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以《费加罗的婚礼》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an Jiu Ping Lun •研究评论 M
试论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
—以《费加罗的婚礼》为例
曹颖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在西方音乐史中,歌剧这一音乐体裁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伟大音乐
家,歌剧的创作伴随他的一生,是其音乐创作中尤为辉煌的领域之一,其歌剧创作的主要成就集中于维也纳时期,
《费加罗的婚礼》就是其创作于该时期的一部典型代表作。
本文以《费加罗的婚礼》这一作品为例,在对其创作背景
与剧情概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试从其中的一些作品片段的分析中窥探莫扎特歌剧创作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歌剧莫扎特创作特点《费加罗的婚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一种尤为重要的体裁,也 是其最辉煌的创作领域之一,他从11岁起直至其生命的 终结始终都在进行着歌剧写作,几乎贯穿他的一生。
在他 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 21部歌剧作品,其中他在1781年 以前创作的早期歌剧主要是意大利风格,而他歌剧创作 的最高成就是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也就是维也纳时期 (1781-1791年)完成的,《费加罗的婚礼》就是他在这一时 期创作的一部伟大作品。
一、《费加罗的婚礼》创作背景及剧情概述
(一)创作背景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在1781-1786年间创作的 一部四幕意大利喜歌剧,这部歌剧的内容取材于法国剧 作家博马舍的话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歌剧脚 本作者为意大利诗人达•蓬特。
这部歌剧采用意大利歌词,以奥地利的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有着明显的反封建 倾向,反映了当时进步的社会与伦理思想。
该剧创作于法 国大革命爆发之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莫扎特深受自 由、平等、博爱的反封建的启蒙思想所影响,他选取了博 马舍的这部被禁止上演的话剧进行创作,受各方面原因 不得不对原作的一些激烈的革命性内容进行删减省略,但总体上仍较好地对原作的思想内核进行保留,进步的 启蒙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01-02
(二)剧情概述
《费加罗的婚礼》原作故事均发生于一天之内,因此也 被称为“狂欢的一日”。
故事讲述了伯爵的男仆费加罗爱 上了美丽的女仆苏珊娜,而好色的伯爵早已对苏珊娜垂 涎已久,在费加罗和苏珊娜准备结婚的时候从中进行百 般阻挠,想要霸占苏珊娜。
为了反抗封建统治并追求自己 的幸福,费加罗和苏珊娜联合伯爵夫人罗西娜一起设计 巧妙的圈套来教训伯爵,最终伯爵当众出丑得到了教训,费加罗和苏珊娜顺利举行了婚礼。
该剧整体剧情诙谐幽 默,人物刻画生动细致,赞颂了平民阶层的费加罗和苏珊 娜的机智果敢、不畏强权,也揭示和讽刺了贵族阶层与封 建统治的腐朽。
二、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
莫扎特的歌剧创作有着突出的特点,在18世纪末达 到一个新的高峰,《费加罗的婚礼》是其在维也纳时期极 具代表性的一部经典作品,通过对这部作品中个别片段 的欣赏与粗浅的分析认识,我们可以窥探出莫扎特的歌 剧创作的鲜明特点。
(一)诗歌服务于音乐,用音乐巧妙刻画人物性格与心 理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提倡“音乐为戏剧的情节和表现的 诗意服务”,强调戏剧第一位,莫扎特则与之相反,强调诗
Yi Shu Ping Jian
歌服务于音乐。
他曾在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中说到:“在一 部歌剧中,诗歌必须完全是音乐的顺从的女儿。
”因此,他 的歌剧有极强的音乐性,音乐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人物的 刻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感的表达等均依靠音乐来完 成。
莫扎特擅长于用不同的音乐来塑造不同的角色,在 《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中,莫扎特一共塑造了十余个 人物形象,并用了 14首咏叹调来诠释这些人物的音乐形 象,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描写刻画,用音乐而不是靠台词来 推动歌剧情节的发展,进行戏剧表达。
剧中人物的音乐形 象均生动而有活力,情感表达细腻,独具魅力。
其中,伯爵 夫人是推动整个剧情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她代 表着封建社会的贵族女性,优雅美丽却也有着难以言说 的苦衷。
莫扎特一共用两首抒情性的咏叹调来对伯爵夫 人的音乐形象进行塑造,整体音乐风格柔和且悠扬,表达 着伯爵夫人对丈夫不忠的哀怨以及对曾经的美好时光的 回忆与怀念,《求爱神给我安慰》便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咏 叹调旋律优美、短小精干,整体的和声变化尤为丰富,舒 缓的节奏速度营造出了一种忧郁悲凉的感情基调,优雅 柔美的音色中透露出她的无助、无奈与虔诚,将其面对丈 夫的不忠内心的痛不欲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 用重唱刻画人物角色,推动戏剧情节发展莫扎特对于人物角色的细致描绘刻画不仅见于咏叹 调之中,重唱也是其表现角色间的戏剧冲突的重要手段, 他将重唱的音乐形式与戏剧情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 而把角色的情绪及剧情推向高潮。
