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否认预言历史事件的可能性。

二、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

(二)改良主义的“逐步的社会工程” 认为“乌托邦主义”与历史决定论有天然的联系。“前 者力图预言未来社会,而后者力图实现前者的预言”。 “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乌托邦主义:历史决定论的乌托 邦主义。”并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种乌托邦的社 会工程。 提倡“逐步的社会工程”。 “逐步的社会工程” 即“社 会进行逐步的、切实可行的改造”。“它是试错法在社 会科学中的应用,就象在自然科学中一样它是行之有效 的。”


(四)证伪主义的真理观

3.“逼真性”与“逼真度” 不同理论具有不同的逼真度。理论愈进步,逼真度就愈 高.最大逼真度“仅仅是一个遥远而不可能达到的理想”。 因为首先理论是猜测自然,而不是反映自然,它不可能 绝对地正确。其次世界是无限的,科学的发展也是没有 终极的。 批判了真理论中的相对主义与绝主义。他认为相对主义 否认客观真理,绝对主义妄图穷绝真理,都是错误的。 波普尔的真理论中具有许多合理因素,但又充满着矛盾 混乱。


认为其“逐步的社会工程”比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社 会工程优越,其实质是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 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
二、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

(三)“资本主义的本性已经改变” 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封闭 社会”,而他的”逐步社会工程“力图实现的是“开放 社会”。断言西方世界正走向开放社会,它的罪恶的本 性已经改变了。 首先,断言资本主义的剥削已不复存在。

(1)理论表述的内容愈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高。 命题A:所有天体的运行轨道是封闭圈的。 命题B:所有行星的运行轨道是封闭圈的。 (2)理论表述的内容愈精确,它的可证伪度就愈高。

命题A:所有天体的运行轨道是封闭圈的。
命题C:所有天体的运行轨道是椭圆的。
(三)“知识的增长”理论
1.“可证伪度” 认为任何理论都是可证伪的,都具有“可证伪性”。但 每一个理论的 “可证伪度”是不一样的。


(1)理论表述的内容愈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高;
(2)理论表述的内容愈精确,它的可证伪度就愈高。 “理论的普遍性和精确性程度随其可证伪度的增加而增 加,因此我们可把一个理论的严格性程度与它的可证伪 度等同起来。”

(四)证伪主义的真理观

虽然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寻求真理,对真理的看法是有 变化的,前后不一致。 1.什么是真理


1935年以前,总是避而不答真理问题;1935年,在接受 了塔尔斯基的真理的定义后,他同意塔尔斯基的“真理 符合论”,认为真理就是“与事实相符合”。但塔尔斯 基的真理论只限用语义学范围,他却把它推广到认识论 领域。

(一)反归纳主义与经验证伪原则

2.经验证伪原则 A.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不可能被经验证实, 而只能被经验证伪。

B.波普尔认为,经验虽不能通过证实个别命题而证实科 学的普遍性理论,但却能通过证伪个别命题而证伪科学 的普遍性理论。
(二)“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1、“理论先于观察”。其理由是: 首先,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这种目的性和 选择性是由科学家的理论、兴趣和期望等决定的。 其次,在观察中必须有理解,无理解的观察只是熟视无 睹,而理解必须在一定的理论、观点的指导下进行。
(一)反归纳主义与经验证伪原则

1.反归纳主义 认为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过去,不能告知人们未来。反 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归纳具有或然性的见解;

理由是(1)过去重复不能保证今后必然重复,也许今后 不再重复;
(2)从数学观点看,无论过去的重复数有多大,只是一 个有限数,而未来是无限的,一个有限数与无限数之比, 其所得概率只能是零。总之认为,归纳法不是科学的方 法,它既不能给人们以未来的必然性知识,也不能给人 们以未来的或然性知识。

3.“确证”与“证实”

