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开机率的高与低主要取决于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除了进一步完善和 提高现有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还要不断地开发研究新的技术和元部件,如高 性能可控软起动技术、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高效贮带装置、快速自移机尾、高 速托辊等,使带式输送机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3 扩大功能,一机多用化
拓展运人、运料或双向运输等功能,做到一机多用,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 益。开发特殊型带式输送机,如弯曲带式输送机、大倾角或垂直提升输送机等。
⑷新型、高可靠性关键元部件技术。如包含 CST 等在内的各种先进的大功率 驱动装置与调速装置、高寿命高速托辊、自清式滚筒装置、高效贮带装置、快速 自移机尾等。如英国 FSW 生产的 FSW1200/(2~3)×400(600)工作面顺槽带式 输送机就采用了液粘差速或变频调速装置,运输能力达 3000 t/h 以上,它的机 尾与新型转载机(如美国久益公司生产的 S500E)配套,可随工作面推移而自动 快速自移、人工作业少、生产效率高。 2 国内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驱动系统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 3 煤矿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设备大型化、提高运输能力
为了适应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要加大。长距 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产高效矿井运输技 术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 10a 内输送量要提高到 3000~4000 t/h,还速提高至 4~ 6m/s,输送长度对于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要达到 3000m。对于钢绳芯强力带式输送 机需加长至 5000m 以上,单机驱动功率要求达到 1000~1500 kW,输送带抗拉强 度达到 6000 N/mm(钢绳芯)和 2500 N/mm(钢绳芯)。尤其是煤矿井下顺槽可 伸缩输送技术的发展,随着高产高效工作面的出现及煤炭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 的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无论是主参数,还是运行性能都难以适应高产高效工作面 的要求,煤矿现场急需主参数更大、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可靠的长距离、大运量、 大功率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以提高我国带式输送机技术的设计水平,填补国 内空白,接近并赶上国际先进工业国的技术水平。其包含 7 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⑴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⑵软起动与功率平衡技术;⑶中间驱动技术; ⑷自动张紧技术;⑸新型高寿命高速托辊技术;⑹快速自移机尾技术;⑺高效储 带技术。 3.2 提高元部件性能和可靠性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本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带式输送机的结构与设计计算。首先对带式输送机的一 些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其现有的结构存在哪些弊端和不足,并从中得出比较合理 的布置结构。然后根据所得结果,进一步分析研究,得出最优布置方案。其次给 出实现平稳可靠布置结构。本文主要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知识,首先应用力学等 基本知识对带式输送机的不同布置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得出各自的特点;研 究带式输送机的受力情况,争取改进现有的带式输送机的结构或能创造性地提出 一种新的布置结构。
1、 带式输送机的主要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输送带 (2) 支承装置 (3) 滚筒组 (4) 拉紧装置 (5) 驱动装置 (6) 机架
2、 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与校验: (1)输送能力和输送带宽度 (2)圆周驱动力 (3)托辊校核 (4)输送带张力 (5)传动滚筒轴功率 (6)传动滚筒的最大扭矩 (7)电动机功率 (8)织物芯输送带层数 (9)核算传动滚筒直径 (10)拉紧参数计算
设计(论文) 题目
易顺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设计
设计(论文)
工程设计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
其它
类型(划“√”)
√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带式输送机是连续运动的无端输送带输送货物的机械。它结构简单、造价低、 运输距离长,而且有很高的生产率。主要用于冶金、采矿、煤炭、电站、港口以 及 工业企业。随着现代工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式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重 要性越 来越大,是工业机械化的重要内容。带式输送机是最重要的现代散状物 料输送设备,它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煤矿、港口、建材、粮食等领域。 因此,对带式输送机进行设计十分必要。
⑴设备大型化。其主要技术参数与装备均向着大型化发展,以满足年产 300~500 万 t 以上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⑵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监控等高新技术,采用大功率软 起动与自动张紧技术,对输送机进行动态监测与监控,大大地降低了输送带的动 张力,设备运行性能好,运输效率高。
