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建设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变化、社区政治发展、,网络政治发展、全球化的推动作用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也要随这这些因素变化,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原则是民主、开放和透明,公民权利受到保护,中国法治国家建设。

民主、开放和透明。

政治文化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影响政治输入和政治制度运行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同时,又被社会成员视为一种权威性的内在力量。

因此,政治文化的变迁必然会对政治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政治文化中理性、民主、包容的因素增多,并成为多数公民的一种心理诉求的时候,其必然会被输入到政治体系之中,政治体系也会逐步吸纳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改造,从而推动政治体系朝着民主、开放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认识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积极借鉴西方政治文明中的先进成果和保持政治意识形态的灵活性十分重要,这样,也使得上层政治文化中理性、民主、开放的因素增多,为中国政治体系的改革保留了很大的余地。

随着中国政治文化转向理性、民主、开放,中国政治体系也越来越多地响应这一要求,并且,这两种转变表现出明显的互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在不同时期都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取得了一定成就。

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指出: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在现实政治建设中,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中国政治体系在民主、开放和透明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公民权利保护的机制建设。

权利意识是指公民对个人利益与自由的认知、主张和要求,以及对他人利益与自由的认知、主张和反应。

权利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民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个人作为公民所依法享有的权利,二是公民在行使权利和保护自身合法权利时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

权利意识既体现为公民对权利现象的理性探索,又体现为公民对权利的规范意义和实现手段的认知它是公民意识和宪法精神的核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
推进,中国公民权利意识不断提高,权利保护与维护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权利意识的兴起无疑促进了权利保护的制度建设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党和政府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视公民权利的实现与保护。

例如:1990年生效的《行政诉讼法》首次规定了“民告官”的权利;2000年出台的《立法法》规定了只有依照法律才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从根本上禁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出台都从不同角度明确了国家机关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职责;2010年对《选举法》的修订,实现了城乡人口的“同票同权”。

公民维权行动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回应。

例如:2003年,孙志刚案之后,废除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反乙肝歧视运动导致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反乙肝歧视的政策;2008年,在厦门PX事件中,厦门市民通过“散步”赶走了PX项目。

这些事实都在一定侧面折射出了中国公民权利意识提升成功影响中国权利保护制度建设的进程。

中国法治国家建设。

法治,即“法律的统治”,是法律制度的一种特殊状态。

近代意义的法治原则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法治必须以民主政治为前提,法律要体现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意志;二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必须服从法律。

在法治状态下,法律具有至上的地位,国家以法律制度来组织、管理、协调一切事务,使整个国家呈现出有效、有序的状态;同时,用以治理国家的法律还应显示出其本身具有的正当性以及法律介入生活的广泛性。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加深和公民意识的提高,中国公民和其他政治主体的法治意识在近30多年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通过政治实践和法治实践的具体行动,推进了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

法治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在法治国家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治建设开始迈出重大步伐。

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200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法治意识的提高与法治建设的展开表现出了良好的互动和促进关系。

弘扬我国优秀的政治文化,借鉴西方先进的政治文化。

中国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积淀了许多优秀文化和政治文化传统,如仁爱思想、和谐思想、民本思想、德治思想、大一统思想等,这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传承的文化精髓,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将民族政治文化发扬光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是我们当代文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借鉴西方先进的政治文化思想,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西方的政治文化对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其优异之处,如民主精神、自由精神、法制精神、分权制衡思想等,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为世界政治文化建设也贡献良多。

对此,我们应该客观评价、理性分析、适度借鉴西方的政治文化思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继续坚持马列主义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我国主导的政治文化是以马列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思想和围绕其展开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取向、政治观念的有机组合。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动力。

加强我国主导的政治文化建设就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思想体系,不断反映着时代要求和特点,其与我国现实情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断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只有继续坚持并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作用,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也才能使我国政治文化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文化,其发展状况最终要受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

邓小平曾指出:“世界上某些国家发生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经济出了问题,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几年不涨,生活水平却渐渐下降,长期过穷日子,这又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

”这说明,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就没有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实在的物质利益,人民群众才可能认同和拥护政治制度和政治权威,才能坚定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才能坚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

促进主流政治文化传播,扩大国际政治认同。

大众传媒是公民获得各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公民了解党的政策和政府活动的主要途经,它提供的政治信息都带有某种倾向性。

大众传媒形成的舆论主导着一个社会的舆论走向,从而对公民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产生潜在的意识影响。

在西方社会,人们将大众传媒视为“第四种权利”(前三种权利分别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这不仅是因为大众传媒的社会监督作用,更是源于其社会信息传播的本质属性。

我们应该大力促进主流政治文化的传播,尤其是符合人民政治预期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传播,并在国际上获得政治认同,以提高我国的政治地位,建立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大国形象。

培育公民的政治素养,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

社会公民是政治文化的承载者和实现者,通过政治参与来接受和认同政治文化。

此外,政治参与也是公民自我学习和民主参与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各种政治文化的参与实践中,公民能够扩展政治知识,增强民主意识,提升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归属感、认同感、政治责任感,还有助于自身民主政治行为能力的提高,并积累政治经验,从而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水平有利于我国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加快民主政治发展并完善我国政治体制机制。

公民通过政治参与使社会正义得到有效实现,维护社会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