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一览表.xls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欧阳
修《生查子 元夕 吃 元 宵 》:“去年元夜 、 踩 高 时,花市灯如昼。 跷 、 挂 月到柳梢头,人约 花 灯 、 黄昏后。今年元夜 猜灯谜 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
春衫袖。”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 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 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 运。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 。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 收。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 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这种解 释多少有点凡庸,但是它很符合人 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 新的文化意义。
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
五月 初五
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 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 。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 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
吃粽子 、赛龙 舟
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
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
子、炸糕的来源。
文秀《端午》 诗:“节分端午 自谁言?万古传 闻为屈原。堪笑 楚江空渺渺,不 能洗得直臣冤。 ”
文化意义的传统故事则有多种说 法。罗列起来,主要有如下几 种:一是纪念屈原。二是纪念越 王勾践。三是纪念吴国忠臣伍子 胥。四是纪念孝女曹娥。五是纪 念介之推。六是源于祭图腾龙。 七是端午源于恶日的忌讳。 八是端午节由夏至演变而来。
七巧 节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阴历七
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
七月 初七
正月 初一
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 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 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 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 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 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 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 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 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 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贴 春 联 王安石《元日》: 、 放 爆 “爆竹声中一岁
竹 、 敲 除,春风送暖入屠
锣 鼓 、 苏;千门万户曈曈 吃 饺 子 日,总把新桃换旧 、拜年 符。”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 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 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
正月 十五
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 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一 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 天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 正月十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 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 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 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 元”。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 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 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 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 而上元经久不衰。“上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夜 称“元夜”、“元夕”或“元 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 至今。因有张灯、看灯习俗, 民间又称“灯节”。
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 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 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
妇女比 赛针线 活
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
就算很“巧”了。
五代·后唐的杨 璞《七夕》:“ 未会牵牛意若 何,须邀织女弄 金梭。年年乞与 人间巧,不道人 间巧已多。”
1、七夕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 婚爱观,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爱情 的向往和追求,它传承发扬了中 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体现的 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不同于西 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爱情 观。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 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 强不息、勇于创造,不断追求更 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一览表
传统 节日 名称 除夕 节
春节
元宵 节
时间 (农 历)
节日来历
节日活 动形式
有关古诗句
文化价值社会意义
腊月 三十 晚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 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 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 “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 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 来。“除”意思是“交替”; “夕”意思是“夜晚”。故除 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 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 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 ”的意思。
寒食
清明 节
春秋时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
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
三月 初七
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介子 推。于是介子推携老母隐居绵 山。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 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 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坚持不 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 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
韩翃《寒食》:
不 生 火 “春城无处不飞
坟,踏 青,开 展体育
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活动
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
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
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
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 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 纷,路上行人欲 断魂。借问酒家 何处有?牧童遥 指杏花村。”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 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 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 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 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 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 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 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 神理念.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 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 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 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唐)范成大《卖 守 岁 、 痴呆词》:“除夕
放 烟 花 更阑人不睡,厌禳
、 吃 团 钝滞迫新岁;小儿 圆饭 呼叫走长街,云有
痴呆召人卖。”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 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 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 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 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 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 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 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 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 吃 寒 花,寒食东风御
食 、 扫 柳斜。日暮汉宫

传蜡烛,轻烟散
入五侯家。”
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
悼念。
农历三月初八是清明节,又叫
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
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
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 烧纸上
三月 初八
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 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 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
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感恩和思 念,是对自己血缘的寻根,是对 自己家族关系的定位。表达感 恩,祈求保佑,感谢祖先,感谢 自然,祈求丰年,消灾求富,以 实现内心的和谐。清明的文化内 涵中有一种人类普遍情结在里 头,这种情结就是感恩和思念之 情。
端午 节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