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河南看豫商(山西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河南看豫商(山西篇)
一条黄河把河南和山西分隔开来,同样的黄河文化又把它们紧紧相连。
在中国近代史上,晋商曾经独领风骚,有着汇通天下的胸襟和气魄。
如今在山西创业的河南人,秉承诚实信义、勤劳质朴、热胆忠肝的中原文化,在三晋大地上闯出了一片天地,也为自己和家乡赢得了尊重和声誉。
据统计,在晋的豫商约有十万之众,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不下50家。
走进山西的万水物贸、滨河物贸、华北机电等大型物贸市场,随处可以听到河南人的乡音,抬头可见经营河南产品的招牌。
豫商几乎垄断了山西的建筑业,在市政工程、路桥建设方面,河南人是绝对的大腕。
在物流、贸易、通信、餐饮、医疗等领域也有杰出的河南商人。
在大多数山西人的眼中,河南人勤劳憨厚,能吃苦,能吃亏,敢干大事,这样一个群体,都有着一些相同的符号。
符号一企业家精神是支撑
山西人口少、资源多,几乎每个县都有矿产资源,又是全国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
在这里只要肯下力气、能吃苦,生活都不成问题。
上世纪70年代初来山西的河南人中一大部分是为了讨生活。
这些企业家虽然出身草根,但他们在衣食无忧、并且小有积蓄以后,并没有满足现状、故步自封,而是不断地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学习经济规律,做大做强,开拓进取,在他们身上显示出了难能可贵的企业家精神。
山西河南商会会长、华嘉盛集团董事长彭家华,河南周口人,1986年来到山西承包工程,干过基建、开过饭店,如今集团下辖房地产、高档餐饮、食品加工、影视制作、能源开发等近10个分公司,资产超过10亿元。
2006年,在南阳市收购石油液化气公司和煤液化气公司,启动天然气能源项目,总投资21.6亿元人民币,目前正酝酿上市。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调整思路,跟上形势发展。
过去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不能满足企业做大的需要,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专业的分工协作。
还要懂得并遵守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进行资本运作。
”彭家华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作为商会会长,他经常向会员们灌输这样的理念,还带领大家进军高科技项目,在会员企业中进行资本运作的尝试,是新一代豫商的典型代表。
华通路桥集团董事长王国瑞,这个滑县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带领着人称“铁甲之师”的队伍在商海搏击,去年年底制定了十年之内发展成百亿元企业的计划,到今年上半年已经自豪地宣布,五年之内就可以达到上述目标。
“企业要想大发展,领导人必须有大思路,利益和风险总是共存的。
”王国瑞并不是盲目的胆大、冒险,而是仔细地研究过政策、形势之后做出的战略选择。
符号二山西的“林州模式”
在山西,建筑业可以说被河南人垄断了。
河南人在山西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开发的企业有1000多家,光林州就有近600家企业在这里安营扎寨,每家企业平均每年完成近30万平方米的建筑施工项目。
林州是红旗渠的故乡,林州人修建红旗渠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建筑本领。
过去自然环境差,人多地少,生活贫穷,上世纪70年代末曾上演过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壮举。
在那种时代背景下,林州人走进了山西。
他们之所以能在山西立住脚,一是距离近,林州与山西只一山之隔;二是历史悠久,许多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过来了;三是河南人干事实在,这在建筑等对安全和质量要求非常高的行业,显得尤其重要;四是河南商人讲信用,当地人普遍感觉“河南人能共事”。
林州的建筑行业讲究人带人,很多务工人员被带成了项目经理。
他们还能共同做大,必要的时候,几个公司还可以联合起来,在当地被称为“林州模式”。
现在林州人的山西诚泰建筑公司、鼎盛房地产公司、改制后的林州二建公司资产都已过亿元。
这种“林州模式”解决了家乡一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创出了“林州建筑”的品牌,林州的建筑业正是从山西走向了全国各地,为家乡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回报,每年林州人从山西得到的劳务报酬有三四个亿,为家乡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符号三学习晋商群体精神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
