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过程的眼动研究_范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6038( 2007) 04- 0035- 06
1. 引言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而通过眼动分析法, 可较深入地考 察阅读过程的认知特点, 准 确把握 语言理 解的即 时( onOlin e) 认知过 程。以眼动为指标考察阅读过 程, 是心 理语言学 和阅读心 理学研究 的一个重要领域。阅读活动中 认知加工 与眼动行 为关系的 研究, 可 以追溯到 19 世纪, 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眼动的 基本参数和基 本特征上。上世纪 70 年代以 后, 眼动记 录技术的 发展, 尤其 是计算 机技术的使用, 使阅读过程 的研究进 入了一个 新阶段。心 理学家开 始重视眼动与知觉、认知之间的关系, 开始利用眼动参数来描写认知 加工的过程。随着阅读眼动研究的发展, 更新的眼动技术, 如眼动随 动显示( eye movement cont ingent display) 技术, 得到应用。 在更新的 眼动技术基础上, 研究者们进一步扩大了阅读研究的范围, 不再受眼 动基本参数的局限, 开始研究旁视野区域的信息, 以进一步了解阅读 者会从旁视野区域获取何种信息及其对中央窝区域注视词的注视时 间产生何种影响。与传统方法相比, 眼动法最大的优点是, 它极大限 度地使读者的自然阅读过程顺 畅进行而 不受干扰, 从而保 证了研究 结果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ecological validit y) 。眼动数 据可以告诉我 们眼睛正在注视的内容, 并 进而推测 大脑正在 加工的内 容。研究者 可以通过分析所获得的眼动数据, 深入了解阅读过程, 解决阅读过程 的若干理论问题。勿庸置疑, 以眼动研 究为切入 点来研究 阅读规律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 国外十分 注重用眼 动分析法 来研究阅 读过程。国内也有了一些对学习者中文阅读过程认知特点的眼动研 究, 但关于第二语言阅读过程 的眼动特 征研究, 应 该说, 还 基本上属 于空白。本文对近期西方关于 阅读的眼 动研究进 行了回顾, 主要阐 述阅读过程的眼动模式、阅读中的眼动与知觉加工、阅读中的眼动控 制以及主要的眼动控制模型。我们对这些方面的眼动研究进行了总
#36 #
时间。平均眼跳距离为 8- 9 个 字符( 相当于两 度视角) 。 在眼跳过 程中眼的敏感度会降低, 这种现象被 称为眼跳抑制 ( saccadic suppression) 。阅读者在这个过程中之 所以不能 获取信息, 是因为 眼跳导致 呈现在眼前的信息 只是 一闪而 过。眼跳 时间 受到 眼跳距 离的 影响 ( R ayner, 1998) 。眼跳的距离越远, 所用时间就越长。
2007 年第 4 期 总第2 17 期
外 语与 外 语教 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 4 Serial l 217
阅读理解过程的眼动研究
范 琳1 刘振前2
( 1. 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 山东青岛 266071; 2. 山东大学外语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 眼动能够反应阅读活动中即时认 知加工过程, 通 过对眼 动的实 时测量, 可以 获得读 者在相 对比较自 然的阅 读条 件下, 对文章信息加工的眼动数据,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阅读过 程的内部 认知机制。本 文对国 外近几 十年来眼 动阅读 研究 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以期为国内学 者进行此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结和评价, 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另外, 还对 我国眼动 研究( 主 要是 中文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研究) 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并对第二 语言学 习者阅读过程眼动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国外关于阅读 的眼动 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希望 这能够为 还没有进行眼动基础问题研究的汉语为母语的第二语言阅 读研究提 供一定借鉴。
