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天然草场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

天然草场资源概况

田效文廖国藩朱宗元

天然草场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我国天然草场不仅面积大,而且类型多。从全国看,大体上可划成三个草场区:东北西部、内蒙古中东部半湿润半干旱草原区;新疆、甘肃、宁夏、内蒙西部干旱荒漠及山地草原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

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以下简称本区)除内蒙古自治区外,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及大兴安岭地区、吉林省哲里木盟及部分白城地区、辽宁省昭乌达盟、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据统计,天然草场总面积占本区总土地面积的79%,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78.3%。各省(区)天然草场

面积分别占本区天然草场总面积的比例如表1。

对本区草场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利用和建设意见,对于发展畜牧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草场资源的自然条件

本区地形主要为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平原区。内蒙古高原外围的东部有大兴安岭山地隆起,南部有阴山山地横贯,山体均为中低山。在大兴安岭东麓以下,下降为辽河、嫩江平原,在阴山南麓下降为河套和土默特平原。再往南则为黄河三面环抱的鄂尔多斯高原。

气候,冬春季以大陆性极地气流所盛行,寒冷、干燥、多风。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

带来太平洋温暖湿润气流,雨水集中在7、8、 9 三个月。东部的大兴安岭山地、山麓可达500毫米,越向西气候越干旱,最西的阿拉善左、右旗、额济纳旗已到亚洲大陆腹部,降雨只有几十毫米。

与地形和降水密切相关的地表水,在大兴安岭以东、阴山山脉以南,属外流水系,河网较密,水源较丰富。阴山山脉以北的内蒙古高原为内陆水系,河流很少,分布着一些大小不等的盐碱湖泊。同时因地下水受地质构造的影响,高平原上埋藏较深,只有山间、丘间盆地、河谷等局部地区潜水较高(五米以内),水利资源与草场资源配合情况,对草场的利用和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水、热配合的影响下,致使土壤的地带性极为明显,最东部森林草甸下为黑土,森林草原为黑钙土,干草原为栗钙土,荒漠草原为棕钙土,荒漠为灰棕荒漠土。在蒙古高压、西北风的强烈作用下,自西北向东南、地表物质组成大体上可分成砾石戈壁→沙砾

戈壁→沙带→黄土带。

二、草场资源的基本特点

1.饲草丰富、种类繁多、品质良好

本区有野生饲用植物916种,分属3l科312属,其中在草场上起主要作用的饲草有207 种,属36科111属(附表2)。

在这些饲草中,家畜喜食的禾本科和豆科优良牧草种数占饲用植物的1/4和主要饲用植物的1/3,家畜比较喜食和乐食的菊科、百合科、莎草科良好牧草占饲用植物和主要饲用植物的1/5;以家畜较乐食的蔷薇科、十字花科的中等牧草占1/4,而多数家畜不喜食的粗劣饲草只占1/5左右。

禾本科是天然饲草组成中第一大科,它的许多属,如针茅属、羊草属、冰草属、隐子草属,早熟禾属、披碱草属和芨芨草属,都是草原、草甸草场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它们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本区家畜最主要的饲草和刈割用草。

豆科是天然饲草中第三大科,它是天然草场上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一类饲草,对丰富草群成分,提高草场质量,有着显著作用。

菊科是天然饲草中的第二大科。蒿类和与蒿类近似的种类,如亚菊、艾菊极为丰富,

可以饲用的达30种之多。像冷蒿之类的小半灌木蒿类,从其数量和营养价值来看是仅次于禾本科的一类牧草。

质量中低或低劣的饲草以藜科、蒺藜科、柽柳科为代表,共特点是粗糙具刺。或有苦咸、涩味。它们只在西部荒漠中起主导作用,但仍为骆驼、山羊的饲草。

2.草场类型多样,以草原为主体

草场资源的另一个特点是草场类型的多种多样。首先从大的地带上,从东向西可以划分成五个草场自然带:①森林草甸带。②森林草原带。⑧干草原带。④荒漠草原(半荒漠) 带。⑤荒漠带。而在带的下面又可划成十大类和五十个草场类型组,一百六十多个类型(见表3)。

从草场类型构成来看,草原是主体,包括六十多个类型,占草场总面积的48.1%。广泛分布了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中东部。其次是荒漠草场,类型有三十多个,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北部三旗,占24.8%。荒漠草原草场分布于上述两者之间,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东部,有三十多个类型,占13.1%。草甸草场分布于东部山地及平原上的河谷、湖盆低地,类型有三十多个,占14.0%。

3.草场资源的地区性差异明显

草场在不同的自然因素影响下,从草群组成、草层高度、盖度和生产力,到饲草的化学营养组成都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与自然条件成带规律一致的。其变化情况见表4和表5。

从表中清楚地看出,本区各草场带中,草场资源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东部森林草原,产量高、质量中等,以无氮物质的杂类草饲草为主。西部荒漠,产量低、质量粗劣,且以含灰分的盐生灌木、半灌木饲草为主。中部的草原和荒漠草原,则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禾本科饲草居主导地位,其中干草原带尤为突出,且灰分含量没有明显的增加。从水草配合情况看东部地区草多、水多、水浅。西部地区草少、水少、埋藏深。与此相适应的,东部地区具有极其丰富的天然割草场,向西逐渐减少,到西部荒漠区则缺乏割草场。

根据家畜适宜性与草场营养化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一头蒙古牛,一个泌乳期的产乳量,在森林草原地区为850公斤,干草原为650公斤,荒漠草原为500公斤。这充分说明,牛适宜于含碳较高的草场。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对羊毛的形成有一定的意义,据研究,牧草中粗蛋白的含量在5.8%便可满足产毛绵羊的要求。在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带,花果期蛋白可达13.6—14.78%,冬季仍可保持在2—3%,故适宜于发展养羊业。西部含灰分(盐分)较多的灌木、半灌木饲草,适宜于饲养骆驼和山羊,因为这类牲畜具有耐灰分的消化生理,这与牛马是不同的。例如在荒漠区的骆驼,无论体型上和产绒上均较草原区大的多(约大10%以上)。由于草场资源的地区差异,导致畜种分布上的规律性,东部多牛、马,西部多骆驼,中部草原区以羊为主。详见表6。

4.草场生产力不稳定

草场生产力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年度变化和季节变化上。本区由于受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影响,干旱年分与湿润年分常交替出现,而且旱年多于丰年。在森林草原地带,草场生产力丰欠年产草幅度的变化在一倍以内,以平年为100%,则丰年不超过130%,欠年不低于85%,干草原带丰欠年比为2∶1,以平年为100%,则丰年为150%,欠年为70%;荒

漠草原则为4∶l,欠年只有丰年产量的1/4,是本区产草量波动最大的地带;荒漠因灌

木饲草起主导作用,稍加稳定,但仍在两倍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