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在从事大型商业活动中,树立了完整的商业人格。
在山西的豫商吸取了这一精神,成立河南商会。
在今年首次召开的豫商大会上,山西河南商会是唯一统一着装、统一入场的商会,他们还专门设计了会徽,定期召开会议出会刊。
商会首先在会员内部召开工程物资、设备采供座谈会,给会员企业间的生意搭建一座平台。
林州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跃立的绝大部分生意在山西,他现在需要劳工时,找河南人开的劳务公司;需要钢材时,到河南人开的公司提取。
用他的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山西宏宇物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红星也是这种形式的受益人。
如今经由座谈会,他已经谈成两笔共计300多万元的生意。
“晋商讲究群体意识、商帮联合,我们豫商也要联合起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山西的豫商联合起来就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我们不仅是在经济信息上互通有无,下一步还要有更大的作为,使商会逐渐成为一个融资平台,进行资本运作,干更大的事业。
”会长彭家华的志向非常远大。
④3
在晋豫商行商宝典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学习现代企业制度,不学习金融资本运作,是绝对不行的。
必须尊重经济规律,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尊重每一个岗位创造的劳动价值。
”
——彭家华“企业要想大发展,领导者必须有大思路,不能太保守。
风险和利益是共存的,风险大的项目利益也大,要研究怎样减少风险,把利益最大化。
”
——王国瑞
“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讲诚信,能吃亏,这样别人才爱和我打交道,我的机会就多,也比别人更幸运。
”
——薛敬雨
“企业想由小做大,必须学会借鸡下蛋,借助别人的力量发展自己。
”
——王春军
路桥大王王国瑞
籍贯:安阳滑县
职务:山西华通路桥集团董事长
感人事迹:率领300名职工,在阳泉小南沟村参加泥石流灾害抢险,48小时内清理粉煤灰淤泥20万立方米。
10年来王国瑞一直有个生活习惯,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半来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晚上。
这是他管理企业的一个原则:“以身作则,作为一个企业的一把手,只有你准时了,员工才能准时;只有你全力付出了,员工才能全力付出。
”
现在,王国瑞的华通路桥集团公司已经是拥有总资产10多亿元,集公路、市政工程施工、工民建筑、拆除爆破、商品混凝土生产与销售、商贸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集团公司,人称山西阳泉的“路桥大王”,他率领的团队被当地政府誉为“铁甲之师”。
英雄出身草根
1976年,19岁的王国瑞带着10块钱,从滑县到山西阳泉打工。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建筑工地上为施工队搬砖,清理土方垃圾。
那时候他有力气,粗大的铁轨,他能抱起来扔很远。
阳泉是山区,他的布鞋后跟磨烂了,只留下前面的半个鞋帮,他没有钱买新的。
脚疼得实在没有办法,就跑到工地附近的河边,从河里捞出一双别人扔了的破鞋穿上。
两年后,他回到家乡,带领20多个村里的弟兄组成了一个施工队,回到山西承包工程。
虽然没有本钱,但是他们诚实,舍得出力气,工程质量好。
到1987年,他们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当时的滑县劳动局负责人找到了他们,对王国瑞说,咱们劳动局在山西有个滑县第二建筑公司,你把这个公司给带起来吧。
10年里,他把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大公司。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工程也越来越多。
但他还是把这“红帽子”脱掉了,1997年国家提倡民营经济,他和另外几个老乡注册了山西华通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从此,他做起了民营企业家。
带出“铁甲之师”
在阳泉,“华通路桥”绝对是个响当当的名字,这是王国瑞和职工们用自己的双手打造的声誉。
