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水文化——荆江

荆州水文化——荆江
荆州水文化——荆江

荆州水文化--荆江

(巍巍荆江)(文白超美图许宏雷)“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

长江浩浩西来,汇细流,纳巨川,逶迤万里,亘古不息。其三峡以上河段,激涌奔腾之势为诸山所束而敛;出峡口,决,破虎门,雄视沃野,进入江流壮阔、平野无边的两湖平原。诗仙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即是对此景此状壮美的描述。

“水之为德大矣哉”(北郦道元《水经》)。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滋润着神州,养育了世代炎黄子,书写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史。

长江又是水患频繁的河流。相传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尧舜时,即发生过全流域大洪水,孟子曰:“当尧之时洪水泛滥于天下……”。禹曾受命平治水土,疏导江河。

长江出峡口从枝城进入荆江河段,汪洋恣肆,桀骜不驯。荆江河段上起枝城,下迄城陵矶,全长337公里。其间以藕池口为界,按河型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称上荆江,长167

公里;下段称下荆江,长170公里。旧时以其流经地属荆州,故该江段通称荆江。其北岸有沮漳河、玛瑙河入汇;南岸有松滋、虎渡、藕池、调弦(已封堵)四口分泄荆江洪水南注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汇合后于城陵矶复注长江。

上荆江为微弯形河段,河道自上而下由江口、沙市、郝穴三个北向河湾段和洋溪、涴市、阧湖堤三个南向河湾段组成。下荆江为典型的蜿蜒型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由碾子湾、调关、中洲子、荆江门等弯曲段组成。

荆江河道浅滩变化复杂,董市、太平口、碾子湾、监利等处浅滩每年枯水季节有20-88天不能保证标准航深2.9米,是长江中游航运条件较差的河段。

荆江径流主要来自以上长江干流。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80亿立方米;下泄途中有清江(年均径流量132亿立方米)、沮漳河(年均径流量16.4亿立方米)入汇。南岸四口分泄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因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逐年递减,至1994年减至697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5.19亿吨,清江和沮漳河年均输沙量为0.089亿吨和0.021亿吨。南岸四口分沙量在上世纪50年代占来量的34.9%,到1993年三口分沙量仅占18.4%。荆江汛期最大流量54600立方米/秒(沙市站 1981年),枯水季最小流量2900立方米/秒,年均流量10000-13000立方米/秒。

荆江两岸地质结构不尽相同。上荆江北岸自江口镇以上,南岸自松滋口以上为丘陵或基座阶地的基岩组成,抗冲能力强;江口以下至藕池口,两岸主要为现代河流的沉积物组成,其上层为粘性土壤,中层为砂层,下层为卵石层;卵石层在河弯段较河床深泓还高,抗冲能里亦较强。下荆江南岸石首、塔市驿、砖桥等处有孤独的小山丘,由古老的变质岩及花岗岩组成,因岩层阻挡,河床不致南移,形成南向北弯;北岸为现代河流的沉积物所组成的二元结构,即上部为河漫滩相的粘性土层,下部主要为河床相中、细砂层,卵石层深埋床面以下,河岸抗冲能力较弱。荆江两岸地势南高北低,南岸地面较北岸地面平均高出约5米,汛期,洪水位则高出荆北地面10—14米,形势险峻。

荆江两岸筑有堤防,北岸有荆江大堤和荆北干堤,南岸有荆南干堤和分洪区围堤。两岸堤距,自枣林岗起一般为6-7公里,到沙市缩狭至1公里多,以下随江流趋势宽窄相间,最宽处达20公里以上,最窄处仅1.3-1.6公里。堤外滩岸,上荆江较窄狭,平均宽不足200米,有的堤段基本无滩,深泓直逼堤脚;下荆江滩岸平均宽达6000米,其间北岸又较南岸为宽。

荆江发育于第三世纪以来长期下沉的云梦沉降区,其成河年代,至今尚无定论,而且人们对江陵以下长江主泓在唐宋以前的流向还存有争议。袁樾方先生所著《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与演变初探》一文认为:“荆江统一河床,早在先业已形成”。有人则根据《禹贡》的记载,认为公元五世纪以前的长江主泓,是经虎渡河入澧南注洞庭,再由城陵矶复入长江的,而今天的荆江在那时只不过是一条汊河而已。为之佐证的如明末文学家袁中道在《澧游记》中记载:“郦道元注《水经》,于江陵枚回洲下有南北江之名,南江即江水由澧入洞庭道也”。复旦大学教授修桂在《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一文中认为:先、汉两代,江沱分汊后仍在今枝江县东一带汇合,“根本不存在分汊主泓南注洞庭合澧水那么回事。”1992年版《中华人民国地名词典·省》卷载:“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湖区下沉,长江分流的沧水越华容隆起南下,进入洞庭湖区”。等等,滔滔荆江,千古流淌,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已不复旧时容颜。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史前时期,荆江尚未形成明显的河床形态,荆江北岸为云梦泽,南岸为洞庭湖,没有天然的分界线,浩淼沧茫一片,水天相接,“上天下,出地入地舟”,“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那时江流在今江陵县边缘进入浩瀚的古云梦泽,然后以漫流形式向东南倾注。至周两汉时期,由于江水所携带的泥沙在云梦泽长期沉积,以致在水泽西部形成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并在洲上发育了分流水系。在这块三角洲上,古荆江水系呈扇状向东扩展,汇注云梦泽。由于受新构造运动自北向南掀斜下降的影响以及科氏力的作用,扇状分流水系的主泓道,逐渐迁移至三角洲的西南边缘,从而形成江陵以下荆江的明显河床。此时,下荆江地区尚处在高度湖沼阶段,洪水季节主泓横穿湖沼区至城陵矶与洞庭湖诸水相汇。至晋时期,因北岸水系分泄泥沙的结果,荆江三角洲在向东继续延伸的同时,迅速向南扩,迫使位于今石首东北境的云梦泽主体向下游推移,自此,荆江在石首境摆脱漫流状态,逐步形成河床,其形态发展到南北朝时已极为清晰。而这一时期监利东境的荆江河段,则依旧横穿云梦泽向东南方向漫流。到唐宋时期,云梦泽完全解体,演变成若干星罗棋布的小湖沼,监利境的荆江河床已见雏形。两宋时期,堤垸兴起,逼水归槽,进一步促使荆江河床的形成,南北两岸形成九穴十三口。明清时期,荆江两岸大规模修

