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研究综述
基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体系研究还不成熟,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财务预警的定义、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及模型的构建三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及不足,以指导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
标签: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变量;模型
1 前言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日渐增多,截止2013年10月21日,仅沪深A股已有2545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股票的管理难度在逐渐加大。2012年12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暂行办法》,为平稳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并增设了“风险警示板”专门管理有交易风险的股票,到目前为止,已有44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进入“风险警示板”。可见,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关注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制度的完善。但我国目前学术界尚未建立完善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其不足,以对进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希望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帮助。
2 财务预警定义综述
国外的研究者主要从“企业失败”、“公司破产”、“财务危机”等不同视角定义了财务预警的内涵。Beaver(1966)、Carmichael(1972)、Scott(1981)等学者认为企业无法支付到期债务时就出现了财务预警的情形,并称这种情形为“企业失败”。Altman(1968)、Deakin(1972)、Gilbert(1990)等学者赞同“公司破产”的观点,认为只有公司提出了破产申请,才被认定为公司出现了财务危机。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应当从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来衡量财务危机,而不是单一的方面,比如Laitinen(1991)从三个程度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分为轻微失败公司、中度失败公司和严重失败公司。而Ross(2000)则认为企业财务危机表现在“技术失败”、“会计失败”、“企业失败”和“法定破产”四个方面。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财务预警的研究还不成熟,主要借鉴了国外学者的研究。周守华等(1996)率先使用了统计方法进行研究财务危机研究,并认为“企业破产”能够准确定义财务危机的内涵。谷祺和刘淑莲(1999)则认为当企业出现偿还债务困难、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等情形时,则称之为“财务危机”。卢兴杰(2006)主要是从实证研究方面提出财务危机的标准,他认为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管理环境和我国经济制度现状的特殊性,将ST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更具有可操作性。李心合(2007)认为将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与财务失败联系起来更准确,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入不能满足正常支付需要的现金流出时,表明一个公司存在财务困难,也就出现了财务失败或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的作用在于帮助企业预测危机,因此,将其定义为破产并不达到预警的目的。结合我国证券市场退市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本文赞同卢兴杰的关于财务预警概念的观点,即被ST的企业就被认定为财务预警研究的对象比较合理。
3 财务预警模型及指标综述
目前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集中在单变量模型分析、多变量模型分析、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和非统计方法研究。
(1)单变量模型:美国经济学家Fitzpatrick(1932)在《成功工业企业与失败工业企业财务比率的比较》文章中率先提出了单变量可以对企业的财务危机提出预警这一概念。Beaver(1966)在《财务比率预测财务危机,会计研究(副刊)》中对单变量判定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表明债务保障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资产安全率等比率可以有效预测财务危机。陈静(1999)根据行业和规模各选取了27家ST公司和非ST公司的财务指标对比,发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净利率等四个财务比率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其中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的预测准确度最高。
(2)多变量模型:Z模型为多变量模型的代表性理论,美国著名学者Altman (1968)在《Journal of Finance》上发表《Financial Rations,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提出了多元判别这一模型。Z=1.2(X1)+1.4(X2)+3.3(X3)+0.6(X4)+0.999(X5)其中:X1为营运资金与总资产之比;X2为留存收益与总资产之比;X3为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之比;X4为股票市价与总负债面值之比;X5为销售总额与总资产之比,通过上述模型计算得到一个总分,Altman称之为Z值,通过实证数据的大数统计,得出Z值的临界值进行判断。一般认为,Z值小于1.81,破产几率很高;Z值高于2.99,破产几率很小;Z值介于1.81和2.99之间,有待进一步考查。Z模型能较为全面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最常用模型之一。
我国学者周首华、王平和杨济华(1996)提出Z模型中的财务比率指标缺乏衡量现金流量方面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对Z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新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F分数模型”,公式如下: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其中:X1、X2和X4的定义借鉴了Z模型中的内涵。而对其他指标进行了修正,转化为能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X3为(税后净利润+折旧与摊销)与平均负债总额之比,X5为(税后净利润+利息费用+折旧与摊销)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同样地,计算F值,得到临界值为0.0274,如果F值小于0.0274,则被预测为公司濒临破产;相反,则被预测为公司可持续经营。张玲(2000)采用的是线性判别模型,选取了60家公司进行模型估计,同时选取了另外60家公司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该模型为:Z=0.517-0.46(X1)-0.38(X2)+9.32(X3)+1.158(X4),其中X1为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X2为营运资产与总资产之比,X3为净利润与平均总资产之比,X4为留存收与总资产之比。结果发现该模型可以提早4年进行财务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