2. 4 回扫 回视与回扫的相 似之 处在于, 它们 都是 一种 从右 到左的 眼动。 但读者从一行的结 尾到下 一行的 开头虽 然也 是一 种从右 到左 的眼 动, 却又有别于回视。为了与回视区别开来, 把这种自然换行时的眼 动运动过程称为回扫。如图 3 中从 E 到 F 的眼动。
图 3 回扫示意图
作者简介: 范琳( 1965- ) ,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 学和语言教学研 究; 刘振前 ( 1964- ) , 教 授, 博士, 博 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心理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收稿日期: 2006- 12- 01
第4期
范 琳 刘振前 阅读理解过程的眼动 研究
信息可用于精细地分析各种不同 的眼动模 式, 进而 揭示各种 不同的 信息加工过程和加工模式。
3. 阅读中的眼动与知觉加工 3. 1 阅读过程中的知觉广度及其眼动技术 知觉广度 ( percept ion span) 是注视 点周围可 以获得 有用信 息的 区域, 一般来讲分为左注视广 度和右注 视广度。用 眼动数据 对阅读 过程进行较精确推测时, 了解知 觉广度范 围的大小 和从知觉 广度中 提取的信息类型是很重要的。近 20 多年来, 心理学家常采 用移动窗 口( moving window) 、中央窝遮蔽 ( foveal mask ) 和边 缘范式 ( boundary paradigms) 三种眼动随动技术。 在移动窗口范式中, 通过不断变换呈现窗口的大小, 可 以精确测 量被试知觉广度的大小。其基 本原理是, 当发现窗 口小于知 觉广度 时, 阅读速度减慢。窗口中的内容在实验中是正常呈现的, 而窗口外 的内容则被屏蔽掉, 可以在窗 口外呈现 随机字母 或者是 X。中 央窝 遮蔽与移动窗口技术很相似, 区别在于读者注视时, 注视点 周围的内 容或者是窗口 内部 的内 容被 屏 蔽掉, 而窗 口外 的信 息是 正 常呈 现 ( Rayn er, 1998) 。在边缘范式中, 首先要在 文章中确定某个 单词所在 的位置, 即关键词位置 ( crit ical w ord locat ion ) , 再 设定一 个边界 位置 ( boundary locat ion) 。当读者眼跳超 过了这个 人为制定 的, 而且 是看 不见的边界 位置时, 目标词 将会呈现, 取代 之前的刺激, 以 确定被试 能够从旁视野中获得何种信息。( R ayner & Sereno, 1994) 利用这些技术研究者发现读 者单次注 视的知觉 广度是有 限的。 研究发现, 阅读英文时, 读者从当前注视点得到信息的范围 是从注视 点左边 3- 4 个字母到注视点右边 14- 15 个字母的位置 之间。识别 单词的信息局限在注视点右边 5- 7 个字母的范围中, 所以 这个范围 被称作识别范围。这表明知觉 广度范围 在注视点 两侧是不 对称的。 研究者还发现, 不同的文字系统 会影响知 觉广度的 不对称性 及其大 小。与拼音文字的读者相比, 阅 读中文和 日文的读 者的知觉 广度范 围较小( Rayner & Sereno, 1994 ) 。对日语 的研究发 现其知觉 广度为 13 个字的长度( Binder et al. , 1999) 。从注视 点左侧 7 个字到右 侧 6 个字的长度。对于汉语读者来 说, 其知觉 广度是从 注视点左 侧 1 个 字到右侧 3 个字的长度( Binder et al. , 1999) 。在从 左到右书 写的文 字中 ( 如英文) , 注视点 右边的知 觉广度 范围较 大, 而在 从右到 左书 写的文字中 ( 如希伯来 文) , 注视 点左边 的知觉 广度范 围较大, 说明 知觉广度的不对称性还受到阅读主导方向的影响( Rayner & Sereno, 1994) 。阅读过程中, 知觉广度的 范围局限 在单行内, 也就是说 注视 点无法提取到下一行文字中的信息。( R ayner & Sereno, 1994) 除文字系统本身和阅读主导 方向对知 觉广度有 影响外, 知 觉广 度的大小还受其他许多因素( 如 文章难度、技巧) 的影响。文 章难度 大, 知觉广度的范围就变小, 尤其是注视点内容的难度会影 响读者对 旁视野信息的提取。另外, 不熟练的读者能够知觉 到注视点 右侧 12 个字母的长度。由此可以看出, 知觉广度本身不是一个确 定的值, 这 也是后面提及的加工模型不能解决的 问题之一。( Henderson et al. , 1990) 3. 2 从知觉广度中获得的信息 读者从 知 觉广 度 范 围 中 获 得 阅 读 过 程 所 需 要 的 多 种 信 息。 Rayn er( 1978) 将落在视网 膜上的一 行文 字分为 三个区 域: 中央 窝视 觉区( foveal region) 、副 中央窝 视觉区 ( paraf oveal region) 和边缘 视觉
