赖则是双向 的。 第二,世界体系理论避免了依附理论的简单的二分法。世界体系论将世界体 系划分为“中心”、“半边缘”和“边缘”三个等级。 第三,世界体系理论指出,目前的这个世界体系是变动着的。
第十四章 社会现代化
1
第一节 社会现代化概述
一、社会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是新问题? 1. 当代 2. 牵涉到整个世界 3. 牵涉到生活各个方面 4. 社科新领域,优势社会学应用最全面、最实际的落脚之处
政治独立
社会现代化的内 容
产业革命的冲 击
新技术的发展
2
第一节 社会现代化概述
• 一、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 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的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社会区域结构在现代化社会中表现为城市化。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城市生活形态是现代生活的主要形态。
• 职业结构的变化: • (1)新的职业种类不断增多。一些传统职业消失,或比例减少,而新的职
业增加。美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已有几千种职业从劳动力市场上消失了, 与此同时,产生了六千多种新职业,这些职业大都与计算机有关。
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繁荣繁荣发展的过程,叫做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
特
点
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
社会现代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
3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心力量。经
• (四)人的现代化。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的现代 化甚至可以蕴含现代化的全部内容。主要包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 式的现代化。
•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调查结果,认为现代化的人的素质有九个方 面(课本P388)
人的现代化还包括其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1)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至少人们要免于匮乏; • (2)消费结构合理。利于人的生理、心理的全面发展; • (3)工作时间的闲暇时间比例科学化,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要同时并举.
18
后工业社会论
• “后工业社会”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首先提出的概念。这一理论认 为在工业社会中,社会分层的标准是所有权,而后工业社会的分层标准则是 知识和教育,它以科学技术和信息为基础,是知识架构起来的社会。这样, 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就被摧毁了。
• 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观点看,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领域的空前 扩张,深刻地影响了乃至规范着人类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模式。文化享受已经 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利,而是成为可以批量生产的商品。没有任何艺术天赋 和艺术修养的人也可以利用科技知识生产出“艺术品”来。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理论述评
一. 社会趋同论 二. 依附理论 三. 世界体系论 四. 全球发展理论 五. 信息社会论 六. 后工业社会论
13
社会趋同论
• 趋同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经济学家丁伯根、美国的社会学家贝金等。 • 他们从论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认为社会的发展与生
产关系毫不相干,科技革命产生工业社会;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正 在走同一条发展道路,它们既有相同之点,也各有短长;社会发展的趋势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同的、相近的结构成分日益增多和强化,各自的弱点 将不断克服,并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差 别逐渐缩小,以至于完全消失,最终发展为本质上同一类型的工业社会。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化理论开始受到依附理论的挑战。 依附理论主要是拉丁美洲一些学者在研究拉丁美洲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提 出来的。依附理论不是研究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而是研究有些国家为什 么没有能够实现现代化。 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并不象原来人们所认为的与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的历 史发展阶段,而是二者处于同一阶段,不过一方是处于中心的地位,另一方 处于边缘的地位。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条件,而 发达国家的发达则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根源。
现代社会的组织结构方面表现为科层制组织众多,科层组织是社会分工
与协作的结果,它极大地提高了组织的工作效率。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关系具有普遍性,人们普遍重视的是自身的能力与成就, 以门第为标准的严格等级秩序逐渐消失,个体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的,而且 一视同仁,机会均等。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9
信息社会论
• 信息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区别。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 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 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 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 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利行使自己的职能。
•
依赖公众的各种形式的承认与合作。公众的政治参与,如对政策、
法律、措施等的关注;对党派、工会、民主选举等积极配合。
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 (三)社会结构现代化。社会结构主要指社会的区域结构、职业结构、组织 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指的是结构分化和普遍性社会关系
的确立这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全球发展理论
• 全球发展理论又称增长极限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多斯1972年在《增长的极 限》一书中提出的。
• 如果实际上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粮食短缺, 资源耗竭,污染严重,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人类社会将 要发生非常突然的和无法控制的崩溃。
• 我们应发现人类生存的地球极限性的存在,承认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 问题都关系到全球命运和人类前途,增强人类全球性的意识,使全球性问题 成为人们探索和研究的中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