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Max(Y)
定义:
=0.12X1+0.08X2
利润目标
X1+X2 ≤5000万美元 总资产负债约束
X2≥0.25X1
流动性约束条件
X1≥0与X2≥0
非负约束条件
下面以直观的几何图示来表示,见下图所示:
目标函数表示了各种盈利性资产对银行总盈利 的贡献。图中,目标函数表现为一条常数利润 线,给定Z函数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产生同样收 益的贷款和短期证券的不同组合点。
思想 了解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现状和发展 掌握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彼得S.罗斯,刘园等译,《商业银行管理》,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戴国强主编,《商业银行经营学》,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9。
3. 戴相龙、吴念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 融出版社,1998。
第一个约束条件X1+X2 5000万美元,表明 银行的贷款与短期证券的组合受资金来源总量 的制约,可行的资产选择必须在AB线及其下。
第二个约束条件X2 0.25X1表明,用来作为 二级储备的短期证券必须等于或大于总贷款的 25%,以符合流动性标准,因此可行的资产 组合应在OD线及其上。
第三个约束条件 X1 0与X2 0表明,贷款和 短期证券不可能为负数。三角形AOE区域表示 满足三个约束条件的所有组合点。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的中介理论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分析技术 第四节 久期模型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案例2:利率敏感性分析技术在商业银行
的应用
学习目标
了解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掌握 资产管理的三种主要方法
了解银行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掌握负债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 了解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主要
假设某银行有5000万美元的资金来源,这些资金可用
作贷款(X1)和证券收益率为8%,存款成本忽略
不计。再假设银行管理短期资产的流动性标准为投资
资产的25%,即短期证券与总贷款的比例至少为 25%。用线性规划法,求解银行的最佳资产组合。
解:首先确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第一节 资产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1、商业性贷款理论 主要观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来自于资产的短期
性和自偿性,所以商业银行只应将资产用于 短期贷款。 该理论的局限性:流动性并不来自于资产的短期 性;在经济衰退期,贷款偿还发生困难,不 具备自偿性;该理论没有考虑到银行存款的 相对稳定性。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为了确定最佳资产组合,通过反复验证,利润函 数Z向右上方移动代表更高的总利润水平。只有 在E点,所选择的贷款和二级储备金组合在同时 满足了三个约束条件,才能使银行利润最大化, 这个点被称为最佳资产组合点。在这一点上,银 行资金管理者在短期证券上投资1000万美元, 贷款4000万美元,目标函数Z*代表总的收益 560万美元。
资金分配法示意图
活期存款 储蓄存款 定期存款 借款 资本性债券 股本
一级准备
二级准备
贷款
长期证券 固定资产
3、线性规划方法
银行将多种变量的数学方法引入银行资金 配置决策中,寻求最优方案。
(1)建立模型目标函数 (2)选择模型中的变量 (3)确定约束条件 (4)求出线性规划模型的解
线性规划法例题
一、负债管理理论介绍 二、负债管理的方法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负债管理理论(The 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 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理论主张商业银行资产应该 按照既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负债方项目, 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负债,或者"购买"资金来支持资产 规模扩张,实现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
以上假定的是银行在一组约束条件下单独使用一 个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而实际中的情况要复杂 得多,银行往往要求实现多重目标最优。因此,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的资产管理方法要求银行拥有 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该方法只在一些大银行中获 得成功,而一些小银行因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其 运用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二、 负债管理理论
现了主动负债形式。 使用CDS、金融债券、银行间拆借、再贷款等主动
负债方式来保持流动性。 (三)销售理论:不再强调资金服务和负债的资金
二、资产管理方法
1、资金总库法
资金总库法示意图
资金总库
the Pool of Fund
2、资金分配方法
主要内容:商业银行把现有的资金分配到 各类资产上,应使各种资金来源的流通速 度或周转率与相应的资产期限相适应。即, 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保持高度的对 称关系,所以也称期限对称方法。
资金分配法示意图
2、资产可转换理论 主要观点:银行能否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
资产的变现能力。 局限性:片面强调资产的转换能力而忽视了证券
和资产的质量;为信用膨胀提供了条件;当 市场运行出现问题时,资产的可转换性会大 大降低。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3、预期收入理论 主要观点:该理论认为流动的保障归根结底来
源于客户的预期收入。为银行发放中长期贷 款提供了理论基础。 局限性:预期收入的主观性和可预测性是不能 确定的,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 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 。
4. 庄毓敏主编,《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9。
5. 俞乔、邢晓林、曲和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 黄亚钧、吴富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0。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资产管理方法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激烈竞争 金融管制 金融创新 存款保险制度是商业银行按存款额的大小和一定的保险费
率缴纳保险费给存款保险机构,当投保银行经营破产或发生 支付困难时,存款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
一、负债管理理论介绍
(一)存款理论 较为保守,认为存款对于银行很重要。 (二)购买理论 :主动创造负债来提供流动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