筑堤垸,统一的荆江河床形成,南北分流穴口减少。清朝时期,统一的荆江河床和南北两岸最后塑造完成,北岸穴口尽堵,南岸有虎渡、调弦两口分泄荆江洪水。1860年大洪水,藕池河马林工溃口,形成藕池河;枝城北门口矶头冲毁,长江主泓南移,引起下游河势发生一系列变化。1870年特大洪水,松滋黄家铺溃口,形成松滋河,从松滋口至家脑的大江主流萎缩,原南江北沱变为南沱北江。至此,荆南四口向洞庭湖分泄荆江洪水的格局形成。

荆江自形成明显河道以迄于今,虽经河型上的沧桑巨变,但其基本流向与流路却是比较稳定的。近500年来,上荆江基本保持了原微弯分汊的河道形态,河曲发展缓慢,河道变化较大的仅有上百里洲、学堂洲、阧湖堤及郝穴等局部河段。下荆江的演变,则经历了从分流分汊河型到单一顺直河型,最后发展为蜿蜒型河型的演变过程。下荆江河曲发育过程中,曾不断发生自然裁弯,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对下荆江有计划地实施了大规模的护岸工程和系统裁弯工程,使荆江的河势得到控制,结束了“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的局面。

荆江从漫流阶段到形成三角洲分流阶段,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而从三角洲分流阶段到统一的荆江河床形成,只有几百年的时间,这都是泥沙的作用所致。由于泥沙大量淤积,堤垸兴起,开发剧增,逼水归槽,洪水所需的行洪断面大为减少,河道由宽变窄,不断冲深。在泥沙不断淤积和人类不懈地与洪水争地的共同作用下,河床水位不断抬升,以致形成今日之防洪的险峻局面。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还是明智地选择和谐共存呢?

荆江的水灾频繁和严重。隋代以前,江汉平原腹地人口尚不密集,两岸蓄水之地较多,虽然洪水泛滥,但社会经济损失有限。宋元时期,因战乱和其它原因,北方居民大量南迁,荆江地区人口渐密,围垦洲滩从事农业和筑堤御水等人类活动增多,其直接后果是蓄水之地日益减少,大量洪水被束河道,导致洪灾频发。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长期开发,已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荆江地区干支流堤防体系基本形成,垸田发展不可遏止。清顺治七年(1650年),肇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年)时称“金堤”的荆江大堤在堵塞庞公渡后,全线连成整体,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洪水灾害,江汉平原进入全面开发期,“两湖熟,天下足”即是对其农桑兴旺发达的至高美誉。然而,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不恭”,后者都加倍地进行了“报复”。垸田的大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农业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激化了人与大自然的矛盾,荆江流域水灾的频率与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仅以荆江大堤为例,从明初到民国时期即溃口91次,平均6年一次,其它堤防溃决次数更多。灾害之惨烈尤以1788、1860、1870、1931和1935年为甚。前三次大水灾使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陆沉,洪水泛滥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1788年洪灾,“被淹三十六县”,“兵民淹毙万余,号泣之声,晓夜不辍……诚千古奇灾也”;1860年洪水在荆江中段冲开藕池口;1870年洪水在荆江上段冲开松滋口;1931年洪水,“鄂境江、汉两岸及各港支流所有官堤民堤,十九非漫即溃”,市区被洪水浸泡约三个月之久;1935年水灾,“鄂省受灾者53县,……竟见有剖人而食者”。

为什么荆江河段洪水灾害如此频繁?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了解荆江的洪水特性。荆江的洪水特性表现为:一是汛期长。荆江的洪水主要由降雨形成,但又受洞庭湖四水的影响。干流上游的承雨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且雨量丰沛。而一般情况下,洞庭四水的雨期又早于长江上游,所以一般年份的防汛时间从5月开始至9月结束,时间长达5个月。二是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荆江河段根据调查和水文记载,从1153年至今的800余年里,流量大于80000立方米/秒的有8次,其于90000立方米/秒的有5次,最大的为1870年洪峰流量105000立方米/秒(枝城洪峰流量110000立方米/秒)。从1877年以来的100余年中,洪峰流量超过60000立方米/秒的有24次。上述8次大洪水3天洪量均在200亿立方米以上,7天洪量均在400亿立方米以上。三是洪水组成复杂,且经常发生遭遇。当荆江上游发生较大洪水,而洞庭湖四水洪量较小时,荆江防洪的重点在石首河段以上;反之,防洪的

重点则在石首河段以下,尤其是城陵矶上下河段。如果荆江与洞庭湖洪水遭遇,荆江河段将全线处于紧急状态,特别是西洞庭地区和荆江洲滩民垸更是首当其冲。了解了荆江洪水的特性,我们再来说说荆江洪灾频繁的原因:一是长江上游的洪水来量大于荆江河段的安全泄量。荆江河段包括四口分流,只能安全通过的流量约为68000立方米/秒。如上游来量超过了荆江河道的安全泄量,超额洪水必寻出路,或主动分洪,或任其溃决,二者必居其一,这是荆江河段洪灾频繁的根本原因。二是泥沙长期不断的淤积和人类围垦开发活动的影响,导致洞庭湖蓄纳洪水的面积容积日益减少,调蓄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的功能减退,迫使江湖水位不断抬高。三是荆南四口向洞庭湖分流量减少,荆江干流的流量必然加大。四是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荆江堤防的防洪标准仍然偏低,只有约10年一遇的标准,运用荆江分洪工程也只有约20年一遇的标准。这在全国七大江河中防御标准是最低的。按照这样的堤防现状,如果枝城来量达到70000立方米/秒,而此时城陵矶的水位超过34.40米,荆江的防洪就会出现全面紧的严峻局面。

