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朝鲜人的汉语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朝鲜人的汉语学习

董明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第二年(洪武二年)就同高丽正式建交,确立了宗藩关系。洪武三年(1370),又“颁科举诏于高丽”[1],诏其国“如有行修经明之士,各就本国乡试,贡赴京会试,不拘额数选举”[2]。可见,明太祖非常重视汉语汉文化在高丽的传播。而高丽朝其时虽已进入统治末期,却也依然一如既往,重视汉语学习和汉文化的吸收,向明朝派有留学生。《国子监志》载:“明自洪武初,即有高丽、琉球中山、山南遣子入学,其后来者络绎。”黄佐《南雍志》曰:“外裔子弟,始自高丽遣金涛等四人入国学读书。洪武四年,涛登进士,除授县丞,不就,与三人皆遣归国。”

金涛为何未留在明朝做官而匆匆回国呢?主要原因是其汉语水平不高。对此,明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朝鲜》有明确记载:“是科,高丽贡士入仕者三人,惟金涛登第,授东昌府安丘县丞,寻以不通华言,请还本国,诏给道里费遣之。”

《高丽史・恭愍王世家》庚戌十九年(1370)载:“九月辛丑,遣工部尚书权钧如京师贺正,举子朴实、金涛、柳伯濡从行。涛中制科。”据此,知其时来华应考的高丽贡士实为三人而非《南雍志》所说的四人,且可推知金涛等在明国学仅仅学习了一年。

洪武五年(1372),高丽国王又遣使来明,且请遣子弟入太学。明太祖表示同意接收高丽留学生:“上顾谓中书省臣曰:高丽欲遣子弟入学,此亦美事。但其涉海远来,离其父母,未免彼此怀思。尔中书省令其国王与群下熟议之,为父兄者果愿遣子弟入学,为子弟者果听父兄之命,无所勉强,即遣使护送至京,或居一年,或半年,听其归省也。”[3](《洪武实录》)当年10月,高丽遣使来明,“举子金潜、宋文中、曹信从行”,三举子即来明之留学生。不幸,其所乘船只于途中被毁,金、曹溺死,宋生还。次年6月,高丽使臣携归明礼部之咨文曰:“奏奉圣旨:……(宋文中)可免再试,发回本国擢用。”[4](P34,35,39)

洪武二十一年(1388),高丽遣使来明贺正,并再次恳请子弟入学。不果。洪武二十四年(1391),亦即高丽朝灭亡的前一年,高丽将汉语都监衙门易名为汉文都监,并且设立了教授馆。这可视为高丽重视汉语学习的最后举措。洪武二十五年(1392),高丽大将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而自立,史称李朝。同年9月,成桂遣使赴明,其年冬又表请更改国号,明太祖“命仍古号曰朝鲜”[1]。从此,明朝与朝鲜正式建立了国交。不过,朝鲜在明虽号称属国,实“无异域内”,“故朝贡络绎,锡赍便蕃,殆不胜书”[1]。这从总体上为汉语在朝鲜的继续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洪武二十八年(1395),朝鲜遣使来明,明太祖“以表文语慢”,诘责之。次年,朝鲜送撰表者郑总等三人至,“帝以总等乱邦构衅,留不遣”;洪武三十年冬,“复以表涉讥讪,拘其使建文”[1]。上述二事说明,明朝对朝鲜表文的要求极为严格,礼式不必说,遣词造句也丝毫不予牵就。此外明朝对朝鲜使节还有懂汉语方面的要求,如洪武三十年(1397)三月,明太祖就对朝鲜国王下达过这样的命令:“你那里使臣再来时,汉儿话省的著他来,一发不省的不要来。”[4](P140)这些都是其后朝鲜格外重视培养汉语人才的重要原因。为了培养汉语人才,朝鲜李朝在开国之初便设立了司译院,太祖三年(1394)十一月,又详定该院习业考试制度,使人才的培养得到有力保障。至于该院的学习内容和所用教材,可从《李朝实录・太祖康宪大王实录》二十三年(1441)八月乙亥条的记载中得其梗概:“我国自三韩至于高丽,世世……设专司习华语。至国初置司译院,学徒所读不过《老乞大》、《朴通事》、《前后汉》等书而已。……判三司事xiè@①长寿乃以华语解释《小学》,名曰《直解》,以传诸后。今学者无他师范,唯以《直解》一部为习……”。司译院的教学效果如何?其所用汉语教材有无增减变化?请看《李朝实录・世祖庄宪大王实录》中二年(1456)四月戊申条的记载:“礼曹启:岁癸丑,世宗大王……以所选入学文臣并衣冠子弟三十人为