A.“证实”与“确证”是两个在性质不同的概念。 B. “证实” 就是在内容方面证明理论是真理,在时间方 面证明它永远正确,不再被证伪了。 “确证” 则不同, 它并不证明理论是真理,也不证明永远正确,而只是证 明它暂时经受了经验的检验。一个理论,今天被“确证” 了,明天却可能被证伪,而且今后总有一天要被证伪。 C.因为任何理论都是逃不脱最终被证伪的厄运。所以任 何理论都是不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暂时地“确 证”的。

二、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

(二)“三个世界”的理论 “世界1”:物理世界,即客观物质世界一切物质客体及 其现象。如物质及其能量,一切生物有机体,包括人体 及其脑等等; “世界2”就是主观意识,包括各种心理活动以及认识活 动等等。


“世界3”或“客观知识世界”,是指一切体现于客观物 体中的精神内容或知识内容。如体现于语言、文学、艺 术、神话故事、书本中的问题、猜测(理论),以致技 术装备、图书、工具、仪器、房屋建筑等之上的精神内 容或知识内容。
由于坚持真理是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他承认客观真理。 他认为,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和愿望而转移 的。

(四)证伪主义的真理观

2.“不能认识真理,只能探索真理” 不同意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科学能认识客观真理。 “真理……我们也许永远不能得到它,也许即使得到了 它,也不知道。”因为“它是在我们可及的范围以外 的。”“它隐藏得很深,我们不能探入其深处”。 认为科学虽不能认识真理,却能够“探索真理”。对于 客观世界,人们虽不能反映它但却能猜测它,即根据问 题对它作出探索性的猜测。
二、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

社会改良主义是与其证伪主义一脉相承,是证伪主义在 社会学说中的应用。 (一)反历史决定论



首先,历史没有规律,历史不能预言。
1.自然现象有重复性;社会历史现象没有重复性(历史 不能重复)。

2.自然是简单的、非人为的现象;社会是复杂的,人为 的现象,人们可根据各自的自由意志任意创造历史。
(二)“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3.理论出于“灵感” 认为理论来之于科学家的灵感, 即对问题作出的普遍性的猜测。

4.“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理论仅仅是一种猜测,是在先 天的期待的推动下,对自然界 所作出的普遍性的猜测。由于 它仅是大胆的猜测,因而总是 不正确的,是一种暂时的假设, 总有一天要被经验证伪,而为 新的猜测代替。


(五)科学发展的模式

1.科学发展的“四段式” 科学的增长过程:(l)科学开始于问题;(2)科学家 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猜测,即理论;(3)各种理论间 展开激烈竞争和批判,并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 出逼度较高的新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 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问题。以上四个环节,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他把这四个环节的无穷循环过程图式化为: P1-TT -EE-P2…… 在这里“P1”表示问题,“TT”表示各种互相竞争的理 论,“EE”表示通过批判和检验以清除错误,“P2”表 示新的问题。这就是波普尔著名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


(二)“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2、“科学开始于问题” 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我们不是 通过观察和联想来学习,而是通过试图解决问题来学习。

“因此,我乐意承认,象我自己那样的证伪主义者更宁 愿大胆的推测(即使它可能很快的成为假的),来试图 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而不是去详细叙述一连串无关的 老生常谈。我宁愿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相信,这是我们能 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的方法;并在发现我们的推测是 假的时,我们对真理就会知道得更多,并将更接近真 理。”

“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的探索 常常是依赖于灵感的。”
认为“灵感”是一种非理性的、 非逻辑的东西,它突如其来, 神秘莫测。


“即使是那些已得到充分确证 的科学理论,也总归还是一假 说,一种猜测”。“这可以教 导哲学家们懂得科学……仅是 大胆的、思辨的猜测所组成 的。”
(三)“知识的增长”理论

(五)科学发展的模式

3.“从错误中学习” 提倡三种科学精神: (1)敢于犯错误的精神。认为真理与错误是不可分地联 系的,科学只能在不断清除错误中前进;(2)批判精神。 认为科学是在竞争中发展的,只有批判,才能前进: “科学的方法是批判的方法”,“批判……是任何理智 发展的主要动力。” (3)“否定”或“革命”精神。 认为否定旧理论是产生和发展新理论的前提,科学家们 应有敢于否定别人理论的精神,也应有勇于否定自己理 论的精神。