“天地之有水旱,犹人之有疾病也,疾病不可以自责除,水旱不可以祈去”(汉·王充《论衡·感虚篇》)。与洪水作殊死抗争的恢宏活剧在荆江地区演绎了数千年,一部荆江地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洪水抗争的历史。

荆江流域的水事活动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堤防之役,始于楚相叔敖“(《中国水利史稿》)。楚庄王时期,令叔敖就主“宣导川谷,陂障源泉,堤防湖浦,收九泽之利”。古云梦高阜始有堤防之设。此外,据《皇览》记载,他还兴修了一条云梦通渠(亦称楚渠),将沮漳河水引经江陵、潜江入汉水,不仅沟通了江汉之间的航运,还可灌溉两岸农田。两晋时期的扬水运河,宋代的荆南槽河都是在云梦通渠的基础上疏浚而成的。这项工程比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和代修建的国渠,均早了360余年。因而叔敖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建设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诗外传》)。而兴建水利发展农业是当时楚国强盛的原因之一。其后两千余年,荆江地区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始终不懈地与洪水进行着抗争,荆江流域数千公里堤防,就是年复一年和着血水汗水,一锹一筐垒筑而成的。但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利事业举步维艰,发展缓慢,新中国建立前,荆江流域的防洪工程残破不堪,防洪能力低下。

“善为政者,必先善治水”。新中国建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荆江防洪高度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近60年来,荆江地区人民进行了坚苦卓绝旷日持久的治理荆江的斗争,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今日的荆江流域,蜿蜒逶迤的千里堤防,如传说中法力无边的神链,紧缚住大小数条桀骜不驯的“黄龙”,沃野千里的平原百业兴旺。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将使荆江的防洪形势彻底改观,荆州这颗江汉平原的明珠将会更灿烂。

回溯千年往事,不由人万千感慨:“兴水利而后有农工,有农工而后裕国”。(清·慕天颜)

伟大的河流意味着一种文化。自古以来,人们”择丘陵而处”,”择水草而居”,选择临近水源的岗阜阶地,”刳木为舟”,”结网而渔”,依靠天然河湖维持原始的采集和渔猎生活。而民族的迁徙、贸易活动,以及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往往也都是通过河流来进行的。以荆江为中心的两湖平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哺育长江中游古代文明的摇篮。在古老的中国上,荆楚文化与古老的黄河文化双峰并峙,互相辉映,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古荆江地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楚人势力,在政治上曾统治了南中国达八百年之久,而楚文化的孕育与繁衍则历经数千年沧桑。现代考古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荆江繁衍,过着以农耕为主,兼有渔猎、采集活动的定居生活了。考古发现多处含谷红土壤土块,表明荆江一带远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已经种植水稻。目前世界上见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粳稻谷穗就是在纪南城遗址的西汉初年古墓中发现的。而“澧县梦溪乡八十垱今年4

月中旬考古发现数以万计的、八千多年前的古栽培稻及新石器早期的人类定居遗址,说明八千多年前大米就已经成为人们的盘中餐”(1997年《三湘都市报》)。

光辉灿烂的楚文化,主要包含六大要素:青铜冶炼工艺、丝织刺绣工艺、髹漆工艺、老庄哲学、屈原诗歌与庄子散文、美术乐舞。尤其是屈原诗歌和庄子散文,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化的顶峰。“形成哲学体系的文化精华部分,世界上并不多,楚文化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任继愈《楚文化特色》)。

上古时,分天下为九州,其中“荆及惟荆州”。“荆”就是荆山,“衡”是衡山,“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说明古荆州幅员之辽阔。汉武帝时,将全国分为十三部(州),荆州刺史部为其一(当时的刺史部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其职责为巡视郡国吏治),辖六郡(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一国(国)。其中南郡的郡治在江陵,辖十八县。至东汉时荆州辖七郡。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古荆州许多地方属吴国;备初起,向权借得荆州数郡之地赖以立足,州治设在江陵。西晋时,改荆州刺史部为荆州,辖22郡,151县,州治江陵。自此,由于荆州府的府治设于江陵县城,所以江陵城又称荆州城。

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荆、楚通用。按字义解释,荆、楚同为灌木名,“楚,丛木,一名荆也”。而且楚人长期活跃于古荆州地域,并在荆州建都立国,于是荆、楚不分,久而久之便沿习下来。现在一般资料都认为,楚在江陵纪南城建都,历21位君主,时间长达412年之久。在楚国立国的800余年中,都郢(纪南城)的约400年间正是楚国的鼎盛时期。“荆州居上游之要,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迁之半,故高祖使诸子居之”(《宗书·义庆传》)。在这块热土上,古往今来上演了数不尽的英雄传奇。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写到荆州的就有七十余回,其中“备借荆州”、“火烧连营”、“子龙大战长坂坡”、“翼德喝断当阳桥”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神州世代流传。

欲问楚国兴废事,圮前凭吊纪南城。都郢之前,古楚国“僻处荆山,以供王事”,历经300余年的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后楚国渐强,逐一征服汉东诸国,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纪南城。从此便以纪南城为中心,励精图治,所向披靡,版图迅速扩大,国势日盛。至楚庄王时,遂为春秋五霸之一,其势力东至长江下游,南达粤南海滨,西南远及云贵高原。何以如此强盛之楚国后为所灭?答案史载已明:从灵王到将白起拔郢长达263年(前541—前278年)里,楚国有的君王虽也力图中兴,但接连不断的乱外患使其均未能挽救日益衰败的局面。至后期,更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贤士无名”,以致国力日衰,最终为所灭。“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愈《题楚昭王庙》)。而强大的王朝存世仅十五载,就为西楚霸王项羽和邦所灭。“楚虽三户,亡必楚”。而今天的郢城,只是土垣一堆。土垣之下,千年兴亡事,万户悲欢曲都被历史尘封于。“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唐·白)。那位“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给我们留下“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讯语)与日月同辉的不朽篇章,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三闾大夫屈原的英魂,世代为国人所缅怀。“《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欲吊章台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陆游·《哀郢》)。