关键词: 阅读; 眼动; 认知加工; 知觉广度 Abstract: Eye movement behavior in reading can ref lect onOline cognit ive process. Through t he onOline measure of eye movement , data of t he reader. s eye movem ent in processing in format ion in t he text under relat ively nat ural reading condit ion can be obt ained, and t hus help to reveal t he int ernal cognit ive mechanisms in reading. The present paper is a review of t he research of eye movement in reading during t he last several decades, and it is hoped t hat this can off er insight s f or researchers in China in t his area. Key Words: reading; eye movement ; cognit ive process; percept ion span
上述几种眼动方式经常交错在一起, 目的均在于选择信息、将要 注意的刺激物成像于中央 窝区域, 以 形成清晰 的图像。收 集到的眼 动数据成为研究者分析阅读中实时认知加工的指标。研究者采用基 于单词的测量指标, 即将眼动数据作为即时指标来分析时, 常用的眼 动分析指标有: 对目标词的单一 注视( single f ixat ion ) 时间、单词的第 一次注视时间( f irst fixat ion durat ion ) 、凝视时间( gaze durat ion) 、总注 视时间( t ot al time on a word) 。其中多数研究者认为凝视时间是将眼 动作为即时指标来分析阅读 实时认知 加工时最 好的一种 测量指标。 此外, 研究者还可提取各种不同眼动模式的次数, 主要是在不同视景 位置或位置间的注视次数、眼跳次数、回视次数等。这些时间和位置
图 1 眼跳示意图
2. 3 回视 回视是指读者从右边到左 边, 在注视 新单词后 再返回注 视之前 己经注视过内容的眼动过程。如图 2 所示。
图 2 回视示意图
研究表明, 注视某个单词后需要回视时, 这个单词的注视时间往 往长于那些不需要回视的单词( Rayner et al. , 2003) 。 熟练的读者回 视约占阅 读时间 的 10% ~ 20% 。 Frazier 和 Rayner( 1982) 提出 了三 种回视模式: 1) 前进式回视, 即注视点回到句子的开始再重新读一遍 句子; 2) 后退式回视, 即对刚才读 过的内容 从右到左 逐字阅读; 3) 选 择式回视, 即通过眼跳回到 被错误理 解的句子 成分上。从 信息加工 的角度讲, 这三种策略中效率最高的是选择式回视, 只要有针对性地 重新阅读那些理解错误的句子成分就可以了。回视有助于读者对文 章进行深度加工。回视的原因, 可能是 读者在当 前注视的 单词上出 了问题, 也可能是读 者不理 解文章 ( Rayner, 1998) 。另 外, 当 句子中 有 / 回指照应0 ( anaphoric ref erence) , 即用一 个语法 的代用 词指 代前 面一个词或一组词时, 也容易出现回视。
2. 阅读过程的眼动模式 眼动可以反映视觉信息的选 择模式, 对 揭示认知 加工的心 理机 制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阅读 研究的过 程中, 心理 学家们找 到了不 同的眼动参数来反映即时的认知加工。阅读过程中的主要 眼动模式 有: 注视( f ixation) 、眼跳( saccade) 、回 视( regressive eye movement ) 、回 扫 ( return sw eep) 。 2. 1 注视 注视是指将中央窝对准某一 物体的时 间超过 100 毫秒, 在 此期 间, 被注视的物体得到充分的加工, 在中央窝形成清晰的 图像。阅读 中, 读者主要是在注视期间获得信息的。对熟练的读者来 讲, 平均每 次注视时间为 200~ 250 毫秒( Rayner, 1978) 。但是, 个体差 异较大。 不仅如此, 同一读者, 在不 同时间或者阅读 不同的文本时, 注视持续 时间都有很大差异。就某一阅 读者而言, 阅读一段 文章时其 注视持 续时间在 100~ 500 毫秒之间( Rayner, 1978) 。读者通常对 功能词的 注视时间比形容词短。影响注 视时间的 因素包括 词频、词的 长度以 及词的可预测性等。( Rayner, 1998; 参见 Tow nsend & Bever, 2001) 2. 2 眼跳 眼跳是指人们在阅读时眼睛持续的运动( 见 图 1) 。它是 一种快 速的眼运动, 其速度一般为每秒 500 度。眼跳一旦开始, 就 不能改变 运动方向, 直到这次眼跳结束为止。眼跳在阅读中占去 10% 的阅读
