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适与实用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胡适与实用主义
胡适是中国实用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一生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胡适为什么在众多的理论和思想中就选定了实用主义思想呢?这是同实用主义哲学的治学方法与胡适本身所固有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存疑的精神以及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相契合所分不开的。
标签:胡适;实用主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2602
1 胡适的传统文化背景
胡适在去美国留学之前先在家乡安徽绩溪接受了近十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后又在上海接受了六年的新学教育。胡适的家乡安徽绩溪属古代的徽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极为浓重的地区。在这里既出了程顥、程颐兄弟和朱熹这样的理学大家,又出了江永、戴震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在这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胡适接受了传统的私塾教育,从父亲为他所编的《学为人诗》到《小学集注》、《四书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和《四书五经》等经书无不熟读。这为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打下的深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1904年胡适又到上海求学,胡适在上海先后就读于梅溪学堂、澄衷学堂和中国公学等三所学校。在上海0的六年里,胡适接触了西方的一些思想,像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中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法则对胡适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一点也就使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所倡导的渐进主义学说与胡适所具备的进化论观点相符合,而且更深化、更系统,为胡适师从杜威提供了结合点。
2 胡适思想上的存疑精神
从思想精神上看,胡适自幼就有一种存疑的精神,“我十几岁的时候,便已有好怀疑的倾向,尤其是关于宗教方面。我对许多问题存疑,我反对迷信鬼神。我对我的文化生活,乃至日常生活的一切理论、记载和事实,如一有怀疑,也都要予以批判来证明或反证明。这都是由于我的怀疑的倾向所致。所以纵使我才十几岁的时候.我已经在寻觅—个能解决我怀疑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他对鬼神态度的变化中看出他幼年时的存疑的精神。胡适的母亲把胡适从小就许在观音座下做弟子,让他从小就信神、礼佛、拜孔子。直到他十多岁温习朱子的《小学》时,读到了一段司马光的家训:“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舂磨,亦无所施。”司马光的这段话大大的影响了胡适的宗教信仰,使他逐渐成为一个无神论者。后来,胡适又读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书中有一段记载了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其中引用了范缜的《神灭论》中这样的一段话:“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形谢神灭”。认为形体如果不存在了,神魂也就自然消失。“司马光的话教我不信地狱,范缜的话使我更进一步,就走上了无鬼神的路。”胡适从小就敢于去怀疑被当时中国社会所深信不疑的鬼神论,充分说明了胡适自小就具备存疑的精神,而
这种怀疑一旦被证实,他就会勇于打破原有观念,接受新的合理的观念。
3 实用主义与现实问题的契合
1910年9月,胡适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刚开始他选择了农科,但他并没有放弃他所擅长的文科。胡适于1915年9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离开康奈尔大学而赴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用《胡适口述自传》中的话来说,主要是因为康奈尔文学院的哲学系基本上被“新唯心主义”学派所占据。该学派由黑格尔派哲学演变而来,对美国当时流行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多有批评,而胡适通过比较之后,发现杜威的实用主义与他的思想有颇多的相符之处,并为他所思索的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当时正处于日本向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二十一条”的交涉时期,胡适虽然也同其他留学生一样抵制日货,但是他却更偏向采取老子的无为不争的思想,即主张“不争主义”,这大大刺激了留美中国学生,胡适也因此而屡受责难。胡适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一是由于他对中国的政府感到失望,二是认识到中日之间军事实力差距过于悬殊,采取任何激进的行为都于事无补。当然,此时的胡适自己也陷入困境中,他虽然不主张武力抗争,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也始终没有明确的答案。正在这时胡适从杜威那里,找到了自己立场的理论支撑和消除战争的有效途径。于是他毅然决定于1915年9月转学哥伦比亚大学去向杜威学习实用主义哲学。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师从杜威,系统地学习了实验主义的哲学理论和方法论。这次转向对胡适的一生的思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曾自称“从此以后,实验主义成了我的生活和思想的一个向导,或成了我自己的哲学基础。”
在没回国之前,胡适已经加入到新文化运动的阵营中去,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这些文章中已经渗透着实用主义的思想。1917年夏,胡适回到祖国。回国以后,他就更加积极地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实用主义思想。1919年在杜威访华之前,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长文《实验主义》,系统而又全面的介绍美国的实用主义。他以实用主义思想为指导,编写《中国哲学史大纲》,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试图用重新诠释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法来为宣传、践行实用主义打下基础。虽然终其一生,胡适并没有写出系统论述其自身实用主义思想的哲学著作,但由于他身体力行的将实用主义思想应用到研究文学、史学和教育学中去,并在诸多文章中都宣扬实用主义观点,所以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尽管胡适自称是实用主义的信徒,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把实用主义贩卖到中国来。许多胡适的批判者也指斥他为“美国实用主义的应声虫”,其实并不然。胡适宣传的实用主义,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美国的实用主义,胡适在国内接受了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依照自己头脑中固有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文化背景去学习、接受实用主义思想,并根据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去加工改造。因此,胡适的实用主义是结合其自身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文化背景加以改造了的中国化的实用主义,是发生了变异的实用主义。
参考文献
[1]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杜,2005. [2]胡适.四十自述[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7.
[3]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1)[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