浩浩荆江,东去的脚步不曾停歇,从不愿回首驻足瞥一眼人世间的兴亡嬗替沧桑风情。但我仍相信,你是见证了这一切的,因为,这一切都发生在你的身边。

都江堰与水文化

都江堰与水文化 都江堰饱含水文化内涵 现代科学的文化观认为:一切有利于人本身作为社会生活主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及其成果,都可归属于文化。都江堰水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座丰碑,既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也代表着我国悠久文化的精神文明。在这里,水利工程与自然及人文景观良性互补,融为优美的旅游胜地,。其“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古今中外,许多诗人学者对此赞美不绝。水与民风、民俗、水与园林建筑、水与民间传说、水与诗词歌赋、水与绘画、水与散文游记、水与音乐、书法、雕塑等,在都江堰都有其丰富的内容。都江堰是历史、文化和科学的最佳组合。在都江堰水文化中,已经树立了以下形象: 1 水资源科学开发形象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都江堰建成使洪旱灾害频繁的川西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世无饥谨”的鱼米之乡。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自然位置优越,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运行发挥了引水、分洪、排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以历史悠久,布局合理,经久不衰,费省效宏的特色而闻名于世。它历经二千多年,延用至今,是举世无双的。都江堰不是简单延用而已,它在二仟多年后仍焕发青春,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80万亩发展到1993年突破一千万亩,在全国也是第一个突破一千万亩的灌区。同时,还担负着二仟多万人的生活用水、流域内的工业用水、防洪、发电、环境用水等多目标、多层次用水。这表明了都江堰与时俱进的发展潜力,也表明了新中国水利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2 水利工程形象,任何建筑工程都是凝固的艺术,有蕴藏和孕育文化的功能,在都江堰灌区有现代的坝、渠、闸、桥、水库、渡槽、涵洞等,也有传统的庙宇亭

常德城市水文化

常德城市水文化 曹先辉 水,是生命的依托,她与人类文明素有难以割舍的情缘。这篇《常德城市水文化》将围绕水讲述常德的故事,诠释桃花源里的城市水的神韵! 人说:“张家界的山,常德的水。”其意是玩转常德的水后,其他地方的水都不要去玩了!因为常德是座水资源十分富裕的城市。据《武陵区志》统计:“全区土地总面积(含柳叶湖)24949.1公顷”,其中“水域8760.7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35.5﹪。境内共有大小河流8条,最大的河流沅江发源于贵州东南,它从河洑平山脚下入境后将城区切割成两个自然区。南岸系雪峰山余脉丘陵岗地,俗称前河。这里毗邻著名的“桃花源风景旅游区”。北岸系滨湖平原区,俗称后河。常德主城区就坐落在这里。这里有誉为“中国城市第一湖”的“柳叶湖风景旅游区”。流经城区的还有渐河、马家吉河、三闾港、穿紫河、新河、邵花河、花山河。这些河流与柳叶湖和沾天湖相连贯。此外,这里遍布着沟渠、港湾和塘堰,它们通过水水相连,编织成一张绿悠悠、湿漉漉的水系网络。给这座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和有力的排渍容泄能力。也给常德打造了厚重的水文化。 常德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常德的水文化博大精深,她包含了水文明,水精神,水哲学,水文艺,水教育,水法规,水管理,水经营,水技术。据明、清《常德府志》和清同治《武陵县志》记载: 常德老城区除了外有太阳山、河洑平山、德山和城内的大高山、小高山外,还有类似杭州西湖的柳叶湖、沾天湖和城内的东湖(現上、中东湖巷); 有类似苏州小桥流水的玉带河、便河和城内的许多水道、古桥; 有类似济南名泉的许多水泉; 有类似重庆朝天门的许多水岸码头; 更有那星罗棋布的许多水井,如現存的丝瓜井、四眼井、葵花井。《常德城市水文化》将逐一阐释它们的神韵和风采。 常德城市内古代有许多河流、湖泊、塘池。清嘉庆《常德府志·山川考》记载:“玉带河:府西北一里,自火星池(人民路华云宾馆)流至西水关出城外。宋端平间,太守龚颕尝篆“秀水斗门”四字。有仙人海蟾翁曰:‘此秀水河乃武陵一條玉带也,他年必应’。”果然离西水关不远的丝瓜井,就是美丽传说中的刘海居住处。;“便河:在县北界外。合七里桥水,入柳叶湖。《旧志》: 元都监哈珊以民艰于输运,乃从北门外起至潜水十五里,开河以便之,岁旱因以溉田,民甚赖。”;“三闾港: 府东二里,昔屈原游此,故名。”;“东湖:在城内,旧有铁船庙。”;“明月池:府城天庆覌左(現丝瓜井南),旧称放生池,有桥。”;“柳映池:城东报恩观。以杨柳交荫堤上,故名。”;“龙坑(現屈原公园):府西清平门(大西门)外西。”; “火星池(現华云宾琯):府学后。昔传有火星坠其中。”;“龙池:府治前。《武陵记》: 宋谢承为守时有黄龙见郡东水中。承拜表称贺,因以名。”; “白鹤池:府治内。”; “玉斝池:府学东。”; “三雅洞: 在府西。”。此外还有“白马湖”、“乌龙港”、“沙港”、“罗卜港”、“沙河”、“蔡家堰”、“上老鸦池”、“下老鸦池”、“五花洞”、“溷眼洞”等。 古代常德曾是一座泉城,如今却鲜为人知。清同治《武陵县志·卷之三》记载:“双柏泉: 府治内,戒石亭左。明知府杨瑛凿井植双柏故名。”;“清白泉:府堂西北。”;“冽清泉:庆丰坊西。”,“果行泉:大善寺前。”;“圣惠泉: 修真观前,同知吴寅凿。”;“濯剑泉: 修真观内。”;“得一泉: 天庆观前,其水澄澈甘美。”;“江信泉:城西涵碧亭东。”以及“莱公泉”、“竹根潭”等。 据方志记载: 北宋元丰五年(1082),鼎州(常德)主簿李湜在古城墙设置三个斗门,上在清平门(大西门)内后营处(今葫芦口西北)。中在武陵县学(今泮池街)右侧。下在卫署(职业技术学院附二医院)后面(今工人文化宫)。并开有沟渠(护城河)自西向东绕城背和水关相连通,减排城中渍水泄入城濠。迄至清末,它们一直是城内的主要排泄渠道。另有城内东湖(現上、中东湖巷处)在古城墙下建有一隐蔽涵口,供宣泄东湖积水至沅江。其濠沟上建有一座桥,它就是闻名遐迩的“仁智桥”。