1. 引言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而通过眼动分析法, 可较深入地考 察阅读过程的认知特点, 准 确把握 语言理 解的即 时( onOlin e) 认知过 程。以眼动为指标考察阅读过 程, 是心 理语言学 和阅读心 理学研究 的一个重要领域。阅读活动中 认知加工 与眼动行 为关系的 研究, 可 以追溯到 19 世纪, 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眼动的 基本参数和基 本特征上。上世纪 70 年代以 后, 眼动记 录技术的 发展, 尤其 是计算 机技术的使用, 使阅读过程 的研究进 入了一个 新阶段。心 理学家开 始重视眼动与知觉、认知之间的关系, 开始利用眼动参数来描写认知 加工的过程。随着阅读眼动研究的发展, 更新的眼动技术, 如眼动随 动显示( eye movement cont ingent display) 技术, 得到应用。 在更新的 眼动技术基础上, 研究者们进一步扩大了阅读研究的范围, 不再受眼 动基本参数的局限, 开始研究旁视野区域的信息, 以进一步了解阅读 者会从旁视野区域获取何种信息及其对中央窝区域注视词的注视时 间产生何种影响。与传统方法相比, 眼动法最大的优点是, 它极大限 度地使读者的自然阅读过程顺 畅进行而 不受干扰, 从而保 证了研究 结果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ecological validit y) 。眼动数 据可以告诉我 们眼睛正在注视的内容, 并 进而推测 大脑正在 加工的内 容。研究者 可以通过分析所获得的眼动数据, 深入了解阅读过程, 解决阅读过程 的若干理论问题。勿庸置疑, 以眼动研 究为切入 点来研究 阅读规律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 国外十分 注重用眼 动分析法 来研究阅 读过程。国内也有了一些对学习者中文阅读过程认知特点的眼动研 究, 但关于第二语言阅读过程 的眼动特 征研究, 应 该说, 还 基本上属 于空白。本文对近期西方关于 阅读的眼 动研究进 行了回顾, 主要阐 述阅读过程的眼动模式、阅读中的眼动与知觉加工、阅读中的眼动控 制以及主要的眼动控制模型。我们对这些方面的眼动研究进行了总
#36 #
时间。平均眼跳距离为 8- 9 个 字符( 相当于两 度视角) 。 在眼跳过 程中眼的敏感度会降低, 这种现象被 称为眼跳抑制 ( saccadic suppression) 。阅读者在这个过程中之 所以不能 获取信息, 是因为 眼跳导致 呈现在眼前的信息 只是 一闪而 过。眼跳 时间 受到 眼跳距 离的 影响 ( R ayner, 1998) 。眼跳的距离越远, 所用时间就越长。
2007 年第 4 期 总第2 17 期
外 语与 外 语教 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 4 Serial l 217
阅读理解过程的眼动研究
范 琳1 刘振前2
( 1. 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 山东青岛 266071; 2. 山东大学外语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 眼动能够反应阅读活动中即时认 知加工过程, 通 过对眼 动的实 时测量, 可以 获得读 者在相 对比较自 然的阅 读条 件下, 对文章信息加工的眼动数据,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阅读过 程的内部 认知机制。本 文对国 外近几 十年来眼 动阅读 研究 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以期为国内学 者进行此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结和评价, 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另外, 还对 我国眼动 研究( 主 要是 中文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研究) 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并对第二 语言学 习者阅读过程眼动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国外关于阅读 的眼动 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希望 这能够为 还没有进行眼动基础问题研究的汉语为母语的第二语言阅 读研究提 供一定借鉴。