可以发现,莫扎特的歌 剧在剧情发展的关键之处均有重唱的运用,它已成为了 莫扎特歌剧音乐戏剧结构的基础,他还在重唱中加入交 响乐等器乐形式,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情绪,刻画人物形 象与心理。
莫扎特在《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第二幕的终场中 所写的一段重唱便极具代表性。
起初,这只是一个由伯爵 与伯爵夫人一同演唱的二重唱,进而随着音乐性的加强, 其余的角色也逐渐不断地加入,由最初的二重唱一直发 展为了七重唱,在最后的七重唱中,以费加罗、苏珊娜和 伯爵夫人为一组,伯爵、园丁、巴尔托洛和马采列娜为一 组,自然分为了两个相对立的阵营,戏剧冲突更加激烈, 对于不同人物形象及心理的刻画更为突出,将整部歌剧 推向极具戏剧性的高潮,起到了渲染戏剧氛围、烘托戏剧 主题的重要作用。
(三) 重视发挥器乐的作用
莫扎特不仅在歌剧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 在器乐创作方面亦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且他在歌剧创作 中对于器乐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视的,充分利用交响乐队 音响交织的特点进行音乐语言描绘。
莫扎特在歌剧音乐 的创作中往往通过交响乐主题间的对比与冲突来突出音 乐的戏剧性,运用不同的配器手法、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营
造不同的场景,对不同的人物形象与内心进行描绘,以复 杂多变的音响效果来表现人物间的纠葛,特别是管乐的 运用,在界定人物角色及戏剧情节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
用。
如在费加罗的《你不要再去做情郎》这首咏叹调中,乐 队所起的不仅仅是伴奏的作用,其对于费加罗的内心情 感变化的描绘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从而在声乐与 器乐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了对于人物形象与心理的完整细 致的刻画。
此外,莫扎特的歌剧序曲的创作也是尤为出色的,这 一带有标题性因素的管弦乐作品同样能够表现丰富的戏 剧形象。
歌剧序曲虽不直接从歌剧的音乐主题中进行取 材,但其总体风格特征、调式风格、旋律样式、情感表达等 都与歌剧有着密切的联系。
《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就是 一首精致袖珍的交响曲,且常作为独立曲目在音乐会中 演奏。
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为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其 结构虽然短小但内涵丰富,莫扎特运用交响的手法,对歌 剧的主题进行浓缩和预示,风格轻松诙谐,用器乐诉说着 对于封建统治的不满与反抗以及对于自由、对于爱情的 向往与追求。
三、结语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伟大音乐家,其歌剧创作 在18世纪末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莫扎特的歌剧创作特 点鲜明,强调诗歌服务于音乐,用音乐来对人物性格、心 理等进行刻画,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除用咏叹调来描绘 人物形象外,他还善用重唱来表现戏剧冲突,将音乐与戏 剧情节完美结合、融为一体。
作为一名在歌剧和器乐领域 同时取得巨大成就的音乐天才,他尤为重视歌剧作品中 的器乐部分,无论是其歌剧序曲的写作还是多样化配器 手法的运用,都对角色形象的界定以及戏剧情节的推动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外,在他的每部歌剧中,几乎都 会塑造一些喜剧男低音角色来调节歌剧的戏剧性。
莫扎 特的歌剧创作很好地总结、继承并发扬了前人的优秀传 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突破性的发展,其对于角色形象 的塑造刻画细腻、生动且真实,显示出独特的风格特点,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且对浪漫主义时期歌剧的进一步发 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格劳特•西方音乐史(第六版)[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2] 张冉.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重唱的艺术特征[D ].北京:首 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一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角色分析[D ].西 安:西安音乐学院,2017年.
[4] 翁葵.论莫扎特的歌剧特征及其演唱风格[J ].广西大学学报, 2009,(04).
[5] 林思名.从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看莫扎特的创作特征[J ].大舞 台,2010,(01).
2
Yi Shu Ping
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