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

学术报告《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 发表日期:2008-06-11作者:刘树坤来源:中国水利网评论0条本文章系网络收集转载,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有谬误或者任何侵犯权益的地方,请联系QQ 31184 摘要:人类在长期与水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各种载体表达的水文化,中国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内容极其丰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水利建设事业中应当注意发掘和保存优秀的中国水文化,同时要满足现代人对水文化的需求。伴随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水域空间的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也成为现代水利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 1.社会的发展与水利事业的进步 水利事业的发展由来已久,数千年来人们对水利的需求基本保持在防洪安全和生产生活用水的保障方面。即使如此,限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人们还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洪涝灾害一直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人类对大江大河的干扰能力也比较小,一直到近代大多数河流还能够保持比较自然的景观和特征。但是在建国后的近五十年,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在得到防洪抗旱的相对安全保障的同时,人们发现,人类活动对这些自然的河流湖泊的干扰过分严重。水系污染、江河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美丽的自然特征消失、……等重大问题相继发生。与此相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河流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人们要求河流能够给社会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除了防洪、抗旱的安全保障之外,在经济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水环境,80年代以来开始关注水域的景观,90年代以来又开始关注水域的生态系统。社会的要求必然推动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水利建设的同时如何改善水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主流。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水利事业的进步。在湖泊水环境的治理中,比较普遍重视湖泊的生态修复,采用生态技术改善河流湖泊的水质。如湖滨带的修复、湿地净化、生

水文化资料

水文化资料 一、关于水: 1、老子在《道德经?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他认为高尚的人好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看不上眼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具有崇高美德的人,像水那样避高趋下善居人后,不计地位卑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对人善于真诚相待,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无为而治,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以水论道,以“水德”养“人德”,是老子得“道”之道。 2、流水滋润着大地的一切生命。 《管子·水地篇》: “水者何也?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从高山流水,小桥流水到门前流水,落花流水,水无时不在丰富着这个世界。以盘古开天地为始,潺潺的流水就伴着时光吟唱着春花秋月,似水流年,沉舟侧畔,橘子洲头,人生长恨水,双溪舴艋舟…… 水具有的大概品质:恩泽万物的博爱精神------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善利万物的奉献精神------恩施天下,无欲无私;以柔克刚的坚定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浮天载地的包容精神------淡泊名利,胸怀宽广;碗水端平的公平精神------无私无欲,公正公平;志存高远的求知精神—博采众长,矢志不移;荣辱与共的团结精神------聚细成河,众志成 城;道法自然的管理精神------少管多理,以文化人… 二、校园文化之水文化 1、水文化系列 水的成语:顺水推舟 水到渠成 水泄不通 杯水车薪 车水马龙 滴水穿石 跋山涉水 似水流年 细水长流 行云流水 如鱼得水 萍水相逢 2、水文化系列 水的歇后语: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冬天吃冷水——滴滴在心头; 竹篮打水——一场空 电线杆子挂暖壶——水平(瓶)高

滨水城市的水文化品质的塑造与提升

四川建筑 第29卷6期 2009.12 滨水城市的水文化品质的塑造与提升 张贵贤,刘福智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山东青岛266033) 【摘 要】 阐述了水文化的概念及其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分析了滨水城市水文化的埋没与退化甚至破坏,提出塑造滨水城市水文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塑造和提升水文化的具体措施,现代城市千篇一律的现状应提起人们的注意,将营造滨水文化作为滨水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水文化; 城市; 文化品质; 塑造; 提升 【中图分类号】 T U984118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08-12-25 [作者简介]张贵贤(1981~),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 1 水文化的概念 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 义两个方面来理解水文化的基本含义。广义的水文化就是与水有关的文化,或者说是人们在水务活动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水文化是人们在水务活动中形成的精神生产能力和产品,是人们对水务活动及其与社会活动各方面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理性思考形成的社会意识。本文所讲的水文化主要是狭义的水文化。 2 中国城市的水文化历史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告别蒙昧时代走向文明时代城市就出现了。纵观中国城市的发展史均可以发现除了个别军事重镇外,几乎所有城市都是临江滨河而建,这主要是为了城市生产生活取水方便。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又是河流养育的骄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峰,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都城。据考证,这些都城无不依江河而建。齐都临淄,建在淄水之滨,又在淄水和济水之间开凿了淄济运河以便交通;鲁国国都曲阜建于洙泗二水之间;燕国下都易,其城北临易水,南靠中易水等等。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也都位于江河之滨。 古代的都城均依水而建,现代的城市莫不如此。万里长江干流两岸有大小几十座城市,上游临江的城市有宜宾、重庆、秭归、宜昌等;下游临江的城市有安庆、芜湖、南京、扬州、上海等。其中上海通江海之利居水利要津,经历了一个从黄浦江畔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会的历史过程。 古今城市不仅滨临水系而且城市内也往往水系纵横,故古人有“水系是城市的血液”的说法。城市因水而活。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水息息相关,水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水、顺应水和治理开发水资源从而推进文明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水文化发展的历史。纵观世界历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无不与水息息相关,其中非洲 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的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华夏民族则视黄河为母亲河,它与长江等大江大河一起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文人墨客寄情山水,抒发胸臆。因而传统文化也与水有着不解之缘,赋予水以不同于其它要素以独特的文化。在留存至今的优美诗文中就有很多赏水抒情的佳作,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回”;《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登高》中“无端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还有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这些诗句无不成为借水抒情的千古绝唱。 古文献中还有大量的警句、格言、成语等,借水表达深刻的哲理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溃,伤人必多”的警句,将民众心声的表达比喻为河中水流的自然流动,不得随意阻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格言,将连绵不断的历史比喻为滚滚不息的长江水,形象而富于理性。而与水有关的成语就更为常见,无一不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的与水有关的文字,都是我国古代水文化的具体展现。 3 水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农耕经济,决定了其与水的不解之 缘。水首先为人们生活饮用,给农耕灌溉提供保障。据史籍记载,最早的城墙是用作防洪作用的堤坝,后来进一步发展,由防水转而“防人”,防御外敌入侵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墙。可见传统文化中的防御思想也是因水而来。水也曾一度成为都城设的一道重要防线。这种防御思想进而延伸了中国人封闭保守,安天知命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进而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奠定了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 1?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