他们不仅路修得好、工程建得好,在治理地质灾害方面有一手,关键时候冲得上、拿得下、能打硬仗。
今年8月15日,阳泉市郊区小南沟村发生泥石流灾情,整个村子的房屋几乎被淤泥和粉煤灰淹没。
王国瑞接到市长电话后,立即组织300多名职工和50多台大型设备,参与抢险。
三昼四夜,他们不眠不休、昼夜作战,48小时内就清理淤泥和粉煤灰20万立方米,恢复了村庄的原来面目,也为这支河南人的队伍赢得了“铁甲之师”的美誉。
跟王国瑞谈话,你会发现,他有敢作敢为、公平稳重的性格,一种“硬派”的气质在他身上赫然显现。
有一次,他去北京开会,吃饭的时候,一个人对他说,你做大了,当然不怕承认自己是河南人。
他眼一瞪说,我就是做得再小,我也承认自己是河南人。
在公司他经常和职工们一起吃几元钱的份饭,重大节日,都在一线工地上和员工一起度过。
透着企业家精神
在山西省河南商会的会员中,王国瑞的资产是最多的,但是他并不满足:“原来我计划用10年时间,让公司的资产超过100亿元。
但是从今年的形势来看,我觉得我们用不了10年,5年之内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
他并不是盲目发展,而是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
国家政策提倡节约能源、环保,华通集团就投资1.5亿元上水处理和粉尘处理等环保项目。
目前,他们在内蒙古投资的煤矿,已经探明有620平方公里的储量。
“个人消费的财富是有限的,我觉得把企业做大,是在做事业,是在为社会作贡献。
”在王国瑞身上,透着一种可贵的企业家精神。
④3
刘红星工程做到三峡大坝
籍贯:驻马店平舆县
职务:山西宏宇物资贸易公司董事长天地建筑防水工程公司总经理
第一桶金:承建西山煤电厂厂房,挣了近两千万
驻马店平舆县是全国著名的“防水之乡”,刘红星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17岁在山西创业,并且把防水工程做到了三峡大坝上。
今年37岁的他,在防水工程、厂房建设、房地产开发、物资贸易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下一步公司还准备涉足汽车贸易。
靠实干苦干赢得信任
刘红星17岁的时候,父亲在乡里办了一个针织厂,经常到山西矿务局推销口罩,由此发现山西的大型厂矿特别多,就想把家乡的专长“防水工程”做到山西。
1987年来山西的时候,河南人在外省的形象不是很好,他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经常受欺侮,干得是最苦最累的活儿,住的是简陋的工棚。
冬天的时候,骑着摩托车去联系业务,一家一家像查户口似的打听,一不小心摔倒了,爬都爬不起来。
25岁那年,刘红星拉到了一个防水工程,但对方单凭对河南印象不好就硬挑毛病。
他带着几十名平舆老乡,没有一点怨言,硬是凭实干苦干、工程质量和完工时间赢得了对方的尊重和信任。
后来他们的工程越接越多,有很多是对方自己找上门的,几年的时间,他们的业务就超出了防水工程,涉及大型厂房建设、物资贸易等多个领域,目前积累的资产超过5000万元。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招标审查,他们作为全国唯一的一家防水企业参加了三峡大坝工程的建设。
最珍惜河南人的名誉
由于自己经历过创业的艰难,因为别人的不信任,曾经遭受过许多人的白眼,因此,刘红星最珍惜河南人的名誉。
“作为一个河南人,首先要爱自己的家乡,用自己的行动为河南人树立良好的形象。
这不仅仅是个面子问题,它也关系着商机。
”
现在,刘红星总是有意识地回家乡招工,目前平舆县人就占了他公司员工的80%以上。
在公司,他始终告诉员工一句话:“一定要珍惜河南人的名誉,有了
好的名誉,我们才能有无限的商机。
”在他的员工里面,也有很多人后来当了老板,也没有忘记用自己的行为,替河南人争光。
在平舆,刘红星还捐资修建了舆兴城市广场、王庄小学,拿出不下3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有的学生已经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社会的精英。
市政工程大腕陈来运
籍贯:周口商水县
职务:太原市盛玖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一桶金:承建太原市劳教所办公楼
年过花甲的陈来运,不像干建筑的,在他身上倒有着一种学者气质。
大队会计出身的他,四十多岁才来太原创业,当时的想法就是:“走出去,到一个富裕的地方干活挣钱,养家度日。
”
“河南人真能吃苦”
1982年隆冬,一个在山西太原干活的老乡回家过年,告诉他:“山西人实在,工钱也好结。
”他动心了,刚过正月十五,他带着刚满18岁的大儿子陈长建到了太原。
陈来运和儿子在太原的2元小旅店住了10天后,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清理太原市市政公司的一段道路的排水沟。
正值隆冬,他和几个民工每天要在40厘米厚的冰渣子上,用镐头、钢钎、锤子砸洞淘水,超强的劳动强度让他和儿子饿得很快,每天3元的工钱,仅仅能填饱肚子。
但父子俩依旧卖命地干,市政公司工地负责人不禁赞叹:“河南人真能吃苦!”