2. 4 回扫 回视与回扫的相 似之 处在于, 它们 都是 一种 从右 到左的 眼动。 但读者从一行的结 尾到下 一行的 开头虽 然也 是一 种从右 到左 的眼 动, 却又有别于回视。为了与回视区别开来, 把这种自然换行时的眼 动运动过程称为回扫。如图 3 中从 E 到 F 的眼动。
图 3 回扫示意图
作者简介: 范琳( 1965- ) ,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 学和语言教学研 究; 刘振前 ( 1964- ) , 教 授, 博士, 博 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心理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收稿日期: 2006- 12- 01
第4期
范 琳 刘振前 阅读理解过程的眼动 研究
信息可用于精细地分析各种不同 的眼动模 式, 进而 揭示各种 不同的 信息加工过程和加工模式。
3. 阅读中的眼动与知觉加工 3. 1 阅读过程中的知觉广度及其眼动技术 知觉广度 ( percept ion span) 是注视 点周围可 以获得 有用信 息的 区域, 一般来讲分为左注视广 度和右注 视广度。用 眼动数据 对阅读 过程进行较精确推测时, 了解知 觉广度范 围的大小 和从知觉 广度中 提取的信息类型是很重要的。近 20 多年来, 心理学家常采 用移动窗 口( moving window) 、中央窝遮蔽 ( foveal mask ) 和边 缘范式 ( boundary paradigms) 三种眼动随动技术。 在移动窗口范式中, 通过不断变换呈现窗口的大小, 可 以精确测 量被试知觉广度的大小。其基 本原理是, 当发现窗 口小于知 觉广度 时, 阅读速度减慢。窗口中的内容在实验中是正常呈现的, 而窗口外 的内容则被屏蔽掉, 可以在窗 口外呈现 随机字母 或者是 X。中 央窝 遮蔽与移动窗口技术很相似, 区别在于读者注视时, 注视点 周围的内 容或者是窗口 内部 的内 容被 屏 蔽掉, 而窗 口外 的信 息是 正 常呈 现 ( Rayn er, 1998) 。在边缘范式中, 首先要在 文章中确定某个 单词所在 的位置, 即关键词位置 ( crit ical w ord locat ion ) , 再 设定一 个边界 位置 ( boundary locat ion) 。当读者眼跳超 过了这个 人为制定 的, 而且 是看 不见的边界 位置时, 目标词 将会呈现, 取代 之前的刺激, 以 确定被试 能够从旁视野中获得何种信息。( R ayner & Sereno, 1994) 利用这些技术研究者发现读 者单次注 视的知觉 广度是有 限的。 研究发现, 阅读英文时, 读者从当前注视点得到信息的范围 是从注视 点左边 3- 4 个字母到注视点右边 14- 15 个字母的位置 之间。识别 单词的信息局限在注视点右边 5- 7 个字母的范围中, 所以 这个范围 被称作识别范围。这表明知觉 广度范围 在注视点 两侧是不 对称的。 研究者还发现, 不同的文字系统 会影响知 觉广度的 不对称性 及其大 小。与拼音文字的读者相比, 阅 读中文和 日文的读 者的知觉 广度范 围较小( Rayner & Sereno, 1994 ) 。对日语 的研究发 现其知觉 广度为 13 个字的长度( Binder et al. , 1999) 。从注视 点左侧 7 个字到右 侧 6 个字的长度。对于汉语读者来 说, 其知觉 广度是从 注视点左 侧 1 个 字到右侧 3 个字的长度( Binder et al. , 1999) 。在从 左到右书 写的文 字中 ( 如英文) , 注视点 右边的知 觉广度 范围较 大, 而在 从右到 左书 写的文字中 ( 如希伯来 文) , 注视 点左边 的知觉 广度范 围较大, 说明 知觉广度的不对称性还受到阅读主导方向的影响( Rayner & Sereno, 1994) 。阅读过程中, 知觉广度的 范围局限 在单行内, 也就是说 注视 点无法提取到下一行文字中的信息。( R ayner & Sereno, 1994) 除文字系统本身和阅读主导 方向对知 觉广度有 影响外, 知 觉广 度的大小还受其他许多因素( 如 文章难度、技巧) 的影响。文 章难度 大, 知觉广度的范围就变小, 尤其是注视点内容的难度会影 响读者对 旁视野信息的提取。另外, 不熟练的读者能够知觉 到注视点 右侧 12 个字母的长度。由此可以看出, 知觉广度本身不是一个确 定的值, 这 也是后面提及的加工模型不能解决的 问题之一。( Henderson et al. , 1990) 3. 2 从知觉广度中获得的信息 读者从 知 觉广 度 范 围 中 获 得 阅 读 过 程 所 需 要 的 多 种 信 息。 Rayn er( 1978) 将落在视网 膜上的一 行文 字分为 三个区 域: 中央 窝视 觉区( foveal region) 、副 中央窝 视觉区 ( paraf oveal region) 和边缘 视觉
