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疾病ppt模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起病的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 碍等
3.遗传变性性肌张力障碍
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 、 Hallervorden-Spatz病、多系统萎缩、低ß脂蛋白血症、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 Huntington舞蹈病、遗传性共济 失调、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lubag病、肝豆状核变 性、戊二酸血症、甲基丙二酸尿症、脂代谢障碍、异染性 脑白质营养不良、维生素E缺乏症、神经节苷脂沉积症等
表1 肌张力障碍的分子遗传和临床表现
基因符号 染色体 蛋白
遗传方式
临床类型
DYT1
9q34 Torsion A AD
早发的原发性扭转痉挛, 儿童期或青春期起 病, 肢体开始,波及身体其它部位
DYT2 未知
未知
AR
西班牙的吉普赛人,早发的全身型或节段型肌张
力障碍
DYT3 Xq13.1 未知
XR
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也称Lubag病,见于
Mennonite/ Amish 肌张力障碍,伴有混合性的
面部颈或肢体起病,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
注:A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R: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R: X性连锁隐性遗传
基因符号 染色体
DYT7
18p11.3
蛋白
未知
DYT8
2q33 - 35 未知
DYT9
1p
未知
DYT10 16P11.2-q12.1 未知 16q13–q22.1 未知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不明确
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的功能失衡是引发肌张力障 碍的主要环节。
纹状体功能亢进导致了苍白球抑制功能的减低,进而 导致丘脑皮层投射过度兴奋,使得皮层兴奋性增高,致使 运动筹划紊乱和输出增加且不协调,由此影响脊髓和脑干 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使其抑制功能减弱和紊乱,最终引 起肌肉的不自主过度收缩或运动的不协调。
4.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血管性 脑血管病、动静脉畸形、围产期脑血管病
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脑炎、昏睡性脑炎、梅毒、艾滋病、
Creutzfeldt-Jakob病
外伤 颅脑外伤、颈部外伤、产伤
肿瘤 基底节肿瘤
代谢性疾病 核黄疸
脱髓鞘性病变 多发性硬化
结构畸形 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一组由身体骨骼肌 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不协调、间歇性持续收缩造 成的反复不自主运动和异常扭转姿势的症状群。
肌张力障碍大部分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肌 张力障碍,有些则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流行病学】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在所有 运动障碍疾病中仅次于帕金森病。据美国Minnesota 的研究,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约为3.4/10万,局灶型的为 29.5/10万(1988)。来自欧州的资料显示肌张力障 碍的发生率为15.2/10万,其中局灶型的为11.7/10万 (1999)。
张力障碍) 偏身肌张力障碍 全身型肌张力障碍
二.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近年来国外学者参照帕金森综合征的分类将肌张力障碍
分为以下四类
1.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如典型的原发性扭转痉挛、非典型的原发性扭转痉挛、
低语性肌张力障碍
散发性 2. 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 肌张力障碍-肌阵挛综合征、快
菲律宾,节段型或全身型肌张力障碍伴帕金森
综合征
DYT4 未知
未知
AD
低语性肌张力障碍,见于澳大利亚家系
DYT5/ 14q22.1 GTP-环水解酶ⅠAD
DRD 11P15.5
TH
AR
遗传性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有帕金森综合 征表现,昼夜波动,对多巴制剂反应好
DYT6 8p21 - 8q22 未知
AD
遗传方式
AD
AD
AD AD AD
临床类型
成人发病局限型,颈、面或肢体开始, 见于德国家系 发作性非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 (PNKD)/发作性肌张力障性舞蹈 手足徐动症( PDC) 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伴有发作性 共济失调、肌强直 发作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 (PKC)