1000人的“包工头”
随着太原城市发展步伐加快,新建道路沿线的沟渠和旧城区的排水清淤急需大量的民工。
陈来运看到这一形势,首先想到的是家乡和他一样的乡亲们。
他找到工地负责人,请他们再接收一些河南民工,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了。
陈来运回到老家召集了100多人,自己任施工队队长。
100多人,用旧木杆、石棉瓦、废砖头搭起工棚、伙房,晚上铺地而睡。
陈来运挨个对老乡说:“咱们是出来干活的,一定要踏实,不能耍小聪明。
”
陈来运的名气逐渐在太原市市政工程工地上传开。
凡是出力的民工活,都有人来找他:“来运,你手下还有人没有?”而他也一次次回家,把老家的民工带到太原,到1990年时,已经有1000人跟着他在太原施工了。
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包工头”。
1990年,陈来运注册了太原市清徐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投标承揽了出师后的首个工程项目——太原市劳教所办公楼。
这个不足2000平方米的3层楼,
是陈来运的第一桶金。
一个月的工程,20天完成了,这个工程迅速让陈来运和他的建筑公司名声大噪。
后来,他又承接了一系列的市政工程,到1996年年底,他的公司已经拥有固定资产2400多万元,员工总人数达600余人。
大楼盖出“深圳速度”
1994年,陈来运承揽了中国人民银行太原分行银鹰实业总公司综合大楼项目。
该项目地上19层,地下一层,是太原的标志性建筑。
他吃住在工地,每天亲自巡视工程质量。
据说,银行某领导出差一个月,回到工地上一看说:“我走时你们刚建一层,回来就变成了5层,你这可是‘深圳速度’啊!”
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分行所属单位的土建工程,几乎都让陈来运包揽了。
有个领导对他说:“老陈,跟你打交道,省心,你这个人实在,不会耍心眼,不用担心你玩什么花招。
”
2002年至2003年,陈来运先后将几家公司交给自己的四个儿子打理。
目前,太原市的市政工程几乎被他们垄断,连举世闻名的晋祠和难老泉改造工程都是他们做的。
豫商风云人物
彭家华周口市人山西省河南商会会长,山西华嘉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与中体产业合作开发奥林匹克花园,在山西、北京经营高档餐饮业,在南阳收购石油液化气公司和煤液化气公司运作能源项目,正酝酿上市。
王国瑞滑县人山西省河南商会常务副会长,山西华通路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业务涉及公路、桥梁、工民建筑、市政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爆破、能源、环保等十多个领域。
薛敬雨长垣县人山西省河南商会常务副会长,1969年逃荒要饭来到山西,干过建筑、当过销售员,现任山西省老区经济开发公司总经理,在灵石县经营一家大型洗煤厂。
李建明林州市人山西诚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承建的工程多次被太原市质监部门推广为“样板工程”。
王春军滑县人长治市金火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漳山电厂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在全国首创了大型工业企业物业管理的模式。
杨玉峰巩义市人医学博士,太原市中亚中医专科医院院长、董事长,2004年被评为“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段权洲林州市人山西通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高科技生物肥的研究开发。
张臣良周口项城人山西惠声达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山西最大的通信虚拟运营商之一,在公话话吧、商务电话、网络电话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文/图本报记者雷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