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热力学第一定律(实际气体节流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nRT
• 实际气体因分子之间的作用势能不能忽视,故不遵 实际气体因分子之间的作用势能不能忽视, 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于实际气体人们从大量的 实验数据总结出几百种状态方程。 实验数据总结出几百种状态方程。
• 最著名、最常用的非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是范 最著名、 氏方程, 氏方程,即van der Waals equation: : •
二. 节流过程
• 1843年Joule曾进行过气体自由膨胀的实验 年 曾进行过气体自由膨胀的实验, 曾进行过气体自由膨胀的实验 并由此得出理想气体的U与体积 无关的结论. 与体积V无关的结论 并由此得出理想气体的 与体积 无关的结论 但当时的实验是不精确的. 但当时的实验是不精确的 • 1852年, Joule-Thomson设计了新的装置重新 年 设计了新的装置重新 测定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 测定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时 其温度随之变化 的情况. 焦耳与汤姆逊设计了一种节流装置 节流装置. 的情况 焦耳与汤姆逊设计了一种节流装置 • 这个过程可视为绝热过程 可设体系在左边是 这个过程可视为绝热过程. 体积为V1, 经节流膨胀后, 压力降为p2, 体积变 体积为 经节流膨胀后 压力降为 为V2.
焦汤节流装置
返回
T
µ<0
µ>0
T1’’ p1’’ T 1 ’ p1 ’ T 1 p1
p
不同气体的转化曲线
三、
实际气体的∆ 实际气体的∆U和∆H
பைடு நூலகம்
• 实际气体的 和H不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实际气体的U和 不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不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也与压力和体积相关. 也与压力和体积相关 • 以范德华气体为例: 以范德华气体为例: • (p+a/Vm2)(Vm-b)=RT • p=RT/(Vm-b) -a/Vm2 • dU = (∂U/∂T)VdT+ (∂U/∂V)TdV ∂ ∂ ∂ ∂ = CVdT+ (∂U/∂V)TdV ∂ ∂

(∂U/∂p)T<0 ∂ ∂
∵dp<0,
dU>0
• 实际气体µ的第一项总是正值. 实际气体µ的第一项总是正值.
第二项: 第二项
关系图: 见pV-p关系图 关系图
蓝线:理想气体 蓝线 理想气体, pV值为常 数. 理想气体 值为常 绿线:CH4, 在E点之前斜率为负 点之前斜率为负, 绿线 点之前斜率为负 [(∂(pV)/∂p)T]CH4 < 0 ∂ ∂ CH4: µ的第一项 的第一项>0, 第二项 第二项>0, 故 节流降温. µ(273K,CH4)>0,节流降温 节流降温 红线是H2的曲线 曲线斜率一直 红线是 的曲线, 为正值, 为正值 即: [(∂(pV)/∂p)T]H2 > 0 ∂ ∂ H2: µ的第一项 的第一项>0, 第二项 第二项<0, 且 第二项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项的绝 对值, 故有: 对值 故有 节流升温. µ(273K,H2)<0, 节流升温
T1 gas pppVV11 p1 1V1V 111
T2
p2pp2 V2 V V2 22
• • • • • • • • • •
左边: 左边 环境对体系做功 W1=p1V1 右边: 右边 体系对环境做功 W2=-p2V2 - Q=0 因为可视为绝热过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W=W1+W2=p1V1-p2V2 = U2-U1= p1V1-p2V2 整理可得: 整理可得: U2+p2V2=U1+p1V1 H2= H1 ∴ 上式说明:气体绝热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等焓过程。 上式说明:气体绝热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 常用的状态方程还有 常用的状态方程还有: • • • • • • • • • 维里方程: 与热容的维里方程式相似 与热容的维里方程式相似) 维里方程 (与热容的维里方程式相似 pVm=A+B/Vm+C/Vm2+… 贝赛罗方程: 贝赛罗方程 p=RT/(Vm-b) -a/(TVm2) 贝蒂方程: 贝蒂方程 V=(α+β)(1﹣ε) -A/RT α β ﹣ 式中: 式中 α=RT/p β=B0(1﹣b/a) ﹣ A=A0(1﹣a/ α) ε=c/aT3 ﹣


dH=(∂H/∂T)pdT+ (∂H/∂p)Tdp=0 ∂ ∂ ∂ ∂ (∂H/∂T)pdT=- (∂H/∂p)Tdp (dH=0) ∂ ∂ - ∂ ∂ µ=(∂T/∂p)H= - (∂H/∂p)T/ (∂H/∂T)p ∂ ∂ ∂ ∂ ∂ ∂ =-1/Cp[(∂(U+pV)/∂p]T ∵(∂H/∂T)p=Cp - ∂ ∂ ∂ ∂
• 整理: 整理