DYT11 DYT12
7q21 ε-sarcoglycan AD
寰枢(椎)半脱位
中毒 锰、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甲醇等
药源性 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精神病药物、
胃复安、苯丙胺、抗惊厥剂、 麦角制剂、某些钙
离子拮抗剂等
三.按起病年龄分类
1.按年龄段分为三型 1)儿童型:<12岁起病 2)少年型:12~20岁起病 3)成人型:>20岁起病
2.按发病早晚分为两型 1)早发性:发病年龄<26岁 2)晚发性:发病年龄≥26岁
11q23 D2 receptor AD
19q13
未知
AD
DYT13 1p36.13-36.22 未知
AD
肌阵挛性肌张力障碍 (遗传性酒精 反应性肌阵挛) 快速起病的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 征(RDP) 成年早期起病的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伴明显的头颈部或 上肢起病,意大 利家族
源自文库
【病 理】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目前还没有发现肯定的病 理改变。非特异性的病理改变包括壳核、丘脑及 尾状核的小神经元变性消失,基底节的脂质及脂 色素增多等。继发性扭转痉挛的病理改变主要在 新纹状体、苍白球、丘脑和(或)它们的联络纤维。
另一方面,感觉反馈功能的紊乱致使中枢神经系统不 能及时调整运动的异常。
近年来,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 面有了重要的进展。Ozelius等(1991)在9q32-34发现了 第一个原发性肌张力障碍致病基因(命名为DYT1),其 编码蛋白称为扭转蛋白A(TorsinA),是一个功能与热休 克蛋白密切相关的新的ATP-结合蛋白。该基因的3个碱基 对的缺失导致1对谷氨酸残基的缺失,进而影响扭转蛋白 A的功能。此后,通过对其它家系的研究,又逐渐发现了 一些与肌张力障碍相关的致病基因。目前已发现的肌张力 障碍的基因定位见表1。
【肌张力障碍的分型】
三种方法分类: 一.按累及的范围分 局灶型肌张力障碍(累及身体某一部分) (1)眼睑部 眼睑痉挛 (2)口周部 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3)喉部 痉挛性构音障碍 (4)颈部 痉挛性斜颈 (5)前臂或手部 书写痉挛
节段型肌张力障碍(累及邻近数个部位) (1)颅部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2)纵轴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3)臂部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4)下身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多灶型肌张力障碍(累及不相邻多个部位的肌
3.遗传变性性肌张力障碍
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 、 Hallervorden-Spatz病、多系统萎缩、低ß脂蛋白血症、 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 Huntington舞蹈病、遗传性共济 失调、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lubag病、肝豆状核变 性、戊二酸血症、甲基丙二酸尿症、脂代谢障碍、异染性 脑白质营养不良、维生素E缺乏症、神经节苷脂沉积症等
表1 肌张力障碍的分子遗传和临床表现
基因符号 染色体 蛋白
遗传方式
临床类型
DYT1
9q34 Torsion A AD
早发的原发性扭转痉挛, 儿童期或青春期起 病, 肢体开始,波及身体其它部位
DYT2 未知
未知
AR
西班牙的吉普赛人,早发的全身型或节段型肌张
力障碍
DYT3 Xq13.1 未知
XR
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也称Lubag病,见于
Mennonite/ Amish 肌张力障碍,伴有混合性的
面部颈或肢体起病,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
注:A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R: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R: X性连锁隐性遗传
基因符号 染色体
DYT7
18p11.3
蛋白
未知
DYT8
2q33 - 35 未知
DYT9
1p
未知
DYT10 16P11.2-q12.1 未知 16q13–q22.1 未知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不明确
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的功能失衡是引发肌张力障 碍的主要环节。
纹状体功能亢进导致了苍白球抑制功能的减低,进而 导致丘脑皮层投射过度兴奋,使得皮层兴奋性增高,致使 运动筹划紊乱和输出增加且不协调,由此影响脊髓和脑干 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使其抑制功能减弱和紊乱,最终引 起肌肉的不自主过度收缩或运动的不协调。
4.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血管性 脑血管病、动静脉畸形、围产期脑血管病
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脑炎、昏睡性脑炎、梅毒、艾滋病、