讲肄官,聚司译院习汉语。至今二十余年,译语精通者颇有之。……所习汉音字样,请以增入谚文《洪武正韵》为宗肄习。”为什么要学《洪武正韵》呢?原来此书有助于训练朝鲜人的汉语发音。朝鲜成宗十二年(1481)十月癸亥,诸知汉韵文臣议曰:“声韵有七音清浊。本国之音,无齿头、正齿之别,而又无唇音轻重之辨,故学华语者,鲜有得其精矣。苟能先正本国之音,则韵学可明也。臣等谨按《东国正韵》,‘私’与‘思’,齿头音也;‘师’与‘狮’,正齿音也;‘卑’与‘悲’,唇重音也;‘非’与‘飞’,唇清音也;而合为一音。‘芳’字全清音也,‘滂’字次清(音)也,而亦混而不辨。……今将本国《正韵》分以七音,叶以清浊,使初学者先习是书,次学《洪武韵》,则七音回声,随口自分,其于学汉音也,未必无补矣。”[4](P676)朝鲜李朝所实行的崇儒排佛的文化政策,也为其国人的汉语学习创造了良好氛围。李朝初年,即在汉城建立文庙,规制与中国相同。世宗朝(1419~1450)更置集贤殿以振兴学问,并重修祀典。世宗还打算向明朝派遣留学生,但遭到明宣宗不明智的拒绝。史载:宣德八年(1433),朝鲜国王“奏遣子弟诣太学或辽东学,帝不许,赐《五经》、《四书》、《性理》、《通鉴纲目》诸书。”[1]

明成祖永乐十年(1412年)十月,出于培养人才的需要,朝鲜议政府请求国王李芳远派遣医、乐、译三学生徒赴中国留学,李芳远未予同意,说:“今帝多顾虑,本朝人至,必令内竖暗察,不可与元朝混一时比也。”[4](P254)明天顺(1457~1464)间,朝鲜又奏请派人留学,其奏章曰:“……自汉唐到宋元朝代,新罗、高丽皆遣子弟入学肄业。其后,汉人韩fǎng@②、李原弼、洪楫、xiè@①长寿等,相继出来,训诲子弟。上项等人,俱已沦没。如今传习无由,汉吏之文,理会者鲜少。……仗望圣慈,照依历代旧例,许令本国子弟入学肄业,兼习汉吏之文。”[4](P525)可这一请求依然未获满足。为此,明英宗还特意向朝鲜下达了一道强词夺理的“敕谕”,其文曰:今得王奏称,……欲照历代旧例,遣子弟入学等因,具悉。且前代之制,或命八才子往教(按:指派德才兼备之人前往朝鲜任教),或许遣子弟入学,他如王彬等擢科遣还(按:宋淳化三年〈公元990年〉,高丽留学生王彬、崔罕等在华进士及第,授以官职遣还),韩fǎng@②辈因使暂留之(按:指元代韩fǎng@②等人因避乱赴高丽而在彼教授汉语)。盖由当时彼处文学未盛,又中国好大之君,取为美观而已。我朝祖宗以来,不行此制。今诗书礼义之教,传习有素,表笺章奏与夫行移吏文,悉遵礼式。虽未能尽通汉音,而通事传译,未尝不谕,又何必子弟来学,然后为无误哉?朕遵祖宗之制,不欲慕袭虚美。王亦当恪守旧规,率励国中子弟,笃志经籍,则自有余师,人才不患其难成,而事大不患其有碍也。[3](《天顺实录》)不过,尽管明英宗推三阻四,在其执政期间,朝鲜毕竟向明朝派了一名留学生。《殊域周咨录・朝鲜》载:“英宗睿皇帝天顺初,(朝鲜)国王与女直毛邻卫仇杀,廷议遣使问罪,佥举礼科给事中张守往,……乃急趋朝鲜,宣上威德,示祸福谕之。君臣震慑,遣陪臣入谢,复遣其子入学,引咎解兵焉。”此后,朝鲜中宗时,也曾多次动议向明朝派遣留学生,虽均不果行,但却充分表明朝鲜对汉语学习的高度重视和对汉语人才的迫切需求。尽管派人到中国留学的愿望几乎始终未能实现,但这并未窒息李朝学习汉语的热情与积极性,也并未使朝鲜人的汉语学习陷入绝境。首先,李朝历代国王都非常重视国内的汉语学习,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鼓励政策,这无疑是保证汉语在其国内有效传播的重要原因。如世宗十九年(1437)九月庚寅,传旨议政府:“近来学者惟习词章,不务经学,诚为可虑。今欲于每年亲试之时,亲临讲经,则庶几兼习,亦助实学之一端。”[4](P398)成宗七年(1476)十二月辛巳,“御宣政殿西庑,引见译官张有诚、黄中、李春景,令以汉语相问答,复以乡语解之。”[4](P632)明宗十七年(1562)三月己丑,“御司政殿试专经吏文汉语文臣”[4](P1477)。诸如此类,显然都是对国内汉语学习者的鼓励与鞭策。此外,世宗十六年(1434),还制订了两条奖励汉语译人和汉语生徒的措施:一是允许译人在辽东贸易以取利;一是译学生徒居住外国者,完恤其家,以供居京之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