µ= -1/Cp[(∂U/∂p)T+(∂(pV)/∂p]T ∂ ∂ ∂ ∂
• A.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 • • (∂U/∂p)T=0 ∂ ∂ (∂(pV)/∂p]T=0 ∂ ∂
µ= -1/Cp[(∂U/∂p)T+(∂(pV)/∂p]T =0 ∂ ∂ ∂ ∂
• 理想气体 µ=0, 理想气体: 节流膨胀后温度不变. 节流膨胀后温度不变
实际气体 节流过程
第七节
实际气体、 实际气体、节流过程
• 一、物质的状态方程 物质的状态方程(state equation)
• 任何纯物质的状态均可用状态方程来表示,所谓状 任何纯物质的状态均可用状态方程来表示,
态方程是联系体系p-V-T三者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三者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态方程是联系体系 三者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 最常见的状态方程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最常见的状态方程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转化曲线 (inversion curve)
为起点, 由T1p1为起点 由节流实 验可得一条等焓线。 验可得一条等焓线。 另由T 为起点, 另由 1’p1’为起点 可得 第二条等焓线。 第二条等焓线。重复此 操作, 绘出多条等焓线。 操作 绘出多条等焓线。 将各条等焓线的极点用 虚线连接起来, 虚线连接起来,虚线左 边所包围的区域为致冷 区,µ>0;虚线外的区 ; 间, µ<0, 节流时气体的 温度反而升高。 温度反而升高。
• 大多数气体的µ在常温下大于零, 故节流后温度 大多数气体的µ在常温下大于零 降低. 降低
• 利用 利用J-T效应 可以使液化 效应, 可以使液化. 效应 • 氢气曾被认为是不可液化的气体 因为在常温下 氢 氢气曾被认为是不可液化的气体, 因为在常温下, 气经节流膨胀后, 温度不但不降低, 反而升高. 气经节流膨胀后 温度不但不降低 反而升高 这是因 为氢气的J-T系数在常温下小于零的缘故 当将氢气温 系数在常温下小于零的缘故.当将氢气温 为氢气的 系数在常温下小于零的缘故 度降至195K以下时 氢气的µ才变为正值 在此温度之 以下时, 度降至 以下时 氢气的µ才变为正值, 对氢气进行节流膨胀, 下,对氢气进行节流膨胀 氢气才会液化 对氢气进行节流膨胀 氢气才会液化. • 气体的 气体的J-T系数是温度的函数 在某一特定温度值下 系数是温度的函数. 在某一特定温度值下, 系数是温度的函数 气体的J-T系数等于零 µ=0,此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系数等于零: 此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气体的 系数等于零 此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
转化温度(inversion temperature) 转化温度
• 气体在转化温度下进行节流膨胀 气温不会发生变化 气体在转化温度下进行节流膨胀, 气温不会发生变化.
• 对J-T系数µ的分析 系数µ 系数 的分析: • J-T节流膨胀是一等焓过程 dH=0, 故: 节流膨胀是一等焓过程, 节流膨胀是一等焓过程 •
E CH4 RT pVm
H2
p 273K下的 m-p关系图 下的pV 关系图 下的
气体在曲线的斜 率为负值区间的 焦汤系数才会大 于零。 于零。 在此区间才可能 用节流膨胀的方 法液化。 法液化。
节流降温
pVm
H2
CH4 RT
E
p 273K下的 m-p关系图 下的pV 关系图 下的
• 一般气体的 m-p关系如图 一般气体的pV 关系如图 关系如图. • 低温下, 气体的pVm值先随 的 值先随p的 低温下 气体的 升高而下降, 在此区间,气体的 升高而下降 在此区间 气体的 J-T系数µ才可能大于零 气体 系数µ 系数 才可能大于零, 节流降温. 节流降温 • 温度升高时 曲线斜率为负的 温度升高时, 区间将会缩小, 区间将会缩小 当体系达到一 定温度时, 定温度时 pVm-p关系曲线不再 关系曲线不再 出现凹陷现象, 出现凹陷现象 此时的温度记 称为波义尔温度. 为 TB.称为波义尔温度 气体在 称为波义尔温度 波义尔温度以上时, 波义尔温度以上时 无法用节 流膨胀的方法使之液化. 流膨胀的方法使之液化 • H2的波义尔温度是 的波义尔温度是195K, 约 ﹣78℃, 故欲液化氢气 首先需 ℃ 故欲液化氢气, 把氢气的温度降至195K以下 以下. 把氢气的温度降至 以下

