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鱼类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鱼类疾病的防治是决定水产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如果是经常患病的鱼类,就会严重影响水产品的品质。因此,在水产养殖的整个环节中,都必须做好鱼类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常见的鱼类病害
1.病毒病。病原体能够在细胞当中进行复制,无法利用药物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鱼类疾病发生与个体品种、水温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春季鲤鱼发病时候的温度在15℃左右,发病温度不高于23℃。鲤疱疹病毒病仅见于锦鲤和鲤鱼,发病温度约为25℃,低于17℃或高于32℃。草鱼出血病主要发生在草鱼和鲱鱼中,发病高峰在水温26℃左右。鱼类病毒病潜伏期不同,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上都有着复制性,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能够快速的传播,这些因素都加大了控制难度,在治疗上只能够加强日常的预防。
2.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败血症的名称因地区而异,其发病机制是由嗜水气单胞菌、丹参气单胞菌、弧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淡水喂养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养殖疾病。
3.寄生虫病。寄生虫会导致患病鱼类出现身体损伤等状况,严重的会导致其直接死亡,发生严重的病变,寄生虫在鱼类体内寄生会对其身体组织和器官等产生压迫,导致鱼类生理功能出现完全性丧失,直接掠夺鱼类体内营养,这对于今后鱼类的稳定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寄生虫的排泄物在鱼类宿主体内会产生毒素,造成鱼类身体危害。
二、鱼类病害流行特点
1.类型多样,发病快。新产品、新技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得到快速的推广,养殖户也在这个过程当中过度的重视饲料量的投入,抗生素的滥用更是导致水质受到破坏,水体载体承受过重,水营养成分过高,水质已经不适合养殖,水污染更加严重。寄生虫、病毒疾病等是水产养殖周期当中较为常见的症状,特别是随着鱼苗在全国范围当中的快速运输,不同鱼病也出现了全面流行,单一病害已经发展成为多元病害,养殖户预防观念的淡薄,在鱼类疾病发生之后会使用大量药剂,或者频繁更换药物,进一步导致养殖水体承载能力下降。
2.耐药性强,根治难。增加药物的数量并不能够使鱼类疾病症状得到改善,反而为病原体等提供了更加适合繁殖的环境。药物的使用并不能够完全消灭病原体等,寄生虫会通
过进一步繁殖将抗病基因进行遗传,病原体、寄生虫等体内的耐药性增强。这就是盲目使用药物导致的基因突变,最终形成全新病原体。多种病原体会加重鱼类疾病,形成的恶性循环,使环境污染加重。3.病原较广,时间长。养殖水体既是水产品生长场所,同时也是寄生虫等繁殖载体,病原体会在水循环影响下加重养殖病害侵入。以前的某种特定时期疾病发展到现在会出现在任何季节当中,并且发病时间、疾病种类等出现叠加状况。
三、鱼类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1.彻底进行池塘消毒。池塘是繁殖物种的载体,但底部的淤泥也是一些病原体的良好栖息地。因此,在池塘养殖一段时间后,管理者应将池塘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即保持淤泥厚度在10厘米左右并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暴露,改变病原菌的生存环境,以减少病原菌的基数,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效果。在疾病高发季节前,管理人员还对水体中的病原体进行了预防性治疗,与一般农药相比,中草药对寄生虫也有极好的效果,而且其繁殖无任何副作用,不会使繁殖受毒害,用中草药代替农药消毒是一种新兴的消毒方式。
2.强化水质管理。水源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水质要求》,养殖池塘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夏季气温较高时,池塘水环境容易恶化,会导致大量鱼类病害。为了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应利用在线水质检测设备对水质进行及时监测。正常情况下,养殖池塘用水每周例行检测一次,主要是测定pH值等,夏季暴雨过后,要及时掌握池水变化情况。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2cm左右,pH值应保持在7.5~8.5之间,氨氮含量应小于0.4mg/L,溶解氧昼夜不低于5mg/L。
3.完善投饲管理。养殖户需要将每天的投喂时间固定在每天4个特定时段,这样容易形成投喂反射,要实现投喂的时间、位置等的固定化,投喂模式以分散饲料为主,避免出现由于投喂而争食而导致聚集,进而出现局部缺氧状况的发生。为保证饲料质量满足鱼类生长需要,可适当添加维生素以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每次投入饲料量应保持在正常量的75%左右。不得使用潮湿、有害的饲料,在饲料的选择和使用上要符合《渔业混合饲料安全限量》规定。
4.应用绿色生物药物技术。积极开展我国渔业生物制剂的绿色化研究和开发。渔业用药体系要符合水产品生长等需求,同时推广低危害、少残留等药物,根据渔场等实际情况改善安全用药技术,加大对微生物制剂的研究,适当对水生态环境进行调节,这样才能够实现渔场的可持续发展。
5.建立质
量追溯监管体系。水产品质量追溯监管体系能够为提升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对于无公害水产品要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证明,开展水产品风险管理,排除水产品生产隐患,严格执行水产养殖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掌握渔场等水产品的养殖详细信息,及时组织执法检验和整治活动,对于生产养殖安全事故隐患限定其整改,公开举报电话等,监督渔场等的环境维护情况,能够协调各方相互配合,提升检验力度,这样才能够保护好水环境。
产养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病害流行,其中水质问题、预防措施不当等因素较为突出,防治难度不断地提升需要水产养殖要加强日常科学管理,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针对发病快等特点突出对症用药效果,以保障经济效益作为水产养殖的关键。科学养殖更应该注重持续学习,创新养殖技术的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的研究,降低养殖对于周边环境破坏,这样能够保证不必要经济损失的投入,实现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