⑶采用多机驱动与中间驱动及其功率平衡、输送机变向运行等技术,使输送 机单机运行长度在理论上已有受限制,并确保了输送系统设备的通用性、互换性 及其单元驱动的可靠性。
(2) 编程方便,易于使用。PLC 采用与实际电路接线图非常接近的梯形图, 易懂易编,编程工作集中到了设计思想的本身而不是如何实现设计思想。从硬件 方面说,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无论是接线、配置都及其方便。
(3) 环境要求低,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且不需要特殊维护。 (4) 与其它装置配置连接方便。PLC 的接口原则是使用外部接线,电平转换 尽量少。对于开关量,输入可以是无源触点开关或集电极晶体管输出;输出有继 电器、可控硅、晶体管等不同的形式。对于模拟量,只要模拟量信号电平在一定 的范围内(士 10 或 4-20MA),就可以按要求直接接入。对于数据通信,只需要 RS232 或 RS422 接口即可。
(3) 没有有硬盘,只有内存。但可配备存储卡,为程序与数据建立备份; (4) 配置有外设或通信接口,可用以编程或下载程序、监控及联网通信; (5) 结构为模块化,体积小,安装方便,比较坚固,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 冲击、抗震动特性。
4.2 PLC 的指令系统 按结构特点分可分为箱体式的 PLC 和模块式 PLC。箱体式的 PLC 把电源、CPU、
(1) 信号采集功能:可采用开关信号、模拟信号及脉冲信号。 (2) 输出控制功能:可控制输出开关信号、模拟信号及脉冲(脉冲链或脉宽 可调制的脉冲)信号。 (3) 逻辑处理功能:可进行各种位、字节、字、双字逻辑运算 (4) 数据运算功能:可进行各种字、双字整数运算,有的还可以进行浮点运 算。 (5) 定时功能:可进行延时或定时控制,时间可精确到毫秒。有的还有内置 实时时钟。 (6) 计数功能:可进行计数,高速计数频率可高达几百赫兹。 (7) 中断处理功能:可实现种种内外中断,以提高对输入的响应速度与精度。 (8) 程序与数据存储功能:可存储系统设定、程序及数据,并可保证这些数 据在掉电时不丢失。
内存、I/O 系统都集成在一个小箱体内,一个主机箱就是一台完整的 PLC,就可以 实现控制。微型机、小型机多为箱体式。模块式 PLC 是由不同功能的模块组成, 包括 CPU 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机架等。超大、大型机多 采用模块式。
PLC 有丰富的指令系统,有各种各样的 I/O 接口、通信接口,有大容量的可 靠的操作系统,因而具有丰富的功能,如:
我国生产制造的带式输送机的品种、类型较多。在“八五”期间,通过国家 一条龙“日产万吨综采设备”项目的实施,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煤矿井下用大功率、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吕开发都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如大倾角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成套设备、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 式输送机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对带式输送机的减低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 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 PLC 为核
4 电控系统介绍
电控装置控制核心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它能自动对输送机的可控起动、可控 制动、带速同步、功率平衡、输送带张力、输送带接头强度、传动滚筒与托辊轴 承温度、输送量计量及各类保护与安全装置等进行监控。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采用 PLC 技术也就是可编程控制器研发出了一套较为完 善的自动监控系统。采用综合电源电器控制技术以及相关的程序软件形成的监控 系统。它能轻松完成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故障诊断、查寻等 工作。因此,它能自动对输送机的可控起动、可控制动、带速同步、功率平衡、 输送带张力、输送带接头强度、传动滚筒与托辊轴承温度、输送量计量及各类保 护与安全装置等进行监控。“九五”期间,我国经过在胶带运输系统的长期研究, 在这方面的技术有了极大的突破和进展,尤其在其控制和自动检测方面发展迅速, 有的技术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过,在某些方面还是和国外有一定 的差距,表现在功率平衡、故障的诊断与查、保护措施。 4.1 PLC 的组成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易顺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及电控系统设计
学院名 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机械电子工程
填表时间:2015 年 03 月 16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 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 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 A4 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 8 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 2 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除此外,还有联网通信、自检测、自诊断等功能。可见,丰富的功能使 PLC 得到 广泛应用,也为工业系统的自动化、远程化、信息化及智能化创造了条件。 4.3 PLC 的主要特性
与其他控制器相比,PLC 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因为 PLC 具有 以下主要特性:
(l) 具有高可靠性。所有输入输出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各 FO 端子除了采用 常规模拟量滤波外,还有数字滤波;内部采用电磁屏蔽,防止辐射干扰;每次扫 描都对程序进行检查和校验,一旦程序出错立即报警并停止运行。
