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检查:
十二指肠降段不规则溃疡伴血肿样隆起为典型内镜改变 病理主要表现为活动性炎症、糜烂溃疡、小血管壁纤维 素样坏死、灶性出血等。 血管壁出现IgA沉积支持HPS诊断。 部分研究认为HP感染与HPS关系密切,目前尚无有力证 据证明。
孟灵梅等,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点。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年2月第15卷第2期。
• 概述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 • • • •
皮肤紫癜 消化道症状 关节症状 肾脏受累的症状 其他:循环、神经、呼吸系统
•
是诊断过敏性紫 癜的必要条件 皮疹(特征性表现)
• 部位:四肢、臀部,对称分布,伸侧多见 • 性质:大小不一,分批出现,高出皮面,压之 不褪色,可逐渐小腿并遗留色素沉着 • 伴随症状:血管神经性水肿、坏死、水疱
图3:腹型过敏性紫 癜出现果酱样大便, 误诊为肠套叠,纵切 面为“面包圈样”改 变,横切面为“花瓣 样”改变。
腹部CT检查:
多发节段性肠管损害,受累肠壁增厚,肠腔 狭窄,受累肠管周围可见腹腔积液。 在诊断HPS并发症如肠套叠、肠穿孔及肠梗 阻时更有特征性。
图1:十二指肠壁增厚、 水肿,伴肠腔扩张。
个案报道
流行病学:
目前尚无大规模流行病学发病率的数据报道 国外报道儿童年发病率为10.5-20.4/10万 成人与儿童年发病率之比为:1.3-22.1/10 万,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 其中约50%-75%的患儿出现胃肠道症状
腹型过敏性紫癜发生率:131/575=22.9%,低于文献报道50%-75%
个案报道
临床表现:
腹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脐周,部分病人表现 为右下腹痛,酷似急性阑尾炎。 呕吐:伴有腹泻,为胃肠炎样表现 便血:表现为果酱样大便,难以与肠套叠及 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鉴别。 腹泻: 呕血: 严重病人可出现肠套叠、肠穿孔、胰腺炎、 肠系膜血管炎、肠壁水肿致肠梗阻等。
张碧丽等,儿童过敏性紫癜575例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11月第39卷第11期。
国外报道,在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皮疹迟于 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约14—36%。 多数患者在消化道症状出现后1周内出现皮 疹。 部分患者出现皮疹较晚,表现为急腹症或消 化道出血,造成误诊甚至手术。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误诊原因
过敏性紫癜治疗措施的总结
黎书等,儿童过敏性紫癜诊疗指南解读。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年12月第10卷第6期。
其他治疗
• • 免疫调节 中药:补肾益气、活血化淤
腹型过敏性紫癜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误诊原因
应对措施 治疗
个案报道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误诊原因
应对措施 治疗
过敏性紫癜
Anaphylactoid Purpura
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 概述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 概述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 过敏性紫癜 • 是免疫介导的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 病理基础: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无菌性炎症 • 临床主要表现:皮肤紫癜
发病机制
感染原 过敏原
易感人群 (遗传学背景) B细胞多克隆活化
IgA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各种刺激因子(包括感染原、过敏原及其他因素)激活 具有遗传易感性患儿机体产生B细胞克隆扩增,引发异常 免疫反应(尤其IgA免疫复合物形成),导致系统性血管炎。 其中以IgA1为主,特别是其糖基化异常及清除障碍在肾 脏损害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查体不仔细,忽视小的皮疹。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误诊原因
应对措施 治疗
个案报道
应对措施:
熟悉本病的临床特点。 注意前驱呼吸道感染、过敏史及异种蛋白接触史等。 在皮疹出现前,需仔细鉴别。既要想到胃肠道疾病,也要考虑 全身性疾病。
腹型过敏性紫癜症状种,相对体征轻,对抑酸、解痉等效果欠 佳,对抗过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应对措施 治疗
及时行相关检查如腹部CT、电子胃镜及结肠镜等检查。
腹痛、便血、关节痛及肾脏损害同时或先后出现时,无论有无 典型皮疹,都应警惕该疾病。
可出现肠套叠、肠梗阻及穿孔等并发症,需积极寻找病因。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误诊原因
应对措施 治疗
个案报道
治疗:
对症支持。
糖皮质激素:
剂量及疗程同前。
• 病因:不明 • 感染:细菌(如链球菌)、病毒、 • 寄生虫; • 药物、食物:阿司匹林、抗生素、 • 蛋类、乳类等; • 其他:疫苗、过敏原、遗传因素。
•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与免疫异常有关 • B细胞多克隆活化,分泌大量IgA和 IgE • IgA免疫复合物形成,TNF-α,IL-6等 前炎症因子升高 • 机体组织和脏器损伤
• 辅助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 外周血象:WBC 、NET、PLT正常或升高 血块退缩实验、出凝血时 间正常。 • 尿 检:可有红细胞、蛋白及管型等。
• 大便隐血:伴消化道出血时常呈阳性。
免疫学检查:血清IgA、IgE多增高。部分患者 类风湿因子IgA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IgA阳性。 影 像 学:腹部B超 X线和腹部CT 内镜检查:电子胃镜 电子结肠镜
图2:病变累及小肠,小 肠肠壁增厚,可见炎性 渗出。
图3:小肠肠壁增厚,出 现典型同心圆表现,为 肠套叠表现。
内镜检查:
典型内镜表现为:黏膜呈紫癜样改变、糜烂、出血和溃 疡,病灶间可见相对正常黏膜,多呈现节段性分布。 糜烂和溃疡多数沿黏膜皱襞环形分布,提示病变为血管 源性。 主要累及小肠,其中以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多见。其次 为胃和结肠,但其内镜下改变多不如小肠严重,很少累 及食管。
腹型过敏性紫癜
皮肤活检:不典型或可疑病例需行皮肤活检。 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②血管周围出现炎性变化 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 ③血管壁出现灶性坏死及血小板血栓形成 ④严重病例出现坏死性动脉炎、出血、水肿
⑤免疫荧光可见IgA、C3、纤维蛋白、IgM沉积
• 概述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诊断: 参照200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和欧洲儿科风湿 病学会制定的儿童血管炎分类标准 可触性皮疹伴如下任何一条: ① 弥漫性腹痛 ②任何部位活检提示IgA沉积 (主要指皮肤活检和肾脏活检) ③关节炎/关节痛 ④肾脏损害:血尿和(或)蛋白尿
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医学诊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3年7月第51卷第7期