文化与水文化

文化与水文化 文化与水文化 文化,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而又难于把握的概念。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犹如许多细胞构成的一个整体,边缘不整齐、内涵不确定、外延也不确定。目前,对文化的解释和定义有数百种之多,因此,研究文化的人都要说明所要研究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中华水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为了了解水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我们主要从文化概说、水文化的界定、水文化的基本架构和水文化的主要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文化概说 在弄清什么是水文化之前先要对什么是文化有一个大体的 了解。“文”在甲骨文中就像一个人,正面站着,人的胸口有一个交错的图案,意为人在思考某种事情。从“文”的象形含义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理解文化的含义。“文”的上面是一点,代表太阳,代表天;中间是一横,代表地;下面是一个乂(念义),按《辞海》解释,这个字有两种意思:一是有才德的人,二是治理,安定。如果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也可以把文

化理解为天、地、人的关系,这里揭示了文化的实质是人与客观世界和谐统一的关系。郑玄注《礼记》中说:“文,犹美,善也。”“化”在甲骨文中为一正一反的两个人正倒相对,其意为转化、变化。 “文”和“化”的作用在我国最早见于《周易》(《易经》)。这是一部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影响特别广泛而深远的古代经典著作。《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小序》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它的创作经历了远古时代至春秋战国的漫长过程,有伏羲作八卦和孔子作《易传》之说。可见《周易》是经过多人、多时的加工编纂而成,看似一部占卦的筮书,实际上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它通过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等富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在《周易》的《贲(奔音)卦第二十二》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唐代的孔颖达在解释这段话时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之谓。”这里的“文”和“化”是分开讲的,主要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上层建筑。 汉代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刘向,在他编著的《说苑》一书中最早完整地使用了“文化”这一概念。刘向是汉高祖刘邦的弟

城市风貌视角下的水文化景观建设——以漳州市为例

福 建 建 筑 Fuioan Aechoieciuee& Consieucioon 2019年第09期总第255期 No 09 - 2019Vot - 255 城市风貌视角下的水文化景观建设 — —以漳州市为例魏翔燕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363105) 摘要:水系是城市建设的基底和重要资源,由城水、人水关系衍生出的水文化是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漳州市“水 城”规划为例,总结水文化建设对水城风貌的重要性,提出并阐释城市风貌视角下水文化景观(载体)建设的实施步骤, 即现状分析与水文化挖掘、空间重塑与水文化筛配、载体优化与水文化呈现,控制与引导更具有整体性和可行性的水 文化景观分类建设,激活城市现有水体及其文化载体的潜力。关键词:漳州水城规划;城市风貌;水文化;载体;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135(2019)09 -0046 -05 The Const^uction of Water Culthrr Landscape from the Peupectbe of Cityscape ------Taking Zhangzhou City as an Example WEI Xiangyan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ac , Zhangzhou 363105 ) Abstract : Water system is the basic and significant resource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 water culture deriv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nd water or human and water is the unigue cultuel connotation of such c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impoWance of water culture for building the cityscape of water cities. Taking the Planning of Zhangzhou Water City as an example ,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irnplementation steps to construct the water culture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yscape , including situation analysis and water culture excavation , space remolding and water culture screening , carrier optimization and water culture presentation. Th supposed to start from the long - term water culture and rich water culture resources of the water city , coordinate the landscape with the layout of reaion , space and function , make the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water culture carriers such as architecture , plants , revetments and bridges to form a harmonious and chaecteCstic cityscape. The studs airns at m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ulture and water landscape more ho- listio and feasible , as welt as activating the potential of existing water areas and its cultuel carriers. Keyworls :The planning of zhangzhou water cie ; Cityscape ; Water culture ; Carrier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 引言 从中国的城市建设史来看,发达的水系是城市格 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诱因,既滋养着一方水土,也带 来限制与隐患。城市扩张倒逼水系导致各种水问题 重复上演,原本特色鲜明的水城风貌也趋于同质化。 因此,打造“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 的城市”-1.,打造具有“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 基金项目:福建省建设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编号(2017-K-100)… 作者简介:魏翔燕(1992.1 -),女,助教。 E-maii : weSyR xuje. com 收稿日期:2019 -06 -13 的独特城市风貌和聚居环境”的新时代“水城”迫在 眉睫。而在发挥本底优势,重塑城市风貌的过程中, 水文化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城市风貌中的水文化 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 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水城是水文化的宏大载 体,水文化是水城风貌塑造的灵魂所在,两者皆因水 而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以江南水城苏州为例,它在唐代形成水陆双棋盘 式城市格局-3]。明清时期,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巷和淡 雅灵秀的水院园林,既是城市风貌特色,也是由多种

