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的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采收:以嫩果为食用器官,要及时采收。
四、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二)保护地茄子栽培:
• 北方地区重点是春茬早熟栽培,选早熟品种。比露地早一 个月育苗。
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一周内要扣严不通风,保持高温、高 湿。
结果期的管理: • (1)温度:白天棚温不超过35℃,晚间不低于15℃。 • (2)肥水管理:苗期控水蹲苗,门茄长至3-4cm即果实迅
三、品种类型
• 按果实的形状分类:
• 圆茄:植株高大、果实大,圆 球、扁球或椭圆球形,我国北 方栽培较多
• 长茄:植株长势中等,果实细 长棒状,我国南方普遍栽培
• 矮卵茄:植株较矮,果实小, 卵或长卵
四、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一)露地茄子栽培:
• 北方露地栽培是在早春温室或温床育苗,终霜后定植于露 地。
• 育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同番茄)适龄壮苗的标准:根系发育好,侧根多呈 白色;茎粗节短。
• 定植:整好地后于4月上旬-6月上旬定植。适时早栽是茄 子获得高产的关键。早熟株行距40×50cm;中晚熟4050×60-80cm。
• 田间管理:苗期控水蹲苗,生育期进行3-4次追肥,每隔 6-7天浇一次水。定植后结合中耕除草,门茄收前培土。
(2)茄子黄萎病: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实行轮作换茬。发病初期 用50%苯菌灵灌根。
(3)茄子灰霉病:如遇灰霉病应减少浇水,加强通风透光,及时除去病 株,并用50%速克灵或70%甲托喷雾。
2、虫害防治: (1)红蜘蛛:15%的扫螨净喷施。 (2)蚜虫: 15%的抗蚜威。 (3)茶黄螨:10%吡虫啉、18%阿维菌素喷施。
速膨大期结束蹲苗,进行打杈摘心。结合浇水追施复合肥 15-20kg。 • (3)保花措施:2,4-D涂抹萼筒和花柄,提高坐果率。 • 采收:以嫩果为食用器官,要及时采收。并及时防治高温 障碍。
四、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三)病虫害防治:
1、病害的防治:
(1)茄子猝倒病和立枯病:要进行床土和种子消毒控制好苗床湿度。发 病后喷施75%百菌清或64%杀毒矾。
二、植物学特性:
(二)生育特点:
• 茄子主茎上的果实称“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 枝的果实称为“四门斗”,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 的果实称为“满天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温度:喜温不耐寒,对温度要求较严格。结果的适宜温度为
25℃-30℃,最适宜的温度白天为25℃-30℃,夜间为16-20℃。
• 二、植物学特性:
• (一)形态特征: • 直根系,根深50cm,比较发达,横向伸展120cm,
大部分布在耕作层30cm内。茎直立坚固,木质部 较发达。分枝为假双杈分枝。互为单叶,呈卵圆 形或椭圆形。 • 完全花,根据花柱的长短分为长柱花和短柱花。 • 果实为浆果,果色有紫、绿、绿白、灰绿、淡紫、 深紫。 • 种子肾形,千粒重3.16-5.30g。
• 光照: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喜光强,不耐阴,光照充足条 件下,生长健壮,结果多,产量高,果色好。
• 水分:虽根深耐旱,但因为枝叶繁多,叶片面积大,结果多, 故需水量也大。幼苗期需水少,结果后要保证足量的水分。
• 土壤和营养条件:对土壤和肥料要求较高,适宜微酸性或微 碱性土质,一般pH6.8-7.3。耐肥N、P、K同时施效果最好。
第三节 茄子栽培技术
• 一、概述:
• 茄子又称落苏、酪酥、昆仑瓜,矮瓜。是 茄科,茄属,茄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热 带为多年生灌木,以幼嫩果实供食用,原产 印度,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现在主要在 北半球种植较多。
• 茄子以幼嫩果实食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钙盐等营养元素。
第三节 茄子栽培技术
黄萎病:
茶黄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