(1) 没有键盘,代之为一个个输出电路,并用其获取控制命令或现场信号。 同时,此输入电路具有滤波能力,与内部电路是电隔离的,但可通过光耦合建立 联系;
(2) 没有显示器,代之为一个个输出电路,并用其产生控制输出。由于此电 路具有驱动功能,故可以驱动一般的工业控制元器件,如电磁阀、接触器等。同 时,此电路与内部电路也是电隔离的,用光或磁偶合建立联系。
PLC 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缩写,与 20 世 纪 70 年代诞生于美国,是计算机与继电器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PLC 具有 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功能,并取代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采用了计算机存储 程序和顺序执行的原理,也是靠存储程序、执行指令进行信息处理,实现输入到 输出的变换。PLC 编程语言采用直观的类似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图的梯形语 言,它的目的是用以控制各种类型机械或生产过程。所以从实质讲 PLC 是一台工 业环境应用的满足实时控制要求的专用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所不同的主要是:
由于组成带式输送机的基本部件有几十种,每种又包括若干类型,加之不同 的地形、工况、布置形式又有多种变化,使得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任务相当繁重, 尤其部件的选型涉及较多的知识、经验与规则。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迅速发展,带 式输送机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适应用户要求,必须向新产品、多品种方 向发展,因此,以往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方 法和 CAD 技术,增强竞争能力。并在课题的研究中将对带式输送机的基本设计思 想进行较深入的研究Baidu Nhomakorabea应用现代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带式输送机的设计理论进行分 析,相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必定会对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提出新的理念,进一步 完善设计结果。
三、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 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发展很快,其主要表现在 2 个方面:一方面是带式输
送机的功能多元化、应用范围扩大化,如高倾角带输送机、管状带式输送机、空 间转弯带式输送机等各种机型;另一方面是带式输送机本身的技术与装备有了巨 大的发展,尤其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带式输送机已成为发展的主要 方向,其核心技术是开发应用于了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提高了带式 输送机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其关键技术与装备有以下几个特点:
拓展运人、运料或双向运输等功能,做到一机多用,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 益。开发特殊型带式输送机,如弯曲带式输送机、大倾角或垂直提升输送机等。
⑷新型、高可靠性关键元部件技术。如包含 CST 等在内的各种先进的大功率 驱动装置与调速装置、高寿命高速托辊、自清式滚筒装置、高效贮带装置、快速 自移机尾等。如英国 FSW 生产的 FSW1200/(2~3)×400(600)工作面顺槽带式 输送机就采用了液粘差速或变频调速装置,运输能力达 3000 t/h 以上,它的机 尾与新型转载机(如美国久益公司生产的 S500E)配套,可随工作面推移而自动 快速自移、人工作业少、生产效率高。 2 国内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驱动系统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 3 煤矿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设备大型化、提高运输能力
为了适应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要加大。长距 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产高效矿井运输技 术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 10a 内输送量要提高到 3000~4000 t/h,还速提高至 4~ 6m/s,输送长度对于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要达到 3000m。对于钢绳芯强力带式输送 机需加长至 5000m 以上,单机驱动功率要求达到 1000~1500 kW,输送带抗拉强 度达到 6000 N/mm(钢绳芯)和 2500 N/mm(钢绳芯)。尤其是煤矿井下顺槽可 伸缩输送技术的发展,随着高产高效工作面的出现及煤炭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 的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无论是主参数,还是运行性能都难以适应高产高效工作面 的要求,煤矿现场急需主参数更大、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可靠的长距离、大运量、 大功率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以提高我国带式输送机技术的设计水平,填补国 内空白,接近并赶上国际先进工业国的技术水平。其包含 7 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⑴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⑵软起动与功率平衡技术;⑶中间驱动技术; ⑷自动张紧技术;⑸新型高寿命高速托辊技术;⑹快速自移机尾技术;⑺高效储 带技术。 3.2 提高元部件性能和可靠性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本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带式输送机的结构与设计计算。首先对带式输送机的一 些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其现有的结构存在哪些弊端和不足,并从中得出比较合理 的布置结构。然后根据所得结果,进一步分析研究,得出最优布置方案。其次给 出实现平稳可靠布置结构。本文主要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知识,首先应用力学等 基本知识对带式输送机的不同布置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得出各自的特点;研 究带式输送机的受力情况,争取改进现有的带式输送机的结构或能创造性地提出 一种新的布置结构。