浅谈中国水文化

浅谈中国水文化 流水滋润着大地的一切生命。《管子?水地篇》中有言曰:“水者何也,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从高山流水,小桥流水到门前流水,落花流水,水无时不在丰富着这个世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了唐代张若虚感慨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流水无情,但人有情,因为有了人,流水与年华才扯到一起,人永远多情,于是水永远和年华在一起。 失意和哀怨是人生常见的情感,中国文人,在哀伤袭上心头之时,总是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水。孔老圣人早就有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仕途失意时,苏东坡从长江岸边走了,一百年之后,辛弃疾来了。登上高高的郁孤台,眼望滔滔长江水,想起中原仍在敌手,回复遥遥无期,人民流离失所,空洒几多热泪。“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人生是脆弱的,于是难免苦痛,水也被注入人类伤痛的情愫,李煜曾沉痛的叹息道“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人生长恨水长东~” 水是无依的,漂泊也是无依的;水是凄柔的,漂泊也是凄柔的;水是悠长的,漂泊也悠长。 感情是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淡如水的是友情,深似海的是爱情。取江水之悠长象征友情之持久,取溪水之曲折,象征友情之跌宕,取潭水之深碧,象征友情之厚笃,均是中国文人常用的手法。从“青莲居士”李白李太白送别孟浩然时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到桐城派祖师姚鼐姚梦谷的“草色独行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真可谓是唱绿了千尺桃花水,留下永驻之谊。

水以其柔弱故,似乎能表达人类一切情感,中国的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用心灵去体味水演绎的一幕幕的故事,苍凉而凄切,在潺潺的水声中,鸣动着整个世界。

焦作市城市水文化构建探析

焦作市城市水文化构建探析 摘要:城市水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焦作市“六纵”、“四横”的山水格局现状,本文提出“以水为体,以绿为媒,海纳百川,融古汇今”的水文化构建理念,并提出四项实施措施,以期推动焦作市水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焦作市水文化体系构建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凭借着临水聚集的活动,人类创造了优美的滨水景观。历经风雨的河流水系承载着人类众多的历史、文化、生活、故事、感情,流淌千年,滋润万物,中国“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古训是人类关于滨水景观文化的最好写照。 焦作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文化底蕴,通过对焦作市水景观与水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规划,将焦作市滨水地区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特色独具、文化鲜明、最具生命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一、“水文化”概念解析 “水文化”从狭义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水文化中不仅包括了与水有关的知识、信仰、道德、情操、风俗、习惯、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精神财富内容,也包括生活、生产应用的方式、工具、技术、工艺、构筑物及其产业等物质财富内容。 从广义上讲,水文化不仅涵盖了以上狭义中的所概括的水自身的特质所形成的感官情感文化以及水所承载诸多功能所形成的行业文化等,还包括依托滨水园林空间所承载的一切优秀地方文化展示与体验的泛水文化,如城市风貌、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现代文明等。 二、焦作市水系概况 焦作市北枕太行,南倚黄河,沁河、大沙河等水系横织市域,山水格局清晰;焦作城区依托优越的山水资源,目前已形成“六纵”(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翁涧河、李河、山门河等6条南北向河流)“四横”(南水北调中线、新河、大沙河、蒋沟等4条东西向河流)的水系格局,可谓是水网织城,水资源条件优越。 但是在以往的城市环境建设中,城区中的河流水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沦为城市的泄洪排污渠道,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河道干枯、岸线破碎、水体污染、绿化缺失,大大丧失了河流应有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游憩功能,局部治理地段也是基于传统水利的标准,以硬质护砌为主,建设标准较低,滨水景观建设近于停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山水焦作”的美好城市形象,滨水经济更是无从谈起。

水与水文化

水与水文化 前言: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为水所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的存在,世间万物都与水有不解之缘。水,是生命的源泉,又是人类创造文化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源泉。世间万物都与水有不解之缘,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世间万物生气勃勃的景象。水作为人的对象物,浸透着古今“智者”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人类的心理、情绪、意志以及个性、气质、人格、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认同乃至意识与哲理的升华,甚而包括人生所特有的喜怒哀乐、生死歌哭,古往今来皆曾以“水”为载体而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中国水文化积千年之精华,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往往能从水性和治水活动中得到修身、养性、处世之道,并升华为治国安邦等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是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消长荣枯的确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显然是古希腊文化的摇蓝,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则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 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水文化

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heilongjiangdaxueshuilidianl 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 学校:黑龙江大学 学院:水利电力学院 班级:水工二班 姓名:刘怀露 学号:

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 摘要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中国水文化的哲学是有自身特点的: 以观 水的直观性, 启迪哲学文化的人生观、世界观, 阐述人格的魅力; 以察水的联系性, 升华哲学文化的特质观、辩证观、思维观; 以治水的实践性启发哲学文化的规律性、发展性、能动性。在水与人的互相依存中、推动旧文明向新文明的飞跃; 在水与人的彼此互动中, 彰显哲学文化的传统与创新的魅力; 在水与人的和谐 发展中, 传承创新水文化的新内涵。 关键词水文化水文化哲学启蒙 一个民族的哲学是其文化系统的主导和核心 , 代表了该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无论是世界文明的发展史 , 还是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 都表明 , 任何一种文化都只有在哲学的高度上过滤和升华 , 才能奠定它的理论基石。中国的文化是从水文化开始的。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1]。而中国水文化最初的启蒙 , 又是以“哲学之水”开始的 , 这正是中国水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一、以水为师—感悟人生哲理 以水的流动 , 水的常势 , 水的无形 , 水的柔弱, 水的浩瀚, 水的执着而感悟的人生哲理 , 启迪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从而确立对待人生的态度 , 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人与自然的 关系。在受到水的滋养和对水的观察思考中 , 遥寄人文旨趣 , 留下先哲的思想经典。 1、以水感悟人生, 形成了儒家“中庸”哲学,是“哲学之水”的一大贡献。 何谓“中庸”? 推其本源 , 中庸当出自水体中心线。水体中心线 , 是早期人类对水的认识 , 并以此为符 , 即上为过 , 下为不及。要顺其自然 , 适应规律就应“无过无不及”。这就是从水流中思辩出的哲学精神。之后“中庸”又成为了儒家哲学之柱 , 即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精髓。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 , 以“中庸”为处世要学。以积极的“入世”的态度 , 把有限的生命之水 , 融于无限的人生事业之河。孔子言 :“君子中庸 , 小人反中庸”;“君子而时中 , 君子应乎中庸”。这其中就是教人在思考判断时要“执中”, 待人处事要“忠恕”, 价值取向要“中和”。这也为后世儒生 , 奉“中庸之道”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圭臬。从中也对“中庸之道”的内在本质 ,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发扬。这也正是为何《中庸》被列为“四书五经”之二 , 居《大学》之后而位《论语》之前的缘故 , 这显示了中庸在儒家思想上的重要位置[2]。

