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刍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刍议
一、武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笔者通过跟踪调查武汉商学院2014-2016 三届的毕业生以及与企业进行访谈后,认为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就业观念和心态有偏差
虽然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但仍然有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心态有偏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其主要表现为有的一心只想进入国企或者机关事业单位,追求铁饭碗,对于民营企业嗤之以鼻;有的只愿进大企业,对于中小微企业不闻不问;有的只想去大城市,而不想去基层;有的一味只想拿高薪,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降低就业期望值等。
2.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
笔者接触到许多大学生,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基本上都是模糊不清,缺少明确的奋斗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因而产生了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找工作,而是一再观望的“慢就业”现象。虽然高校设置了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但多数采用的是在某个较短时间内,将大学生集中在大教室,然后以讲座的形式进行知识灌输,这样的就业指导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在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因此很难在大学生中形成有效的影响。
3.应用实践能力较差
在高校“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普遍缺乏应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差。比如有些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去企业参与招聘工作,却连最基本的筛选应聘人员信息资料也不知该从何处入手。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校在课堂传授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相脱节;第二个原因就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教学内容不足,导致其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4.个人意志品质有待提升
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社会和企业对于个人的意志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能吃苦耐劳,具备强烈的责任心等。然而,当代的大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之下,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主要表现为心理脆弱,抗压能力低下,不能也不肯吃苦,耐心差等。
5.综合素质不高除了以上问题以外,企业还反映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职业发展受限。比如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差;缺乏研究问题的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不强,无法与人合作等问题。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地方高校基于雇主的视角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展教育活动,一来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其二,能够切实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第三,能够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程宇欢(2017)基于雇主的视角,曾经对于武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做出相关的研究。笔者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建议地方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构建应用型的才人培养体系
针对大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的问题,地方高校应加大对于大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去构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面向地方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学科专业建设上,高校应针对地方的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定位来重点发展应用型专业;其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地方高校可以与行业专家、企业人士共同根据实际的工作项目、内容、要求来进行设置、组合和编排,强调课程及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衔接;第三,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进以问题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鼓励教师运用?F 代科技手段,开展互动式、慕课式、翻转式课堂教学,促使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仿真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第四,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在“引进来”,地方高校可以实施企业课程嵌入,邀请企业人士将企业理念、工作中的问题融入到校内实训课程之中;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在“走出去”,地方高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满足学生考察、实习和实训之需,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
力。
2.完善就业指导教育
针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心态上的偏差,以及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地方高校应完善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指导应覆盖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而且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在学生刚迈进校门时,就业指导的重点应该是帮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在学习期间,就业指导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对于自我、职业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建立科学的职业规划;在学生即将毕业的阶段,就业指导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提高求职应聘的技巧,了解市场需求信息等。
3.加强校园文化开发
地方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开发与建设,特别是通过校园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建设,以形式多样的各种文体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意志品质。比如通过专业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来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暑期返乡基层挂职等来增加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社会实践和考察活动,来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提高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