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共6个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世界史专题1:古代世界的文明与政治经济发展(世界古代史部分)
【重点详解】
史前时期的人类与上古人类文明
1.人类的出现
(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它经过长期的进化和劳动,终于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2)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
2.知道古代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自然地理环境。
(1)金字塔: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表现了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2)《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会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是兴起,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把古代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种姓之间界限森严。
3.古希腊文明
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是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也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主要表现在:①公民的权利得到扩大,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②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决定重大问题;③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雅典的民主虽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但实际上,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4.古罗马文明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它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为争夺地中海的霸权,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罗马最终取胜,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奴隶制迅速发展。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中古亚欧文明与文明的融合
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1)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隋唐制度改革。
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启示: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学他人之长,克已之短,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善于学习。
(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七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伊斯兰教。622年,他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其教徒信仰真主‚安拉‛,被称为‚穆斯林‛,经典《古兰经》。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1)琅城起义:城市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的典型。
(2)意义: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1)故事:6世纪上半叶,皇帝查士丁尼为恢复昔日的罗马帝国而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以后的几个世纪中,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国力日渐衰落,领土被蚕食,国家四分五裂。1453年,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了延续千年的古老帝国。
(2)原因:封闭保守,固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而重在对旧传统的保存。(3)启示:封闭保守使文明衰落、创新并蓄使文明繁荣。
4.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1)马可•波罗来华: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1271年随父新沿丝绸之路来华,在中国侨居17年,除在京城任职外,还受皇帝之命巡游外省和出使缅甸、南洋,足迹遍及中国许多地方和亚洲一些国家,回到意大利后,口授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
(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古代印度人创造发明了0至9十个数字符号,称为数码。大约在12世纪,这套数码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很快被欧洲人采用,被误称为‚阿拉伯数字。此后,十个数码在世界各国流行,成为通用的数字符号。
(3)意义:和平交往的方式更为开放、主动、积极,有利于文明的整合和优秀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典例解析】
1.有一批旅游者从杂志上看到一幅建筑物的图片(右图),激起
了他们的兴趣。如果他们想目睹该建筑物的真实面貌,应该去
的国家是()
A.印度 B.埃及 C.希腊 D.伊拉克
答案:B
解析:此题是一道识图选择题,属于新情景创设选择题,透过题干中的新情景,概括出此题的有效信息是图片中的建筑物,因此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寻找到有效历史信息:金字塔,这些文明成就是古埃及劳动人民创造的,因此判断出它位于埃及。
2.下列关于西方文明发源地古代希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B.雅典城邦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著名的梭伦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
C.在雅典城邦,奴隶和妇女真正享有和公民一样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
D.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逆向思维能力。解答此类型选择题必须审清题意,注意左后的关键词‚错误的是‛,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本题当中的关键词是关于‚古代希腊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第3个选项中的叙述是错误的,因为奴隶和妇女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3.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的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A.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