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摘要】:中国与世界各国接触时,必然会受到他们的文化冲击,而我们在物流纷飞的时代,开始不能坚守我们的优良文化精神。虽然不怎么喜欢日本和韩国,但有一点值得我们向他们学习的,他们有强烈的民族感和爱国情,这点我们正在慢慢丢失。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文化潮流的时代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那就要了解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更要知道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民族精神;弘扬;文化冲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接轨,各国的文化接踵而来,让国人不知所措。在西方文化、日本和韩国的文化潮流的冲击下,国人渐渐丢失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品质。现在中国人已没有什么精神信仰,只剩金钱至上,关心自身不在乎外界的事物,道德慢慢地丧失。反而韩国、日本曾经向我们学习文化,却能保留我国的一些文化,他们有很强的民族感和爱国情,可是我们呢,中国优秀文化都丢失了,韩国还把端午文化给夺去。现在的中国不重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关心西方节日。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更应重视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感和爱国情。不让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他们,当代大学生要了解民族精神才能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一什么是民族精神

党的十七大中华民族精神被阐释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团结统一——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中足以看见中国人的团结精神,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不猥琐,不妥协,团结一致就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爱好和平——虽然当今世界,和平是大的环境,但是在世界许多地方还

是有很多战争、动乱,不和平的事情常有发生,在中国,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去维护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在经过近百年的动乱之后,人们更加珍惜这和平;

勤劳勇敢——从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在的快速先进发展上来看,中华民族无愧于一个勤劳的民族,各项发明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让我们拥有一份宝贵的遗产即是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在经过百年的近代摧残后,我们能够不畏惧困难,坚强奋斗,在21世纪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国民生产宗旨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时代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而其核心——爱国主义,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

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凝聚民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内在要求,必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因此,在当代弘扬民族精神不容忽视!

二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首先,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仅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祖国;

其次,我想作为一个人,如果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深刻的内涵,那么如何也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同样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在世界人民面前扬眉吐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千百年来,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无论何时弘扬民族精神都很重要。

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当代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需从各个方面做起。其一,要培养民族精神气质的开放性,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的大道。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理解,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是要睁开雪亮的眼睛观察外界民族的发展,以博大的胸襟正确对待外来民族精神,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善于吸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外来民族精神,有机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之中。假如我们大学生对别的国家民族文明和制度没有平等的认同、宽容,而是以一种狭窄的视野藐视地球上其他文明的存在,其发展的情景只能是夜郎自大的封闭。我们不能忘怀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耻辱和痛楚,造成这样的悲剧就在于清王朝的故步自封,只局限于看自身国内的发展,眼光没有放远,那是赶不上先进发达的国家与民族的,民族精神更不能唤起。因此,我们必须在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基础上,去分析自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与人类发展整体的命运,与整个地球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我们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从人类共同发展的趋势中前进。其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永远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倡导爱国主义,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确立远大志向和理想信念。其三,做到自立自强、坚强刚毅、宽厚待人、积极进取、通于探索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就应该是:适应国内形势发展要求,落实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相统一,结合文化特点,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中学生的成长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具有高尚爱国情操和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的目标则在于:领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要知道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内容是:重点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要有诚信尚德精神、团结合作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尊师重道德精神等。其四,在校内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援助、青年志愿者服务三项活动,将民族精神切切实实贯彻到实践行动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表现。它吸取了中华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源泉。它彪炳千秋,又与时俱进;它烨烨生辉,充满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