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吴天慧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基础课部,湖北武汉 430205)
摘 要 听力理解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分析了听力理解的障碍,探讨了认知策略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听力训练的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关键词 认知策略;英语听力教学;应用;听力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 H319.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8100(2011)04-0113-03
收稿日期:2011-04-11
作者简介:吴天慧,女,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英语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在不同的场景中熟练运用语言技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人沟通。听,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语言理解与表达的基础。要求听者在短时间内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并且快速做出反应。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理解有声语言的交际过程往往是一种估计、猜测、预测、推断、想象等技能积极的相互作用 [1]。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必须教会他们听什么、怎么听。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十年来,中外很多语言学家,如Rubin 、Stern 、Naiman 、Ox ford 、束定芳、文秋芳等,都对学习策略做了一系列的研究。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是学习者通过对材料的识别、分析、理解、提取、转换信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将着重探讨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 听力理解的障碍
由于听力材料具有瞬时性、口语化、速度快等特点,学生往往会觉得跟不上、记不住、听不懂。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了听力理解的障碍:
1.1 词汇储备不足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是构成话语的基
本组成部分。词汇量不大往往是造成学生听力障碍的重要原因。除了常用的单词用法,还有一词多义、同音异义、短语搭配、俚语习语、专业术语等,如果掌握不熟,都会直接影响听力的理解。1.2 语音知识薄弱
学生对语音知识的欠缺,尤其是不能把握重音、连读、失去爆破、语调变化等,不了解不同地域的发音特点,造成辨音的困难。1.3 文化背景不熟
听力材料中往往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场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文化习俗,学生如果缺乏相应的常识和经验,就难以通过预测、联想和归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就无法理解吸收新信息。
1.4 听力习惯不良
有很多学生在听的时候,往往会关注词语的意思,试图把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听懂,但事实上,在短时间内要记住并理解所有细节是不太可能的,学生要掌握的是听力材料的整体构架和脉络走向。另外,由于紧张焦虑、抗干扰能力不强、习惯汉语思维等原因,在听长篇对话或短文时,学生似乎很难抓住有效信息,思维总是停留在刚刚听到的内容,无法事先预测甚至是紧跟后面的内容,导致信息的流失,最终不能完成从感知、分析到理解的过程。
113
教学改革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
2 认知策略的运用
听力理解是一种通过感知、记忆、加工, 对发生在特定语境中一段特定话语的认知过程 [2],是多种认知能力的综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学习难点,教会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1 加强语音训练
大多数学生对着音标都可以准确地读出单词,但在听长句、对话或短文时,往往存在辨音困难。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英语的发音规律,对外界的声音刺激不能迅速反映。因此,在听力课上,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语音训练,系统学习语音知识和发音技巧,排除汉语对英语语音的干扰,尤其是语音流变,包括辅音群(conso nant clusters)、连读(liaison)、不完全爆破(inco mplete ex plosion)、省音(elision)、弱读(w eak form s)、同化(assimila tion)等。英语语调同样很重要,分为降调、升调、平调、降升调和升降调。前三种是基本语调,后三种是变化语调。降调主要用于肯定句、命令句和特殊疑问句,升调主要用于一般疑问句,平调主要用于句子中间。语调的合理运用,使语言更生动活泼,使表达内容更丰富传神。借用张伶俐在 英语语音教程 的例句,意在说明,即使同一句话,配以不同的语调,表达的含义都不尽相同。
H is name is Peter. (说明一个事实)
H is name is Peter. (对不起,请再说一遍)
H is name is Peter. (不相信)
H is name is Peter. (不耐烦) [3]
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学生如果单听字面意思,而忽视语调,就很难正确地揣摩说话人的心情和弦外之音。由此可以看出,语调也是传情达意很重要的手段,它可以表明句子类型(陈述、疑问、祈使、感叹),传达说话者的感情与隐含意义(高兴、生气、伤心、怀疑、紧张、批评等)。
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当学生听到声音后就会 通过语音对大脑皮层的刺激,直接反应成 语义的自然组合 ,进而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 [4]。
2.2 了解背景知识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5]。听力材料中很多内容都涉及到英语国家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背景知识,因此在听前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民族习俗等背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不仅有利于消除文化隔阂,扩大知识面,还能极大地缓解心理压力,做到心中有数。背景知识除了有文化知识,还包括语言知识,尤其是词汇用法,教师可以在听前讲解有关词汇、短语、习语等的用法,排除生词障碍,使学生减轻陌生感,树立信心,对随后的 听 有所预测,充满期待,使思维处于被激活的 备战 状态。
2.3 借助情景和上下文
在听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生词,但又无法查阅字典或求助他人,可以根据表示举例说明、同义反复、比较对比、指代关系等关键词作为线索,猜测词义。根据人物语音语调推测言外之意。
2.4 边听边记笔记
学生要学会做笔记,记要点、记细节,及时捕捉时间、地点、数字、日期、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等。为了在短时间内记下更多的内容,可以运用词组、符号、缩写甚至是中文、自创代码,可用活页纸,也可以用表格,不求字迹工整,只需方便认读、帮助记忆、利于整理。
2.5 联想、推理和归纳
学习是通过已知获取未知的过程,听力理解也是如此, 是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 [6]。通过听前浏览题干、标题、关键词、问题的设置等,在听的过程中留意说话者的语调、重复、强调、停顿、转换等做出相关联想,预测接下来听力材料的内容。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生活常识对听到的音频讯息需 经过大脑的整合、解码,并进行符合语言逻辑的判断,最后得出语句的意思 [7]。在语篇较长、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对一些零散的、隐含的甚至是看似毫无关联的信息,运用推理和归纳等逻辑手段进行分析、预测和证实。
3 听力训练的模式
由于传统的听力课多是 讲生词 听录音 对答案 的教学模式,加上学生往往会感到紧张、有压力、易疲劳,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要努力改革创新,变 单一 为 丰富 ,变 乏味
114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