(五)科学发展的模式

2.“试错法” 认为从“四段式” 可看出:科学的根本性质是“猜测与 反驳”,科学的根本方法是“试错法”,即“尝试与清 除错误的方法”。 (1)提出充分多的不同类型的理论; (2)各种理论提出足够丰富的猜测性的内容;(3)经 受足够严格的经验的检验。 可简化为:(1)充分大胆的尝试;(2)足够严格的检 验。或进一步简化为一句格言:“大胆尝试,严格检 验”。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人物简介: 卡尔· 波普尔(Karl POPPer 1902一)原籍奥 地利,后移居新西兰、 英 国,1945年入英国籍。波 普尔把他所主张的哲学定 名为“批判理性主义”, 它包括“证伪主义”和 “社会改良主义”两方面。
一、证伪主义的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是波普尔哲学的主要部分。他反对维也 纳学派的证实原则,所以其科学哲学称为“批判 理性主义”,又称为“证伪主义 ”。
二、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

“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 “世界1”与“世界2”是相互作用的。 “世界2”与“世界3”也是相互作用的。认为肯定“第 三世界”对“第二世界”的反馈作用十分重要。 “世界1”与“世界3”也是相互作用的。不过它们不是 直接地,而是间接地通过“世界2”的中介而相互作用的。 人及科学知识的发展都是通过“三个世界”的互相作用 而实现的。因而,不承认“三个世界”的“实在性”及 其同等的相互关系,就无法科学地理解和研究人及其科 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五)科学发展的模式

2.“试错法” 波普尔还把 “试错法”与达尔文的进化论联系起来,因 而有时称他的试错法的认识论为“进化论的认识论”。 认为凡是生物都有适应环境的本能,这种本能就是“试 错法”: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各种尝试性的变异,并通过 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筛选出最能适应环境的新物种, 以实现生物进化的能力。


(一)“突现进化论”
接受并“发展”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提出了一种突现 进化论的宇宙观。他认为,宇宙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突现 进化的过程,他明确指出,推动宇宙多层次进化的不是 什么宇宙之外的“造物主”,而是物质的宇宙自身的创 造力。
二、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

(二)“三个世界”的理论 认为可以把上述宇宙进化的多层次性分为三大基本层次: 1、物理世界层次,2、精神世界层次,3、客观知识世界 层次。简称之为三个世界。 “首先有物理世界,即物理实体的宇宙,……我称之为 ‘世界1’;第二是精神状态世界,包括意识状态,心理 素质和无意识状态,我称此为‘世界2’;但是还有第三 世界,即思想内容的世界,实际上是人类精神产物世界, 我称之为‘世界3’。”

其次,宣称经济危机已被控制了。
再已不复存在。所以,认 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死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 理论已被历史“证伪”。
二、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

三、“突现进化论”的本体论 从五十年代以后,波普尔发展了他的以“突现进化论” 为主要学说的本体论学说以及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

(四)证伪主义的真理观

3.“逼真性”与“逼真度” 认为科学理论只是猜测世界,而不是反映世界,因而它 不可能是真的,即它总有一天是要被经验证伪的。但又 认为,科学与真理还是相关联的,因为科学能通过不断 的猜测而逼近真理。 猜测、证伪、再猜测、再证伪……这就是科学接近真理 的道路。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批判以找到愈来愈接近真理的理 论”,“我们虽然不知道距离真理有多远,但要我们能 愈来愈逼近真理。”

2、理论的进步性的标志 检验理论是否进步有两个标准:理论的标准和事实的标 准。认为理论的标准就是可证伪度。

一个理论的可证伪度高,它的经验内容的丰富性就高。 但是理论的可证伪度高,只表明它的 “潜在进步性”高, 只有经受了经验的检验,得到了经验的确证,它才是真 正进步的理论。
科学发展过程就是各种理论互相竞争的过程。进步的理 论在竞争中不断战胜和取代落后的理论,科学就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