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6-08-08T09:34:40.667Z 来源:《教育学》2016年7月总第102期作者:谢礼金[导读] 微课教学具有极强的灵活性,针对性更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川省隆昌县双凤镇平安中学642161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处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初级阶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教学具有极强的灵活性,针对性更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就微课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制作与应用。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初中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微课具有众多的优点,比如它不会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这在物理教学中有巨大的优势。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是一门新的学科,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对学生都会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微课在物理课堂中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大对微课应用的研究力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微课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要想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更好地发挥,我们需要对微课的内涵有个深刻的认识,并发掘它与传统物理教学方式相比之下存在的优势。

1.微课的基本内涵

微课是指教学工作者借助当今的计算机网络视频技术作为载体,针对课本中的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而设计的一种物理课堂。

2.微课的主要特征

(1)教学内容“微”。微课是针对课本中的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环节而开展的。传统的物理课堂一节课中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学目标不明确;而微课的教学目标单一,学生更能够对知识点有很好的掌握。

(2)教学时间“微”。传统的物理课堂是45分钟,微课的时间大多是10到15分钟,学生更能够在短时间集中精神。

(3)资源容量“微”。微课是以视频软件为载体的,一节微课的内容在储存设备中占到几十兆,学生容易下载到移动通讯设备上,方便流动学习。

二、初中物理微课的制作

1.选择有趣的物理问题作为微课主讲内容

选用有趣的物理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微课的主讲内容。此外,我们不能将微课的内容局限在课本,还可以选择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例如:我们在讲摩擦力这一节时,自行车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问题,这个物理问题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同时也是课本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通过将本节内容制作成微课,用动画的形式分步演示原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掌握课本中这一难点。2.物理微课的教学环节需要完整

微课虽然涉及的内容较为单一,但是其教学结构必须完整。学生应用微课学习某一知识点,就不需要去寻找其他学习资料来辅助自己学习。因此,微课应包括完整的教学环节,如教学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等。

三、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微课已经在各个学校都进行了推广。作为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学会创新教学形式,同时还需要约束自己不能盲目跟风,真正地发挥微课的优势。

1.微课与传统物理课堂的结合

传统课堂的标准时间是45分钟,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和心理的影响,不可能在整个课堂上集中精神。传统的教学方式又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发起来,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在教学中我们将传统教学与微课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同时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课堂的时间被充分地利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也变得明显起来。

2.微课实现学生自主化学习

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情况不一样,对新知识点的掌握有的学生较快,有的学生较慢。在课堂中老师只能够按照提前做好的计划进行教学,不能因为某个人而放慢或者加快教学进度。微课的出现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化学习。微课以视频作为载体,学生可以有效利用身边的通讯设备进行学习,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于一些差生,可以在课后利用微课来弥补自己在课堂中的缺漏。

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科目之一,如何更好地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微课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进行论述,探讨了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各位同行能够提出意见与建议。参考文献

[1]李巧芳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4,(5):15-17。

[2]杨远李宇梅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144-146。

[3]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