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音乐与人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傅聪哪些基本情况?
我们了解到:傅聪从小学习钢琴的经历, 基本靠自学、坚持每天练琴,参加钢琴比赛的 获奖情况,还有举办音乐会前一直会感受压力。
作者通过访谈得到的信息与正文之前对傅 聪的介绍侧重点有何不同?
正文前对傅聪的介绍着眼于对傅聪的 身份和成就做一般性介绍,而访谈的内容 从属于“音乐与人生”这个话题,是夏代 尔个性化的访谈内容之一,并且与后面谈 音乐的内容存在有机联系,有助于人们对 傅聪谈音乐的观点的全面理解。
傅聪如何表达他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的?
傅聪通过谈他喜爱的作曲家,他 在演奏肖邦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的文 化背景与音乐成就的关系,他对演奏 作品的选择及原因等来表达对音乐的 认识。
还有他的音乐追求,这主要是通 过谈对自己所喜爱的艺术家的理解来 表达的。
傅聪是如何阐释如何成为一个艺术家的?
傅聪从艺术家怎样做人、音乐家怎样追 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两方面来阐释的。
•
1.空灵美的审美过程,还是一个从“ 有我之 境”进 入“无 我之境 ”的过 程。欣 赏空灵 美之初 ,人们 还是清 醒地感 受到自 己的存 在,没 有把自 己游离 于现实 之外。 随着境 界的廓 大和意 蕴的深 化,欣 赏者不 知不觉 飘飘欲 仙、超 然物外 。
•
2.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 言的存 废问题 ,曾经 引起激 烈争议 ,但争 论至今 ,越来 越多的 人逐渐 达成共 识:推 广普通 话很重 要,保 护方言 也很重 要,二 者并不 是非此 即彼的 关系。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 年,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 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 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 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 傅敏编辑而成。十二年通信数百封, 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 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 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 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聪牢记父亲的话:“做人,才 做艺术家。”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做到能摒弃追 求名利的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 有献身艺术的精神;
有坚持原则的勇气; 有真诚的“赤子之心”。
音乐家要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就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 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不断追 求更高的造诣;
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容有 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 世界;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 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 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 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 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 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 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 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 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 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 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 意见和建议。
•
6.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 社会权 利分配 不公、 社会结 构不协 调不合 理的结 果,给 予这个 群体关 怀是政 府部门 不可推 卸的责 任。
•
7.同样的喜怒哀乐,被不同的戏曲剧 种表达 出来, 构成了 戏曲舞 台千姿 百态的 风貌, 给人以 独特的 艺术享 受。
ຫໍສະໝຸດ Baidu
•
8.把最深刻的东西,以最贴近民众的 情感表 达方式 表现出 来,这 种表达 应该是 有趣、 有味、 也有技 的。所 以,在 今天的 剧种建 设中, 我们要 把追求 艺术个 性同形 式丰富 、锤炼 提升三 者紧紧 结合起 来。
音乐与人生
——与傅聪的对话
导入新课
钢琴是他的终身“情人”; 音乐,是他灵魂的避难所。
音乐与人生
——与傅聪的对话
只要我多活一天,就越发现 音乐的高深。我觉得,60岁以后 才真正懂得音乐!
傅聪简介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 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 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 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 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演奏家把个人经验和追求融入 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 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 和再创造。
这篇访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 结合文本具体阐释。
在访谈中,傅聪谈了对中国与钢琴 的一些问题的看法:希望中国孩子放弃 把学钢琴作为追求名利捷径的错误做法;
肯定中国年轻人在学习钢琴上付出 的努力及中国文化带给他们的天分。
文本探讨
在本文中,谁才是访问中的主导者?
采访者是访问中的主导者。
多米尼克·夏代尔和傅聪的谈话围绕着“音 乐与人生”这一话题展开访谈,共提了17个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傅聪的基本情况。 第二方面:傅聪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 第三方面:傅聪谈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
谢谢观看,欢迎指导!
2.采访的对象身份特殊、见 解独特、深刻。
3.采访者抓住要害,提问层 层深入。
访谈阅读特别注意
1.通读全文,把握话题。 2.将访问者的文字和访谈对象的文字 分开阅读。整体把握访问者提了哪些 问题,访谈对象是如何回答的。 3.精读访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 对象的关键回答。 4.着重关注访问者的提问技巧和访谈 对象的答问技。
新闻访谈
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些问题去 访问知情者、事件本人或专家,请他们 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 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就叫做访谈。
访谈的对象肯定是人,而访谈的内 容可以是新闻事件或历史事件,也可以 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可以是 人物专访。
新闻访谈的特点
1.访谈的基本特征是针对性、 专题性、典型性。即访谈主题明 确,围绕一个中心提问,具有针 对性。访谈的人、事、问题具有 典型意义。
这些内容体现了这篇访谈的现实针 对性价值。
傅聪说:“真正的音乐家总是惺惺相惜的”, 请结合文本,分析他所说的“惺惺相惜”是什 么意思?
有同样的艺术追求和风格的音乐家 会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在 艺术评价方面不作虚假应酬。
傅聪以表达对他所欣赏的音乐家的 理解来表达他的“惺惺相惜”之情。
这种理解,有对他们艺术造诣逐渐 走向完美的评论,有对他们作品的理解, 有对他们作品思想内涵的共鸣,还有由 他们的作品生发的人生感悟。
•
3.时间不断向前,语言的融合与演进 同样不 可阻挡 。一些 方言会 淡出生 活,一 些新的 语言习 惯也正 在形成 。无论 时代如 何变化 ,总有 乡愁需 要守望 ,而方 言无疑 是记住 乡愁的 重要载 体。珍 视方言 ,其实 是对文 化根脉 的呵护 ,是对 历史的 铭记。 讲乡音 、守乡 愁,让 我们且 行且珍 惜。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 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 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从十六岁 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 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的现在的俄 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 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 与发音,整天的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 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 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后开始能听几门不太难的功课。 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 不啻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 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 “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决不能 消化,而且过了一响大半会忘了的。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 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 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 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 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 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
4.苏轼历经仕途坎坷,却始终能以旷 达之心 消解现 实痛苦 ,他丰 富而又 精彩的 人生经 历,正 是那句 流传甚 广的话 “生活 予我以 苦痛, 我却报 之以歌 ”的真 实写照 。
•
5.“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 的好事 情,它 说明文 学需要 有大情 怀和大 境界, 朴实无 华而充 满道德 诗意的 现实主 义作品 是有生 命力的 ,是不 会过时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