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块链发展趋势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区块链发展趋势与对策

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了它对社会组织形态和协作方式的变革。为把握区块链技术和产业为社会经济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本期主题文章介绍了我国区块链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块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区块链发展总体现状

(一)政策环境显著优化。一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区块链研究。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区块链技术列为需超前布局的战略性前沿技术,应加强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重点提到,相关企业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

二是地方政府从实施层面出台配套政策支持区块链落地。2017年至今,包括贵阳、重庆、广州、深圳等在内多座城市均出台了针对区块链产业的支持政策。例如,2017年11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培育及创新应用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努力将重庆市建成国内重要的区块链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基地。此外,青岛市A区近年来对于区块链等金融科技项目支持力度空前,在办公用地免费提供、税收优惠、人才补贴、应用对接等多方面鼓励区块链相关企业落户A。

三是相关监管措施及时出台规范和遏制区块链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现象。2017年9月初,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指出,近期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2018年3月,央行召开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表示,央行2018年将开展对各类虚拟货币的整顿清理,同时,扎实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深入推动钞票处理中心业务和发行库转型等工作。

(二)标准研制逐步开展。区块链标准化能打通应用通道,防范应用风险,提升应用效果,对于解决区块链发展问题、推进区块链应用起到重要作用。在密码算法和签名标准方面,我国研究基础较好,据A区块链研究院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已出台包括SM2椭圆密码算法、SM3杂凑算法、SM9标识密码算法在内的19项密码算法和数字签名方案、PKI组件最小互操作规范、电子签名格式规范等20

项签名方案。在底层框架技术标准研制方面,相关工作已经有序展开,目前在区块链基础标准、可信和互操作标准、过程和方法标准等方面有一些初步成果,如2017年5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区块链标准《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参考架构》,对区块链的概念、主要参与者、核心功能组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据A区块链研究院统计,截至2018年6月,有20多项底层平台测评标准处于在研状态。

(三)技术能力快速提升。区块链技术研究机构不断增多,技术产品不断取得新进展。

1.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研究团队不断增多。2017年8月,在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起设立A(青岛)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院致力于开展区块链联盟筹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宣传推广、资源对接、公共服务(在线教育、检测认证、方案推广、数据分析)等工作。2018年4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与纸贵科技联手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块链金融研究中心”,旨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2018年6月,上海成立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研究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和创新应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生产制造、交通物流、金融交易、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2.国内研究团队在区块链技术方面取得重要成果。2017年3月,A完成了基于大数据的区块链基础平台“高新一号”,实现将大数据平台集成于区块链系统。2017年4月,Onchain发布智能合约2.0、跨链互操作协议、抗量子密码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前沿技术。2017年5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对北京太一云科技有限公司的区块链超导交易网络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超导网络产品的完整性、扩展性与高频交易性能等能力。2017年5月,上海分布科技公司的分布式账本平台体系DNA通过中国电子标准研究院测试。2017年10月,太一云推出中国版权链智慧保险箱4.0产品,服务国家级区块链版权应用。

3.专利申请走在世界前列。权威媒体IPRdaily联合incoPat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在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上领先全球。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前100名企业中,中国入榜的企业占比49%,远超过其他国家。

(四)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区块链研究院调研相关厂商和业内专家,同时对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中专业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应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商标企业(除去加密数字货币相关企业、大型企业在各地注册的分、子公司,以及注册后尚未有投入产出的公司等)进行查询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的区块链企业共513家,分布在各行各业。2017以来,我国区块链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投融资频次及额度剧增。根据A区块链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我国区块链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产业规模增长潜力巨大。

(五)行业应用持续推进。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区块链企业、互联网企业、行业企业、行业机构等多方的共同推进下,我国区块链应用推广正持续展开,一批新产品、新平台、新服务不断涌现,以合作共建、平台先行为突出特点的应用模式持续显现。

但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区块链行业应用仍处在起步阶段,形成的应用产品有待成熟,建设的应用平台还需实际落地。分行业来看,金融领域是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最为活跃的领域,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批能够开展实际业务的新产品,市场应用正逐步展开。在电子存证和公益慈善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些成果。在医疗服务、政府管理、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