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引言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指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向,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经济理论之一。有数据实证分析说明,中国当前的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中显示出了与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相一致的比较优势,从而验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受益于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因此,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仍然应该建立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理论基础之上。本文拟介绍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中国目前具备的比较优势,进而提出宗国现阶段仍然需要给予比较优势理论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因。
文献综述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对国际贸易现象的分析,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之一,并随着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大卫•李嘉图对国际贸易模式的研究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按照李嘉图的论述,所谓比较优势就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差异而引起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对差异。但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经济学的崛起,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单一劳动生产要素投入的假设在解释多种比较优势来源时就发生了困难。
随着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弥补了李嘉图理论的局限,引入了多种要素投入假设的分析框架。萨缪尔森、罗勃津斯、斯托尔托等人在H—O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揭示了贸易对生产、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规模优势的出现,H—O理论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大量的行业内贸易。在H—O理论之后,“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使得人们对H—O理论的普适性产生了怀疑。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放弃H—O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实际上说明了一个国家可以从规模经济上获得比较优势。以弗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放弃H—O理论关于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的企业获得不同水平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以上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简单回顾。国际贸易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经济现象,单个经济理论模型当然不能解释所有的国际贸易实践,但这些模型提供了现有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框架,也为国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正文
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截止到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也累计过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后采取的基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贸易政策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奇迹是有目共睹的。
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遵循
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从资本密集型的、以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战略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这一转变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在过去20多年中极大地刺激了贸易和经济的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
通过一些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国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进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比较优势理论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适用性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中国享有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人均GDP翻番所用的时间之少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国在1978-1987年期间,只用了9年,就实现了人均收人的翻番,紧接着又在1987一1996年期间的9年中再次翻番。而其他国家在相类似的增长时期中,所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韩国在1966一1977年期间花了1年,日本1885一1919年期间花了34 年,美国在1839一1886年期间花了47年。1978一200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3%,是中华人民共利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中国因而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为什么能创造上述奇迹?
由于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发展战略目标是政府采取人为扭曲资金价格的方式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从而就抑制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发展战略开始逐步尝试后,受压抑部门即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大力发展,不仅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从而达到矫正扭曲的产业结构的目的,而且更加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增长。经济学家通常把这种以改革促进增长的现象称为改革的“做大蛋糕效应”。蛋糕做大之后,就会形成新增资源,在市场机制已经存在的情况下,生产通常会按照场的需要和比较优势的要求,把新增的资源进行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配置。
二、比较优势理论对改善我国农村经济现状的适用性
自1978年至今,中国农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不到世界总面积7%的耕地,基本满足了占世界人口2%的中国人民的温饱。因而,了解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所在,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评价不同农业政策的可能效果,而且也有助于把握中国农业应该遵循的发展模式。
首先,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人均耕地也不过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次,中国后备耕地资源也很有限。在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中国耕地面积却逐年下降,人均耕地拥有量每年都有所减少。最后,农业用水是水源使用中的重要项目。据估计,每年因农业灌溉用水不足,至少造成粮食减产25亿千克。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预测,中国到2030年人口将增加到16亿,粮食需求将大幅度提高。他预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粮食产量将以每年0.5%的速度下降,到21世纪30年代,粮食缺口将为2.16亿吨一3.7亿吨。布朗警告说,届时全世界都无力养活中国。中国的粮食生产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与其具有的农业资源察赋有很大关系。我国农业的资源特点是耕地稀缺、劳动力丰富,另一方面粮食的生产使用较多土地、较少劳动力,两者结合起来就造成这样的结果:中国粮食生产缺乏比较优势。第一是选择适合于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技术道路。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根据经济学家归纳出所谓的“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农民总是选择那种能够节约稀缺生产要素,并更充分利用丰富的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