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长江保护推动绿色生态廊道建设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7卷第19期2016年10月
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 Vol.47,No.19Oct.,2016收稿日期:2016-07-19
文章编号:1001-4179(2016)19-0001-05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6.19.001
编者按: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的重大战略决策。2016年1
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
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为做好长江经济带发展各项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作用。为贯彻落实中
央和水利部精神,《人民长江》决定开设“长江经济带”专栏。该专栏面向长江流域各省水利厅局、科研设计机
构征稿,投稿经本刊优选后将从本期开始陆续发表。这些论文有的富于政策指导性,有的具有较大创新性,将
为又好又快做好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水利工作提供很好借鉴。
加强长江保护推动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武汉430010)
1长江保护的形势与要求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全长6300余km ,流域面积180万km 2,
约占国土面积的18.8%,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958亿m 3,占全国的35%,承载着全国32%的人口和34%的经济总量,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重要的清洁能源战略基地、横贯东西的“黄金水
道”、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和改善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
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习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中央高度负责的历史担当精神,对新时期长江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加强长江保护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翻开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长江流域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又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区域。加强长江保护,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对于加快提升长江流域生态文明程度、引领和支撑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长江保护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运输通道建设等进一步加快推进,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加强长江保护,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
2
人民长江2016年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的关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既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强长江保护是解决长江水问题和维护健康长江的客观需要。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长江水安全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大,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等新老水问题交织,长江健康状况堪忧。加强长江保护,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生态系统用水,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生境保护与修复,加大水土流失治理,规范岸线资源利用,着力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体、江湖关系和谐、洪水调蓄自如、水源涵养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物种丰富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是维护健康长江、保障流域水安全的客观需要。总之,加强长江保护,构建绿色生态廊道,事关维护健康长江、保障水安全的长期目标,事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事关流域人民的根本福祉,必须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
2长江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初步形成,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体系逐步构建,流域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加强,保障了长江岁岁安澜,造福了流域亿万人民。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流域各地方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加强长江保护,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长江水利委员会作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一直以来以促进长江保护与发展为己任,始终坚持以规划编制为先导、以涉水管理为手段、以工程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全方位开展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工作。
①系统地开展了流域规划工作,适时修编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完成金沙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等重要支流(湖泊)综合规划,以及防洪、河道治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专业专项规划,及时完成《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利专项规划》《长江经济带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和应急水源布局规划》和《长江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总体规划》,不断完善综合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相结合的流域规划体系。②成立了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管理机构,逐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不断强化水资源保护,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强化了流域综合管理。③承担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一大批控制性水利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科研、建设、监理等工作,为完善流域工程体系,发挥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水资源综合效益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④积累了水文泥沙、工程地质、河道地形、涉水工程、地理信息、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大量基础资料,流域机构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建成集水文、水质、水生态、水土保持于一体的综合站网体系,不断完善流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对近15000个断面或点位的雨量、水量、水质等开展监测,其中水质监测断面或点位超过3500个,夯实了流域管理基础。⑤拥有约8000人(含院士3人、大师4人)的专业技术队伍,建成了8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3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长江流域部分区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水生态受损、水土流失严重、岸线利用粗放等问题依然突出,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协调,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2.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014年,长江流域总供用水量2012.7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20%。流域人均综合用水量446m3,万元GDP用水量为88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3m3。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虽较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区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①局部地区存在工程性缺水问题,供水工程不足,特别是西部高原地区和中部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设不足。②水资源保障程度不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四川天府新区、滇中高原、黔中地区、鄂北岗地等区域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不足。③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流域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节水先进地区或发达国家相比,节水管理与节水技术还比较落后,水资源浪费现象仍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