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属北语19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2

直属北语19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2
直属北语19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2

单选题

1(4分) : 以下对唐四大发明的有关认识有误的是()

A: 罗盘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

B: 火药的成分硝传入阿拉伯帝国,波斯人称为中国盐、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

C: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

D: 中国发明的铅活字印刷开始了印刷史上的新时代

2(4分) : 遣唐使在华活动没有()

A: 遣唐使主要成员前往长安路途一切费用由中国政府负担

B: 长安城有唐廷内使饮马出迎,引住四方馆

C: 遣唐使上贡受封赏

D: 活动受限于在长安和内地与唐朝官员进行交流

3(4分) : 秦汉渡来人对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A: 传入青铜器和制铁技术

B: 传入了水稻种植、农耕技术

C: 创立了日本茶道

D: 促进了大陆和日本岛人种的混杂合流

4(4分) : “三山夹两盆”首先是由()在地图上勾画出来的。

A: 李希霍芬

B: 斯文赫定

C: 普尔热瓦尔斯基

D: 斯坦因

5(4分) : 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

A: 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

B: 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

C: 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

D: 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

6(4分) : 以下对唐朝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突厥降唐之人居长安者是长安战俘中为数最多的

B: 回纥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和从属的关系,曾帮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

C: 唐不承认大食在中亚的扩张,双方长期军事对峙

D: 吐蕃是古代藏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唐朝与吐蕃长期处于和战不定的局面

7(4分) : 为路易十四写了一份报告《康熙帝传》的是()。

A: 张诚

B: 白晋

C: 南怀仁

D: 塔夏尔

8(4分) : 有关汤若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第一位外国人钦天监正

B: 明末1620年,汤若望随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

C: 主持《崇祯历书》的修订工作

D: 大胆排斥中国传统的旧历——大统、回回、东局三家历法

9(4分) : ()是中国汉字拉丁化道路之始。

A: 《西字奇迹》

B: 《两国记法》

C: 《二十五言》

D: 《畸人十篇》

10(4分) : 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并指出其当时准确位置的考古学家是()。A: 普尔热瓦尔斯基

B: 李希霍芬

C: 斯文赫定

D: 斯坦因

11(4分) : 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 贸易往来

C: 战争与掠夺

D: 宗教传播

12(4分) : 写下《读景教碑书后》的中国人是()。

A: 李之藻

B: 钱大昕

C: 张庚虞

D: 韩泰华

13(4分) : 希伯来人原来住在()。

A: 巴勒斯坦地区

B: 阿拉伯半岛

C: 埃及

D: 约旦地区

14(4分) : 真正以传教为目的来元朝的天主教传教士是()。

A: 柏朗嘉宾

B: 罗伯鲁

C: 马可波罗

D: 孟高维诺

15(4分) : 写了一本《远东游记》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是()。

A: 柏朗嘉宾

B: 罗伯鲁

C: 马可波罗

D: 孟高维诺

判断题

1(4分) : 普尔热瓦尔斯基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

A: 对

B: 错

2(4分) : 匈奴在北方最大的敌人是大月氏。

A: 对

B: 错

3(4分) : 《意大里亚传》是中国人对于以意大利为首的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宗教的最初认识和记录。

A: 对

B: 错

4(4分) : 古楼兰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的边缘和罗布泊的西部边缘上。

A: 对

B: 错

5(4分) : 1610年(万历38年),利玛窦去世后,龙华民任耶稣会会长,改变了利玛窦规矩。A: 对

B: 错

6(4分) : 司马迁写《史记·大宛列传》就提到西域有佛教之说。

A: 对

B: 错

7(4分) : 绮在商代就有了,到春秋战国时更为普遍,输出域外的丝绸,主要以绮为主。A: 对

B: 错

8(4分) : 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A: 对

B: 错

9(4分) : 西域是三十六国,但并非同一时期的三十六国,有的存在的时间短,有的存在的时间长,有的分合不断,它们被通称为三十六国。

A: 对

B: 错

10(4分) : 西域三十六国都在葱岭以西,所以它们属于大西域范围内。

A: 对

B: 错

单选题

1(4分) : 以下对唐四大发明的有关认识有误的是()

