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淵明诗歌赏析
本章要目
一、陶淵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二、陶淵明的田園詩及其他
三、陶詩藝術及其淵源
四、陶淵明的散文與辭賦
五、陶淵明的典型意義
六、陶渊明与华兹华斯比较
一、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潯陽柴桑(九江)人。曾祖父陶侃出身寒微,東晉初的名将,祖父陶茂官太守,父親曾作過縣令一類的小官
生平主要事迹
在柴桑農村度過少年時代29歲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辭職歸隱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入桓玄幕
隆安五年(401)冬因母孟氏卒,回尋陽居喪
安帝元興元年(402),桓玄伐尚书令司马元显,元興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國號楚,元興三年(404),劉裕起兵討伐桓玄。陶淵明出任劉裕的參軍,心情矛盾
安帝義熙元年(405),任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參軍,八月改任彭澤縣令,八十多天,棄職而去
辭官原因
《宋書》本傳 p198
《歸去來兮辭》說“世與我而相違”
辭彭澤令是淵明一生的分界線
辭官前,他不斷在兩種角色中做選擇
辭官後,一直過着隱居生活
陶渊明思想,以老莊哲学為核心,取舍調和儒道二家,形成“自然”哲學。
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安貧樂道”是淵明的為人準則。
“贫富常交战”(《咏贫士》五)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
“崇尚自然”是他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他崇尚的“自然”是一種非人為的、自然而然的狀態。他希望返歸和保持自己本來的、未经世俗异化、天真的性情,“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歸園田居》一)表達了返回自然後得到自由的喜悅。
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的傑出代表。藝術化人生。
作品是其藝術化人生的寫照。
二、陶淵明的田園詩及其他
陶詩題材五類:田園詩、詠懷詩、詠史詩、行役詩、贈答詩田園詩的藝術魅力在於它是田園生活、農村風景、農夫農耕
的真實寫照,其中也寄託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這是他為中國文學增添的一種新題材。
田園詩内容:通過描寫田園景物的恬美、田園生活的簡樸,表現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移居》其一: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詠懷詩和詠史詩:繼承阮籍、左思詩歌的傳統,又有自己的特點,即圍繞出仕與歸隱這個中心,表現自己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有對生平的回顧,對社會的抨擊,對高潔人品的表白,有激憤、憂憤。行役詩是他宦遊期間的作品,主題是悲歎行役的辛苦、失去自由的無奈,表達對仕宦的厭倦,反復訴說對田園的思念和歸隱的決心。
三、陶詩藝術及其淵源
自然、樸素、真淳
自然:陶詩總體藝術特徵。
作詩不存祈譽之心。
陶詩的聲吻節奏,舒緩沉穩,淳真亲切。
陶詩坦誠地記錄心曲,不追求強烈的刺激,絕少使用浓艳的色彩、誇張的語調,沒有曲折的結構,純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
他人格清高超逸,生活體驗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寫出來就有感染力。
宋黃徹說:“淵明所以不可及者,蓋無心於非譽、巧拙之間也。”日常生活詩化,是他的開創,農村生活、田園風光第一次被當作了審
美對象。著重寫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話寫家常事,寫得詩意盎然,呈現出清明淡遠的意境,達到前所未有的美學境界。
陶詩藝術特色:
1.情景事理的渾融
發乎事,源乎景,緣乎情,以理統攝
陶詩写景是透過人人可見的普普通通的事物,表達高於世人的感情,写人所未必能悟出的道理。
陶诗重在寫心,寫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写那种与景物融为一体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
文本赏析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
烦扰。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二句承上两句,自问自答。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还:飞回巢。写南山美妙的晚景。《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
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
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
翻译: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可障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王士祯《古学千金谱》)
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