关键词: 阅读; 眼动; 认知加工; 知觉广度 Abstract: Eye movement behavior in reading can ref lect onOline cognit ive process. Through t he onOline measure of eye movement , data of t he reader. s eye movem ent in processing in format ion in t he text under relat ively nat ural reading condit ion can be obt ained, and t hus help to reveal t he int ernal cognit ive mechanisms in reading. The present paper is a review of t he research of eye movement in reading during t he last several decades, and it is hoped t hat this can off er insight s f or researchers in China in t his area. Key Words: reading; eye movement ; cognit ive process; percept ion span
上述几种眼动方式经常交错在一起, 目的均在于选择信息、将要 注意的刺激物成像于中央 窝区域, 以 形成清晰 的图像。收 集到的眼 动数据成为研究者分析阅读中实时认知加工的指标。研究者采用基 于单词的测量指标, 即将眼动数据作为即时指标来分析时, 常用的眼 动分析指标有: 对目标词的单一 注视( single f ixat ion ) 时间、单词的第 一次注视时间( f irst fixat ion durat ion ) 、凝视时间( gaze durat ion) 、总注 视时间( t ot al time on a word) 。其中多数研究者认为凝视时间是将眼 动作为即时指标来分析阅读 实时认知 加工时最 好的一种 测量指标。 此外, 研究者还可提取各种不同眼动模式的次数, 主要是在不同视景 位置或位置间的注视次数、眼跳次数、回视次数等。这些时间和位置
图 1 眼跳示意图
2. 3 回视 回视是指读者从右边到左 边, 在注视 新单词后 再返回注 视之前 己经注视过内容的眼动过程。如图 2 所示。
图 2 回视示意图
研究表明, 注视某个单词后需要回视时, 这个单词的注视时间往 往长于那些不需要回视的单词( Rayner et al. , 2003) 。 熟练的读者回 视约占阅 读时间 的 10% ~ 20% 。 Frazier 和 Rayner( 1982) 提出 了三 种回视模式: 1) 前进式回视, 即注视点回到句子的开始再重新读一遍 句子; 2) 后退式回视, 即对刚才读 过的内容 从右到左 逐字阅读; 3) 选 择式回视, 即通过眼跳回到 被错误理 解的句子 成分上。从 信息加工 的角度讲, 这三种策略中效率最高的是选择式回视, 只要有针对性地 重新阅读那些理解错误的句子成分就可以了。回视有助于读者对文 章进行深度加工。回视的原因, 可能是 读者在当 前注视的 单词上出 了问题, 也可能是读 者不理 解文章 ( Rayner, 1998) 。另 外, 当 句子中 有 / 回指照应0 ( anaphoric ref erence) , 即用一 个语法 的代用 词指 代前 面一个词或一组词时, 也容易出现回视。
2. 阅读过程的眼动模式 眼动可以反映视觉信息的选 择模式, 对 揭示认知 加工的心 理机 制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阅读 研究的过 程中, 心理 学家们找 到了不 同的眼动参数来反映即时的认知加工。阅读过程中的主要 眼动模式 有: 注视( f ixation) 、眼跳( saccade) 、回 视( regressive eye movement ) 、回 扫 ( return sw eep) 。 2. 1 注视 注视是指将中央窝对准某一 物体的时 间超过 100 毫秒, 在 此期 间, 被注视的物体得到充分的加工, 在中央窝形成清晰的 图像。阅读 中, 读者主要是在注视期间获得信息的。对熟练的读者来 讲, 平均每 次注视时间为 200~ 250 毫秒( Rayner, 1978) 。但是, 个体差 异较大。 不仅如此, 同一读者, 在不 同时间或者阅读 不同的文本时, 注视持续 时间都有很大差异。就某一阅 读者而言, 阅读一段 文章时其 注视持 续时间在 100~ 500 毫秒之间( Rayner, 1978) 。读者通常对 功能词的 注视时间比形容词短。影响注 视时间的 因素包括 词频、词的 长度以 及词的可预测性等。( Rayner, 1998; 参见 Tow nsend & Bever, 2001) 2. 2 眼跳 眼跳是指人们在阅读时眼睛持续的运动( 见 图 1) 。它是 一种快 速的眼运动, 其速度一般为每秒 500 度。眼跳一旦开始, 就 不能改变 运动方向, 直到这次眼跳结束为止。眼跳在阅读中占去 10% 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