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机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介绍了世界著名农机企业的发展概况及其产品构成,分析了近几年来这些企业的产销量,提出农机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
1 国外主要农机企业概述
目前国外主要的农机企业有:年销售收入在百亿美元级的迪尔(Dcere)公司和凯斯纽荷兰(CNH)公司,年销售收入在几十亿美元级的阿格科(AGCO)公司、久保田(Kubota)公司和克拉斯(Claas)公司,年销售收入在几亿美元级的沙姆道依兹法尔(Same Deutz-Fahr)公司、库恩(Kuhn)公司、格兰(Kvemeland)公司以及日本、韩国、独联体、印度等国的其它农机企业。
和过去相比,当今国际农机企业的集中度大为提高。曾经在行业中如灿烂群星交相辉映的国外知名农机品牌,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多归入到几个大型跨国公司集团的麾下,如菲亚特农机(Fiatagri)、福特(Ford)、纽荷兰(New Holland)、凯斯(Case)、万国(International Harvester)、斯太尔(Steyr)、法莫(Farmall)等的农机品牌进入了凯斯纽荷兰;阿里斯查尔默斯(Allis-Chalmers)、麦赛福格森(Massey Ferguson)、芬特(Fendt)挑战者(Challenger)、维创(Vahra)、怀特(White)、奥利费(Oliver)、密尼阿泊里斯莫林(Minneapolis-Moline)、新思路(New Idea)、格林那尔(Gleaner)等农机品牌进入了阿格科公司;沙姆(SAME)、道依兹法尔(Deutz-Fahr)、兰博尔吉尼(Lamlborghini)等农机品牌进入了沙姆道依兹法尔集团。
2012年世界农用拖拉机拥有量为2685.4万台(不含园地拖拉机),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
世界上最大的农机企业——美国迪尔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37年,由约翰迪尔(John Deere)先生创立,1868年开始使用“Deem & Company”这一公司名称。目前商务遍及160个国家与地区,2013年底总资产262.58亿美元,雇员43221人。中国地区截止2012年年底为中国地区销售额为23亿。
凯斯纽荷兰公司于1999年11月由欧洲的纽荷兰公司与美国的凯斯公司合并而成,2013年年底总资产186.61亿美元。凯斯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42年,由杰罗姆凯斯
(Jerome Increase Case)先生创立。纽荷兰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95年。截止2012年年底拖拉机销售额为9亿。
总部在美国的阿格科公司成立于1990年,1993年到1994年收购了英国的麦赛福格森公司,1997年收购了德国的芬特公司,2002年收购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农用橡胶履带拖拉机,2013年又收购了芬兰维创公司。2013年年底总资产有28.39亿美元,雇员11278人。
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是综合性企业,建立于1898年,农业机械是它的一个事业部。2013年财政年度总资产有11390.11亿日元。截止2012年,中国地区收割机年产量大约为2万台左右
德国克拉斯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联合收割机制造商,由弗朗兹?克拉斯(Franz Claas)先生于1914年建立。1936年推出它的第一台牵引式联合收割机,1953年推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20世纪末期开始介入拖拉机。2013年年底的总资产有14.128亿欧元,雇员8391人。
截止2012年,在华销售额为2000万元。
沙姆道依兹法尔集团以意大利的沙姆公司和德国的道依兹法尔公司为主体,于1995年成立,2002年年底的总资产有5.313亿欧元,雇员2622人。沙姆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927年,道依兹法尔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64年。
农机具著名制造商是库恩公司和格兰公司。法国的库恩公司于1828年由约瑟夫库恩(Joseph Kuhn)先生创立,从1946年起隶属于总部在瑞士的Bucher Guyer公司。挪威的格兰公司于1879年由加百利?格兰(Gabriel Kvemeland)先生创立,1928年制造出它的第一台机型犁。2013年年底总资产有3.64亿欧元,雇员3100人。
由于中国农机市场对产品质量与价格的要求有不同层次,所以除上述企业外,韩国、独联体、印度、巴西等国的农机产品也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使国内农机企业的目标市场构成多层面的竞争。
韩国目前有5个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机制造企业,其中主要是国际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国际”)、东洋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东洋”)、大同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大同”)。这些企业早期从日本引进技术,其中国际采用的是洋马公司的技术,东洋采用的是井关的技术,大同采用的是久保田技术,目前产品质量和性能已基本接近日本同类产品水平。近年来实现了部分技术来源的多样化,国际、东洋、大同3个企业44.76kW以上的拖拉机,有不少型号使用的是美国约翰?迪尔、福特及纽荷兰等公司的技术。3个企业主要产品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以及其它一些农业机械和非农机产品。
独联体国家的农机企业主要有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拖拉机公司,独联体中轮式拖拉机主要制造商、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公司,(俄罗斯农用履带拖拉机主要制造商)、井拉基米尔拖拉机公司、俄罗斯中小型轮式拖拉机主要制造商与联合收割机制造商罗斯托夫农机公司和塔干洛克联合收割机公司、乌克兰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公司等。目前独联体国家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总体来说与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水平相当。
印度的拖拉机制造业从1961年开始,先后有20多家拖拉机企业,但目前能生产的不到20家。排在前6名的是M& M、Escorts、TAFE、PTL、HMT和Eicher。其中,除PTL外,其余均与国外企业先后有过合作关系,如M& M与万国收割机,Escorts与波兰乌尔苏斯和英国福特,TAFE与英国麦赛福格森,HMT与捷克,源自德国的Eicher与芬兰维美德等。此外,20世纪90年代后期,意大利纽荷兰、美国约翰?迪尔、意大利沙姆均在印度建立了自己的子公司。
巴西走“外资主导型”的开放道路,农机企业主要是美国迪尔、英国麦赛福格森、芬兰维美德、意大利纽荷兰在巴西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巴西农机近年来产量有所增长,出口约占其产量的1/3。
2 从市场需求与制造能力出发,调整产品结构,延伸服务领域
迪尔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农业机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具)、商用与市政机械、建筑与林业机械、动力系统(柴油机与传动系部件等)。2013年迪尔公司各类机械的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