A: 罗盘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

B: 火药的成分硝传入阿拉伯帝国,波斯人称为中国盐、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

C: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

D: 中国发明的铅活字印刷开始了印刷史上的新时代

2(4分) : 遣唐使在华活动没有()

A: 遣唐使主要成员前往长安路途一切费用由中国政府负担

B: 长安城有唐廷内使饮马出迎,引住四方馆

C: 遣唐使上贡受封赏

D: 活动受限于在长安和内地与唐朝官员进行交流

3(4分) : 秦汉渡来人对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A: 传入青铜器和制铁技术

B: 传入了水稻种植、农耕技术

C: 创立了日本茶道

D: 促进了大陆和日本岛人种的混杂合流

4(4分) : “三山夹两盆”首先是由()在地图上勾画出来的。

A: 李希霍芬

B: 斯文赫定

C: 普尔热瓦尔斯基

D: 斯坦因

5(4分) : 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

A: 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

B: 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

C: 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

D: 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

6(4分) : 以下对唐朝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突厥降唐之人居长安者是长安战俘中为数最多的

B: 回纥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和从属的关系,曾帮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

C: 唐不承认大食在中亚的扩张,双方长期军事对峙

D: 吐蕃是古代藏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唐朝与吐蕃长期处于和战不定的局面

7(4分) : 为路易十四写了一份报告《康熙帝传》的是()。

A: 张诚

B: 白晋

D: 塔夏尔

8(4分) : 有关汤若望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第一位外国人钦天监正

B: 明末1620年,汤若望随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来华

C: 主持《崇祯历书》的修订工作

D: 大胆排斥中国传统的旧历——大统、回回、东局三家历法

9(4分) : ()是中国汉字拉丁化道路之始。

A: 《西字奇迹》

B: 《两国记法》

C: 《二十五言》

D: 《畸人十篇》

10(4分) : 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并指出其当时准确位置的考古学家是()。A: 普尔热瓦尔斯基

B: 李希霍芬

C: 斯文赫定

D: 斯坦因

11(4分) : 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 贸易往来

C: 战争与掠夺

D: 宗教传播

12(4分) : 写下《读景教碑书后》的中国人是()。

A: 李之藻

B: 钱大昕

C: 张庚虞

D: 韩泰华

13(4分) : 希伯来人原来住在()。

A: 巴勒斯坦地区

B: 阿拉伯半岛

C: 埃及

D: 约旦地区

14(4分) : 真正以传教为目的来元朝的天主教传教士是()。

A: 柏朗嘉宾

B: 罗伯鲁

C: 马可波罗

15(4分) : 写了一本《远东游记》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是()。

A: 柏朗嘉宾

B: 罗伯鲁

C: 马可波罗

D: 孟高维诺

判断题

1(4分) : 普尔热瓦尔斯基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

A: 对

B: 错

2(4分) : 匈奴在北方最大的敌人是大月氏。

A: 对

B: 错

3(4分) : 《意大里亚传》是中国人对于以意大利为首的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宗教的最初认识和记录。

A: 对

B: 错

4(4分) : 古楼兰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的边缘和罗布泊的西部边缘上。

A: 对

B: 错

5(4分) : 1610年(万历38年),利玛窦去世后,龙华民任耶稣会会长,改变了利玛窦规矩。A: 对

B: 错

6(4分) : 司马迁写《史记·大宛列传》就提到西域有佛教之说。

A: 对

B: 错

7(4分) : 绮在商代就有了,到春秋战国时更为普遍,输出域外的丝绸,主要以绮为主。A: 对

B: 错

8(4分) : 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A: 对

B: 错

9(4分) : 西域是三十六国,但并非同一时期的三十六国,有的存在的时间短,有的存在的时间长,有的分合不断,它们被通称为三十六国。

A: 对

B: 错

10(4分) : 西域三十六国都在葱岭以西,所以它们属于大西域范围内。A: 对

B: 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