∆Um=∫[CV,mdT+a/Vm2 dV]
• 积分可得范德华气体∆Um的计算式: 积分可得范德华气体∆ 的计算式:
• ∆Um=CV(T2﹣T1)+a(1/Vm,1-1/Vm,2)

∆Hm= ∆U+ ∆(pV)
• 可以证明恒温下 可以证明恒温下: • ∆Hm=RT(Vm,2/(Vm,2-b) -Vm,1/(Vm,1-b)) +2a(1/Vm,1-1/Vm,2) (
• B. 实际气体 实际气体: • µ=-1/Cp[(∂(U/∂p)T] - 1/Cp[(∂(pV)/∂p)T] - ∂ ∂ ∂ ∂ • 第一项: 实际气体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引力 第一项:
• p 降低 V增加 分子间距增大 需吸收能量以克服分 降低, 增加 分子间距增大, 增加, 子间的引力, 体系的势能升高,故有 故有: 子间的引力 体系的势能升高 故有
T
4 5 6 7
3
2(p2T2) 1(p1T1)
p
将点连起来便得到等焓线,线上各体系点的焓相等。 将点连起来便得到等焓线,线上各体系点的焓相等。
T
4 5 6 7
3
2(p2T2) 1(p1T1)
p
等焓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为(∂ ∂ 等焓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为 ∂T/∂p)H=µ, µ 即为焦-汤系数, 极点(点 处 即为焦-汤系数,在极点 点3)处µ=0。 。 在点3的左边 的左边, 节流降温; 在点 的左边 µ>0, 节流降温 在点3的右边 的右边, 节流升温. 在点 的右边 µ<0, 节流升温
(p+a/Vm2)(Vm-b)=RT
• 式中的a,b均为取决于物质本身性质的常数 式中的 均为取决于物质本身性质的常数. 均为取决于物质本身性质的常数 • a/Vm2: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压力 称为 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压力, 内压力; 内压力 • b: : 是对体系体积的修正,理论上, 是对体系体积的修正 理论上,统计热力学 理论上 可以证明, 的数值等于分子体积的 的数值等于分子体积的4倍 可以证明 b的数值等于分子体积的 倍.
• 气体经 -T等焓节流后,温度会发生变化: 气体经J- 等焓节流后 温度会发生变化: 等焓节流后, • • µ: J-T系数 系数 • • • µ<0 µ>0 µ=0
令: µ=(∂T/∂p)H ∂ ∂
dp<0 dT>0 dp<0 dT<0 气体节流后温度升高; 气体节流后温度升高 气体节流后温度降低; 气体节流后温度降低 气体节流后温度不变. 气体节流后温度不变
•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得下式: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得下式: • (∂U/∂V)T=T (∂p/∂T)V-p ∂ ∂ ∂ ∂ =T(∂[RT/(Vm-b) -a/Vm2]/∂T)V-p ∂ ∂ =TR/(Vm-b) -[RT/(Vm-b) -a/Vm2] • ∴ =a/Vm2 dU= CVdT+a/Vm2 dV
pVm
RT4
RT3
RT2
RT1
p
等焓线( 等焓线(isenthalpic curve)
作节流实验: 作节流实验:左方 维持在p 维持在 1T1, 右方为 p2T2,在T-p图中标 在 - 图中标 出点1与 。 出点 与2。 左方继续维持在 p1T1,右方维持在 右方维持在 p3T3, 相应地在图 中标出点3, 中标出点 重复 可得一系列的等 焓点。 焓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