1、 带式输送机的主要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输送带 (2) 支承装置 (3) 滚筒组 (4) 拉紧装置 (5) 驱动装置 (6) 机架
2、 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与校验: (1)输送能力和输送带宽度 (2)圆周驱动力 (3)托辊校核 (4)输送带张力 (5)传动滚筒轴功率 (6)传动滚筒的最大扭矩 (7)电动机功率 (8)织物芯输送带层数 (9)核算传动滚筒直径 (10)拉紧参数计算
设计(论文) 题目
易顺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设计
设计(论文)
工程设计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
其它
类型(划“√”)
√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带式输送机是连续运动的无端输送带输送货物的机械。它结构简单、造价低、 运输距离长,而且有很高的生产率。主要用于冶金、采矿、煤炭、电站、港口以 及 工业企业。随着现代工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式输送机在工业生产中重 要性越 来越大,是工业机械化的重要内容。带式输送机是最重要的现代散状物 料输送设备,它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煤矿、港口、建材、粮食等领域。 因此,对带式输送机进行设计十分必要。
⑴设备大型化。其主要技术参数与装备均向着大型化发展,以满足年产 300~500 万 t 以上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⑵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监控等高新技术,采用大功率软 起动与自动张紧技术,对输送机进行动态监测与监控,大大地降低了输送带的动 张力,设备运行性能好,运输效率高。
⑶采用多机驱动与中间驱动及其功率平衡、输送机变向运行等技术,使输送 机单机运行长度在理论上已有受限制,并确保了输送系统设备的通用性、互换性 及其单元驱动的可靠性。
(2) 编程方便,易于使用。PLC 采用与实际电路接线图非常接近的梯形图, 易懂易编,编程工作集中到了设计思想的本身而不是如何实现设计思想。从硬件 方面说,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无论是接线、配置都及其方便。
(3) 环境要求低,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境,且不需要特殊维护。 (4) 与其它装置配置连接方便。PLC 的接口原则是使用外部接线,电平转换 尽量少。对于开关量,输入可以是无源触点开关或集电极晶体管输出;输出有继 电器、可控硅、晶体管等不同的形式。对于模拟量,只要模拟量信号电平在一定 的范围内(士 10 或 4-20MA),就可以按要求直接接入。对于数据通信,只需要 RS232 或 RS422 接口即可。
(3) 没有有硬盘,只有内存。但可配备存储卡,为程序与数据建立备份; (4) 配置有外设或通信接口,可用以编程或下载程序、监控及联网通信; (5) 结构为模块化,体积小,安装方便,比较坚固,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 冲击、抗震动特性。
4.2 PLC 的指令系统 按结构特点分可分为箱体式的 PLC 和模块式 PLC。箱体式的 PLC 把电源、CPU、
(1) 信号采集功能:可采用开关信号、模拟信号及脉冲信号。 (2) 输出控制功能:可控制输出开关信号、模拟信号及脉冲(脉冲链或脉宽 可调制的脉冲)信号。 (3) 逻辑处理功能:可进行各种位、字节、字、双字逻辑运算 (4) 数据运算功能:可进行各种字、双字整数运算,有的还可以进行浮点运 算。 (5) 定时功能:可进行延时或定时控制,时间可精确到毫秒。有的还有内置 实时时钟。 (6) 计数功能:可进行计数,高速计数频率可高达几百赫兹。 (7) 中断处理功能:可实现种种内外中断,以提高对输入的响应速度与精度。 (8) 程序与数据存储功能:可存储系统设定、程序及数据,并可保证这些数 据在掉电时不丢失。
内存、I/O 系统都集成在一个小箱体内,一个主机箱就是一台完整的 PLC,就可以 实现控制。微型机、小型机多为箱体式。模块式 PLC 是由不同功能的模块组成, 包括 CPU 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机架等。超大、大型机多 采用模块式。
PLC 有丰富的指令系统,有各种各样的 I/O 接口、通信接口,有大容量的可 靠的操作系统,因而具有丰富的功能,如:
我国生产制造的带式输送机的品种、类型较多。在“八五”期间,通过国家 一条龙“日产万吨综采设备”项目的实施,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煤矿井下用大功率、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吕开发都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如大倾角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成套设备、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 式输送机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对带式输送机的减低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 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 PLC 为核
4 电控系统介绍
