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文字史料运用之我见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史料尤其是文字史料在当前的历史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文字史料,必须优选素材,因材施教,妥善引导;探索新方法,崇尚爱国主义,宣传核心价值观;适当布置史料研习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史料教学
史料无论在历史研究还是历史教学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史料运用成为当前历史教育实践中的一大亮点,不同的立场出发点造就了内容风格迥异的史料,都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只有深刻了解了各个版本史料运用上的特点,才能在历史教学中既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又避免受到误导,出现歧义,影响教学质量。在当今信息网络化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各种媒体,其中就包括一些史料类信息,但其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包含大量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进行了篡改、伪造的史料!高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又是接触网络的频繁人群,极易受到假史料的污染和危害。所以,高中历史教育更要注意运用好史料,来进行教学,通过“正本清源”,树立高中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其发生的基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时代大背景,放在今时今日理解起来有困难。这就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相当数量的史料作为媒介来了解和探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梁启超曾在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对史料如此定义“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1现在通常使用的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史料根据其存在的形式,又可分为文字史料、图像史料和实物史料。图像史料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视觉图像,包括绘画、照片、地图等;实物史料大都是由考古发掘的,包括古代建筑、衣物、器具等。其中占重要部分的是文字史料,所谓文字史料包括历代朝廷的“官修国史”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30年版,第66页。
和文人所写的史书、档案文书类、文学作品类、近现代的报刊杂志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等。我们自己学习、教学,包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史料就是文字史料。下面就对文字史料在教学应用中的选材和运用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优选素材,因材施教,妥善引导
中外文字史料浩如烟海,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学生对史料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师必须首先摸清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文字史料作为素材,加以编辑和整理,有时甚至需要提供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答案。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对文字史料的认识要深刻、准确。要求我们要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去辨别史料背后所反映的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而站稳立场,避免受到史料倾向性所产生的误导,得出同真正的历史发展趋势相违背的结论。如对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认识,我们在向学生提供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进步性影响的文字史料时,也应出示一些带来副作用影响的史料,以使学生能理解为什么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再比如,对于中国近现代出现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在分析其失败原因时既要向学生指出其历史局限性,又要辩证的去除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对反抗者的污蔑和歧视,绝对不能使学生得出中国人民的反抗是无用的之类的错误结论。
除此之外,文字史料运用中还会出现的一种情况——那就是史料就一种,但各人对此史料的理解会有不同的角度,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就要通过设计提问的方法,尽量能多方面考虑和设计多种认识角度,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同时又具有创造性或者体现个人性格正面特点的结论。例如,有位学生阅读湖北云梦秦简中的《田律》,发现它还是一部非常具体的环境保护法。因为《田律》规定:“从春季二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井。”据此,他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是我国文明古国的骄傲。这位学生的思维就有独立性和创造性,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2教师在这方面理应循循善诱,特别是高中阶段,培养这种能力,也会为将来一些有志于研究历史的学生打开了未来之门。
2王彩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之我见>>,《学周刊》,2011年第5期。
二、探索新方法,崇尚爱国主义,宣传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是高中历史教育本质要求之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越来越务实的趋势下,大家厌倦了大而空的东西,英雄崇拜被淡化,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失落现象。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推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这其中,一些思潮不断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念。高中生个性强,容易躁动,又处于第二青春期,喜欢特立独行,如何正确引导非常重要。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只能被用来应付考试,不能被实际应用,因而也是没有教育指导意义的。历史教学担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在高中阶段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国情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刻不容缓,通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他们树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为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合格公民,乃至卓越人才。因此学习运用文字史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材也充分重视文字史料的作用,在现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及《世界近代现代史》中都引用了很多文字史料。这些历史资源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生阅读障碍小,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用好这部分文字史料。同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只宣讲一种主流观点,要注意一些热点问题,充分运用文字史料加以分析。比如现在有些人宣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进了现代化,就可以结合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实例,如中国和非洲、拉美国家的一些发展情况的对比,说明帝国主义对被侵略和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压榨和迫害,得出只有独立自主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例如,讲到近代英国对印度的掠夺时,就可引用殖民主义头子克莱武在英国议会上的一句话作为史料:“富庶的城市在我的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的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二十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样客气呢?”克莱武的这一无耻“自白”,可以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认识殖民主义的残酷。
三、适当布置史料研习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