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坤凡教育学科教师讲义讲义编号: ______________ 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

【知识梳理】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

2、单位:(1)、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kg 。

(2)、其它质量单位:吨(t)、克(g)、毫克(mg)。

3、单位换算:1 t = 1000 kg = 103 kg = 106 g = 109 mg

1 kg = g,1 g = mg

4、特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而改变。

5、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二、天平的使用

1、使用方法:

①、放: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移: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处;

③、调: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④、称:放物体,放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在夹取砝码时,按照从大到小的原则;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与游码在标尺上的之和。

2、注意事项:

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②、加减砝码时,必须用夹取。

③、天平和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

(注:1、①、“平衡螺母”是调节天平横梁本身平衡的;

②、“游码”相当于小砝码,是在测量过程中使天平横梁平衡的。

2、天平平衡的标志:

①、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②、指针摆动时,其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第二节密度

一、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二、密度

(1)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 叫做这种物质的 。 (2)符号:

密度用 ρ 表示,读做rou 。 (3)

①、公式: ρ =

V

m

(密度 ρ 在数值上等于 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 ②、单位:

a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 千克每立方米 ,符号是: kg/m 3 。

b 、其它密度单位: 克每立方厘米 ,符号是: g/cm 3 。

c 、关系:

1 g/cm 3 = 1 × 103 kg/m 3。

(4)公式变形: ①、已知:求密度:ρ =

V

m

; ②、求质量: ;③、求体积: 。

(注意:牢记水的密度:ρ

= 1.0 × 103kg/m 3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用途:量筒是测量体积的仪器,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2、单位:①、一般实验室里的量筒是用毫升(mL )为单位标度的(单位一般在量筒壁上标注)。

②、1 mL = 1 cm

3

= 10-3 dm 3 = 10-3 L = 10-6 m 3;

1 dm 3 = 1 L ;1 L = 1000 mL 。

③、量筒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所代表的体积为分度值。

3、使用: ①、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尺度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量筒在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内的液面大多数是凹液面(如:水、煤油等形成的液面),也有的液面呈凸形(如水银面)。

③、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保持相平,读出液体的体积。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以石块为例) 1、实验原理:ρ =

V

m

2、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有配套砝码)、量筒、水、细线、小石块;

3、实验步骤: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m ;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 V 1 ;

③、用细线将小石块系住,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 V 2 ;

④、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 V = V 2 — V 1 ;

⑤、求出小石块的密度 ρ = V m = 1

2V V m - 。

4、实验数据表:

注意:

①、测固体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若顺序颠倒,先测体积,会使固体上沾有水,再测质量时使测量值偏大,计算出的密度偏大; ②、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不能直接测量,可以用“排水法”间接测量。

三、测液体的密度:(以盐水为例) 1、实验原理: ρ =

V

m

; 2、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有配套砝码)、烧杯、量筒、盐水 ;

3、实验步骤: ①、将配制好的适量盐水倒入烧杯中,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m 1 ;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V ; ③、用天平再测出烧杯中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m 2 ; ④、量筒内被测盐水的质量 m = m 1 — m 2 ;

⑤、根据密度公式 ρ = V m 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ρ = V

m m 2

1- 。 4、实验数据表: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关系: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密度 变小 ;

2、特例:

水的反常膨胀

①、4℃的水的密度 最大 ; ②、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 ; ③、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 ; ④、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 。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1、特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基本特性 ,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不同。

2、鉴别原理:ρ =

V

m

。 3、应用:盐水选种,根据密度判断原料的优劣,判断物体的实心、空心。

注意: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有关,如:水和冰的密度不同。

3、通常情况下,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固态时密度最大,液态次之,气态时密度最小。

【课堂练习】

1、请练习以下的单位换算:

200 g= kg 5×10³kg= t 2.5t= kg 7.9kg= g 2.6g= mg 9.8mg= g

2、试判断质量为5×107

mg 所标示的物体,可能是( ) A 、一只大公鸡 B 、一头大象 C 、一个中学生 D 、一辆汽车 3、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 、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