电控装置控制核心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它能自动对输送机的可控起动、可控 制动、带速同步、功率平衡、输送带张力、输送带接头强度、传动滚筒与托辊轴 承温度、输送量计量及各类保护与安全装置等进行监控。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采用 PLC 技术也就是可编程控制器研发出了一套较为完 善的自动监控系统。采用综合电源电器控制技术以及相关的程序软件形成的监控 系统。它能轻松完成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故障诊断、查寻等 工作。因此,它能自动对输送机的可控起动、可控制动、带速同步、功率平衡、 输送带张力、输送带接头强度、传动滚筒与托辊轴承温度、输送量计量及各类保 护与安全装置等进行监控。“九五”期间,我国经过在胶带运输系统的长期研究, 在这方面的技术有了极大的突破和进展,尤其在其控制和自动检测方面发展迅速, 有的技术指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过,在某些方面还是和国外有一定 的差距,表现在功率平衡、故障的诊断与查、保护措施。 4.1 PLC 的组成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易顺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及电控系统设计
学院名 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机械电子工程
填表时间:2015 年 03 月 16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 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 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 A4 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 8 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 2 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除此外,还有联网通信、自检测、自诊断等功能。可见,丰富的功能使 PLC 得到 广泛应用,也为工业系统的自动化、远程化、信息化及智能化创造了条件。 4.3 PLC 的主要特性
与其他控制器相比,PLC 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因为 PLC 具有 以下主要特性:
(l) 具有高可靠性。所有输入输出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各 FO 端子除了采用 常规模拟量滤波外,还有数字滤波;内部采用电磁屏蔽,防止辐射干扰;每次扫 描都对程序进行检查和校验,一旦程序出错立即报警并停止运行。
(1) 没有键盘,代之为一个个输出电路,并用其获取控制命令或现场信号。 同时,此输入电路具有滤波能力,与内部电路是电隔离的,但可通过光耦合建立 联系;
(2) 没有显示器,代之为一个个输出电路,并用其产生控制输出。由于此电 路具有驱动功能,故可以驱动一般的工业控制元器件,如电磁阀、接触器等。同 时,此电路与内部电路也是电隔离的,用光或磁偶合建立联系。
PLC 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缩写,与 20 世 纪 70 年代诞生于美国,是计算机与继电器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PLC 具有 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功能,并取代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采用了计算机存储 程序和顺序执行的原理,也是靠存储程序、执行指令进行信息处理,实现输入到 输出的变换。PLC 编程语言采用直观的类似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图的梯形语 言,它的目的是用以控制各种类型机械或生产过程。所以从实质讲 PLC 是一台工 业环境应用的满足实时控制要求的专用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所不同的主要是:
由于组成带式输送机的基本部件有几十种,每种又包括若干类型,加之不同 的地形、工况、布置形式又有多种变化,使得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任务相当繁重, 尤其部件的选型涉及较多的知识、经验与规则。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迅速发展,带 式输送机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适应用户要求,必须向新产品、多品种方 向发展,因此,以往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方 法和 CAD 技术,增强竞争能力。并在课题的研究中将对带式输送机的基本设计思 想进行较深入的研究Baidu Nhomakorabea应用现代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带式输送机的设计理论进行分 析,相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必定会对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提出新的理念,进一步 完善设计结果。
三、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 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发展很快,其主要表现在 2 个方面:一方面是带式输
送机的功能多元化、应用范围扩大化,如高倾角带输送机、管状带式输送机、空 间转弯带式输送机等各种机型;另一方面是带式输送机本身的技术与装备有了巨 大的发展,尤其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带式输送机已成为发展的主要 方向,其核心技术是开发应用于了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提高了带式 输送机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其关键技术与装备有以下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