Creutzfeldt-Jakob病
外伤 颅脑外伤、颈部外伤、产伤
肿瘤 基底节肿瘤
代谢性疾病 核黄疸
脱髓鞘性病变 多发性硬化
结构畸形 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一组由身体骨骼肌 的协同肌和拮抗肌的不协调、间歇性持续收缩造 成的反复不自主运动和异常扭转姿势的症状群。
肌张力障碍大部分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肌 张力障碍,有些则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流行病学】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在所有 运动障碍疾病中仅次于帕金森病。据美国Minnesota 的研究,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约为3.4/10万,局灶型的为 29.5/10万(1988)。来自欧州的资料显示肌张力障 碍的发生率为15.2/10万,其中局灶型的为11.7/10万 (1999)。
张力障碍) 偏身肌张力障碍 全身型肌张力障碍
二.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近年来国外学者参照帕金森综合征的分类将肌张力障碍
分为以下四类
1.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如典型的原发性扭转痉挛、非典型的原发性扭转痉挛、
低语性肌张力障碍
散发性 2. 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 肌张力障碍-肌阵挛综合征、快
菲律宾,节段型或全身型肌张力障碍伴帕金森
综合征
DYT4 未知
未知
AD
低语性肌张力障碍,见于澳大利亚家系
DYT5/ 14q22.1 GTP-环水解酶ⅠAD
DRD 11P15.5
TH
AR
遗传性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有帕金森综合 征表现,昼夜波动,对多巴制剂反应好
DYT6 8p21 - 8q22 未知
AD
遗传方式
AD
AD
AD AD AD
临床类型
成人发病局限型,颈、面或肢体开始, 见于德国家系 发作性非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 (PNKD)/发作性肌张力障性舞蹈 手足徐动症( PDC) 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伴有发作性 共济失调、肌强直 发作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 (PKC)
DYT11 DYT12
7q21 ε-sarcoglycan AD
寰枢(椎)半脱位
中毒 锰、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甲醇等
药源性 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精神病药物、
胃复安、苯丙胺、抗惊厥剂、 麦角制剂、某些钙
离子拮抗剂等
三.按起病年龄分类
1.按年龄段分为三型 1)儿童型:<12岁起病 2)少年型:12~20岁起病 3)成人型:>20岁起病
2.按发病早晚分为两型 1)早发性:发病年龄<26岁 2)晚发性:发病年龄≥26岁
11q23 D2 receptor AD
19q13
未知
AD
DYT13 1p36.13-36.22 未知
AD
肌阵挛性肌张力障碍 (遗传性酒精 反应性肌阵挛) 快速起病的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 征(RDP) 成年早期起病的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伴明显的头颈部或 上肢起病,意大 利家族
源自文库
【病 理】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目前还没有发现肯定的病 理改变。非特异性的病理改变包括壳核、丘脑及 尾状核的小神经元变性消失,基底节的脂质及脂 色素增多等。继发性扭转痉挛的病理改变主要在 新纹状体、苍白球、丘脑和(或)它们的联络纤维。
另一方面,感觉反馈功能的紊乱致使中枢神经系统不 能及时调整运动的异常。
近年来,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 面有了重要的进展。Ozelius等(1991)在9q32-34发现了 第一个原发性肌张力障碍致病基因(命名为DYT1),其 编码蛋白称为扭转蛋白A(TorsinA),是一个功能与热休 克蛋白密切相关的新的ATP-结合蛋白。该基因的3个碱基 对的缺失导致1对谷氨酸残基的缺失,进而影响扭转蛋白 A的功能。此后,通过对其它家系的研究,又逐渐发现了 一些与肌张力障碍相关的致病基因。目前已发现的肌张力 障碍的基因定位见表1。
【肌张力障碍的分型】
三种方法分类: 一.按累及的范围分 局灶型肌张力障碍(累及身体某一部分) (1)眼睑部 眼睑痉挛 (2)口周部 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3)喉部 痉挛性构音障碍 (4)颈部 痉挛性斜颈 (5)前臂或手部 书写痉挛
节段型肌张力障碍(累及邻近数个部位) (1)颅部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2)纵轴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3)臂部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4)下身节段型肌张力障碍 多灶型肌张力障碍(累及不相邻多个部位的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