• 概述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
广泛的小血管无菌性炎症:血管壁胶原纤 维肿胀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内 皮肿胀。累及皮肤、肾脏、关节及胃肠道。
•
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肾组织及皮肤 免疫荧光可见,重症紫癜肾炎可出现弥漫增殖 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
刘立玺等,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分析26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年8月18;21(23):2364-2366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误诊原因
应对措施 治疗
个案报道
误诊原因:
皮疹先于胃肠道症状出现容易诊断。 国外报道约14-36%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患者皮 疹晚于胃肠道症状,这部分患者是误诊的主 要人群。 临床表现与急腹症、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等类似,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病史采集不仔细如前驱感染病史、过敏史等。
关节炎治疗:
出现关节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口服泼尼松片(1-2mg/Kg.d,2周后减量) 可减轻关节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
胃肠道症状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较快缓解HPS腹痛程度及持 续时间。 激素可应用于其他胃肠道情况如蛋白丢失 性肠病等 严重血管炎有使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 静滴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成功的报道。
激素的剂量及疗程
口服选用泼尼松(1-2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1-2周后减量。 症状较重如出现持续腹痛、消化道出血、胰腺炎、其他脏器官急性血管 炎病情较重,不能口服时可选择静脉应用。 推荐使用短效糖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次, 根据病情48h重复应用。 亦可选用中效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5-10mg/Kg.d;急性器官病情严重时可选 择冲击治疗(1000mg/d,连用3天) 长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0.3mg/Kg.d。 症状控制后改为口服。 总疗程一般在2-4周。
应对措施 治疗
个案报道
腹部超声:
高频超声:急性期显示病变肠壁水肿增厚, 回声均匀减低,肠腔向心性或偏心性狭窄, 出现晕环状低回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可显示受累的肠管阶段性扩张、 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增厚的肠壁血流丰富 等。
图1:肠壁环形增厚,周 围网膜增厚、肿胀,呈 “面包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改变
图2:肠壁增厚,并 出现丰富的血流信号
* 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
– – – – – – 单纯肾小球性血尿或蛋白尿 血尿和蛋白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急进性肾炎 慢性肾炎
其他 • 神经系统:可头昏痛、淡漠、 烦躁、甚至惊厥、昏迷 • 呼吸系统:气急、少见肺出血 • 循环系统:心肌炎、心包炎等
• 概述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治疗
:
手术指征: 病情明显恶化,出现腹膜刺激征、X线出现隔下游 离气体等 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不能排除肠穿孔 消化道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 皮肤紫癜消退,但腹部体征及症状进行性加重
韩少良等,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误诊原因及外科治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年7月第9卷第4期。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误诊原因
鉴别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外科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其他原因所致关节炎:化脓性、结核性等 其他原因所致肾脏损害:肾小球肾炎、SLE
• 概述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一般治疗
– 休息、饮食指导:急性期卧床休息,少渣饮 食;消化道出血时禁食。 – 去除过敏原、抗过敏:应用抗组胺药物。 – 抗感染:呼吸道、胃肠道感染时可应用。 – 抗凝:双嘧达莫(潘生丁)、肝素,血栓形成 时可选择尿激酶等溶栓药。
张碧丽等,儿童过敏性紫癜575例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11月第39卷第11期。
腹型过敏性紫癜发生率:81/197=41.1%,低于文献报道50%-75%
张莉等,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表现。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年2月第22卷第1期。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误诊原因
应对措施 治疗
•
• 消化道症状(急性期常见死因)
• 腹痛、呕吐、便血:因肠壁水肿、出血、坏死或 穿孔而致;可为首发症状,先于皮肤紫癜出现。 • 少见而严重并发症: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等。
• 关节症状 • 肿痛,活动受限,多累及踝、膝、腕、肘等大 • 关节;不留后遗症。
肾脏受累(决定远期预后)
• 多在病程2~4周内出现,也可为首发症状 – 多伴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 – 轻重不一,大多能完全恢复,少数发展为。 – 慢性肾炎,决定疾病远期预后。
腹痛和消化道出血
关节肿痛
肾脏受累
• 发病情况 • 年龄:学龄及学龄前儿童多见(2~8岁) 其中90%发病年龄低于10岁 • 性别:男>女 1.4~2:1 • 季节:秋冬季多 • 种族:黑人发病率较白人和亚洲人低
• 概述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紫癜性肾炎治疗:
黄松明等。紫癜性肾炎的诊治:儿童常见肾 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解读(二).中华 儿科杂志,2009,47:914-916.
激素的使用
激素对于HPS的胃肠道及关节症状有效 早期应用激素能有效缓解腹部及关节症状,减少肠套叠、肠 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 激素可用于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肾脏损害的病例。 早期应用激素并不能预防肾脏损害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