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教育中自然美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校教育中的自然美育
自然美育是美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目标在于将人们置身于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之中,体验生命的方式和状态,从而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与探索。

通过自然美育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施自然美育三部分,来讨论学校教育中的自然美育。

学校教育自然美育审美想象力
一、自然美育的定义
自然美育指通过对自然美,特别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而实施的美育。

如果说,美育的目标在于促使人们在人格结构、知识结构、身体结构和审美结构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那么自然美育则是美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目标在于将人们置身于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之中,体验生命的方式和状态,从而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与探索。

二、自然美育的作用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因素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物质生活,趋于功利化。

加之,科学技术不断呈几何数字的增长之势,互联网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从而大大减少了人们走进自然、领略自然、享受自然、感悟自然的机会,对于久居城市、长期囿于学校的学生而言就更为严重。

这一现象日益引起学界各专家的重视。

例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赫伯特·马尔库塞对这一现象感叹道:“商业化的、受污染的、军事化的自然界不仅从生态意义上,而且也从生存的意义上缩小了人的生活世界。

它妨碍着人对他的环境世界的爱欲式的占有和改变:它使人不可能在自然中重
新发现自己,无论是在异化的彼岸,还是此岸。

”由此可见,自然美育的重要性,它是美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完善学生人格结构、知识结构、身体结构、审美结构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在人格结构方面,观赏与领略自然美可以促使学生领悟人生、砥砺品格,于潜移默化之中确立高尚情操。

也就是说,虽然自然景观本身没有情感,但是它可以刺激人的感官,触动人们的情感,从而促使人产生情感、情绪,甚至思考、探索。

(2)在知识结构方面,观赏自然风光,尤其是人文景观的美,能够开拓视野,增广见闻,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世界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种多样,每一种山川风景都饱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的积淀,对学生开展自然美育,可以促使学生开拓视野,全面了解各类的自然风光,积累鉴赏经验。

(3)在身体结构方面,观赏自然美能够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孕育出美好的自然情感。

接触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户外活动形式,可以利用空气进行身体锻炼,不受地区、季节和物质条件的限制。

通过领略自然美,人们既可以得到外在形体的锻炼,又能够获得内在情感的陶冶,这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双重收获足以使人的身体结构更趋优化。

(4)在审美结构方面,观赏自然美能够培养审美情趣,增长审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20世纪40年代,郁达夫先生就曾对自然美育问题做过相关评价:“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
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自然美是审美的源泉之一,自然美是极为丰富的养料不断滋润着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它的形式特征以其特有的造型美、色彩美、声音美、节奏美和动态美来锻炼人们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它的审美意蕴则以其特有的丰富内涵来锻炼人们对内容的体悟能力。

三、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实施自然美育
1.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和丰富的审美
想象力
19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作为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即审美感受力,这也是自然美育的基础。

要培养审美的感受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审美实现。

马克思就曾指出:在“从对象上展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同时,“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也随之发展起来。

因此,教师应当多带领学生接近大自然,接触美的事物,步入美的境界,以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与探索,从而提高审美的感受力。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寒暑假进行远足,积极开展“春游”、“秋游”等活动,让学生尽情享受自然,去同溪流一起细语,去倾听树叶的倾诉,去感知山泉的叹息,去触摸大地的脉搏和海洋的呼吸。

通过外物与内心之间无数次相互作用,一定外在形式便会通过知觉与特定人类情感联系起来,引起一种特定的感觉。

此外,审美想象力的培养也是自然美育的基础之一。

审美想象力是
指审美主体在审美对象的刺激、诱导下,通过想象将大脑中借助记忆所储存的众多相关表象重新进行组合、加工、改造以认识对象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它是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心理功能,也是审美感知迅捷升华为理解,激起情绪、意志活动和审美形象创造的直接反映。

由于自然美的特点是以形式取胜,因此就更需要观赏者具备审美想象力。

在山水审美中观赏者想象力自然驰骋的天地最宽,自然美之所以以超越自然物的感性形式主要在于审美主体的情感贯注和想象创造。

作为教师,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挖掘生活积淀,使学生能步入美境之中,尽情投入,全身心领会,达到文情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2.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中把欣赏自然美同描绘自然美的诗、文、画等结合起来
自然美的问题,历来被视为美学的“阿喀琉斯之踵”,教师中应当结合描绘自然美的文学艺术作品实施教育,表现自然美的山水诗、风景画、田园诗、园林建筑、山水音画等艺术作品就是自然美育的良好实施手段。

例如,陶渊明的诗作《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文描绘了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仿佛可以闻到江南乡村飘逸的酒香,可以看到诗人诗酒耕读、极富情趣的田园生活。

教师可以通过对诗文本身的分析与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而实施自然美育。

3.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自然景观进行物我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体悟自然美的重要因素,如若没有情感互动,那么主体对一切的景物都会无动于衷。

正如马克思所言:“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的特性。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与自然景物交流,并由此发省深思。

4.教师要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修养,提高审美水平
每一种自然风貌都蕴含着相关的历史文化,因此要深刻体会自然美,就要加强学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修养。

例如,青岛琅琊台风景三面临海,与蕴奇耸秀的群山和俨如画屏的岛屿相携相望,自然风光大气磅礴,雄秀瑰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人文、历史、自然的完美结合。

通过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参考文献:
[1]张法.美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尔库塞.反革命与造反[a].工业社会与新左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张玉能.自然美与实践的自由[j].福建论坛,20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