解析滨水城市水文化形象的构造与营销

解析滨水城市水文化形象的构造与营销 【摘要】该研究以江苏扬州城区水域的旅游形象设计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剖析并整合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我们分别从水域生态环境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等方面来阐述,以整合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为核心,从而拓展滨水城市发展理论。 【关键词】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构造整合 目前,我国许多滨水城市充分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文化。扬州作为一个具有城区水域特色的城市更具有开辟水文化的优势,加之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足以利用现时的商业契机来发展城区特色“水文化”旅游。本文试以扬州为例,对滨水城市水文化形象进行剖析与整合,同时为相关水文化城市的形象定位提供借鉴。 一、构建生态环境形象 1.提高河道的安全美观度及通达性。河道整治应注重亲水河道的建设,适当降低河坎的高度;把城区内的水路做通、做活,拓宽水域,使其能连接内陆与沿海;依照水域地理纹路,试构建意象图案;活用水利建筑,如水运码头、水闸、桥梁建筑等。 2.实现城区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要进行源头截污,实行城市污水再

生利用;保护河道内对重金属元素具有强吸附作用的泥煤层,并于河道近河岸处种植如芦荟、茭白等清水植物;活用生态护坡技术,改变护岸砌筑形式,保证水陆动物的活动空间。 3.融合城区河道整修与城市景观建设。河道整治在充分发挥防洪排涝功能的同时要结合扬州城区的景观建设,有必要地拓宽水面,增加其利用效度;河道及其周边建设应多植树少草坪,节约用地空间及成本,人工建筑也该因景而设。 4.建立河道整修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城区水利建设,包括河岸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河堤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利用节庆活动发挥城市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完善历史文化形象 1.水上休闲项目:利用包括琴船、戏船等特色水路交通工具,开展水上民俗旅游活动;兴办水上四时会节,开展参与性表演项目,如木版画、玉雕、漆器等;举行夜间“扬声”艺术活动,安排专业人员指导游客模仿扬州评话、扬剧、扬州木偶戏等;定期举办以水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如水文化艺术调演、沐浴技艺表演等。 2.水上商贸活动:打开扬州工艺市场,开发水上工艺商贸,把具有扬州特色的工艺品,尤其是关于扬州“水文化”类的作品,作为商品

中国的水文化

中国的水文化 中国的水文化有着渊源的历史,人类要生存、繁衍,绝对离不开水。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可分。从古时的都江堰到如今的三峡,都造福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国水利建设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由遍布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遗址可以明显地看出,远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些遗址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全国几乎每处江河、湖泊和宜牧草原,都有先民活动的遗迹分布在这些水源的附近。可以说明,原始社会人类活动的分布都是与水源的分布共生的。世代相传的大禹治水,就是典型的原始社会的水文化。传说鲧用堵法治水失败,只好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龟;而禹因受启示于龟背文(纹),用疏法治水获得成功;《洛阳记》载,“禹时有神龟,于洛水负文列于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致使后人在治水之前,均祭祀神龟,治水中,浇注大龟,以镇水妖,永保平安。 我国进入奴隶社会,有记载可查考的最早的水利设施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前,典型的河南登封龙山文化,就有凿井技术和陶制排水管道的记载。到公元前1600~前1100年前后,商代有关水利工程的文字记载了沟洫井田制度。公元前1000年前后,西周时期,已有蓄水、灌排、防洪等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记载。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兴建都江堰工程,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即现在的泾惠渠前身),楚国修建的芍陂等,至今仍存在,经扩建、改造和发展,继续为人民造福。在黄河下游两岸,各诸侯国自筑防洪堤防,“壅防百川,各以自利”,以堤防保护本国,又以邻为壑,彼此“水攻”。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才废止了“水攻”,统一了全国水政。这些都表现出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水文化的主要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贯重视水利建设。早在1950年周总理就提出“兴修水利,我们不能只求治标,一定要治本”。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我国水利面貌发生了巨大历史性的变化,“其功不在禹下”,中国现代的水利科学技术,中国的水文化比大禹创造的功绩更大,许多水利工程都已闻名于世界,如三峡工程、治淮、治黄和长江防洪工程等,全国灌溉面积达0.53亿hm2,中国以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以上的人口。

论城市水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论城市水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陈兴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38) 摘要:针对当前开展城市水利工作的重要性及城市水文化建设在城市水利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城市水文化提出的必要性,给出了城市水文化的定义和内涵,举例说明城市水文化突出的典型城市,分析了城市水文化建设对城市的益处和城市水文化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水文化,必要性,南京,杭州,苏州,济南,意义 人类进入21世纪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已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因此,21世纪的中国,在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同时,文化建设被提到了重要日程,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提升综合国力,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城市水文化提出的必要性 城市由于具有人口密集、政治、经济、文化相对集中的特点,决定了城市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水资源现状与人们对水资源功能需求变化存在矛盾的条件下,城市水利工作被赋予了更艰巨的使命。城市水利建设的目的,旨在解决城市中水资源、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障城市内部各用水元素对水资源的需求,并协调各用水元素之间的用水关系,最终形成社会稳定、经济高效发展、环境优美、人居适宜的城市。因此,城市水利对于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城市水利建设由于服务对象具有人口多、人员密集、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等特点,工作性质较农村水利有一定差别。城市居民不仅希望城市水利工程能够满足基本洪涝排除、供水保障等人类基本生存的保障功能,还要具有精神、心理的愉悦功能,由此城市水域景观、生态系统恢复、水环境改善和水文化建设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和今后城市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水利工作不仅要担负起“规划水、利用水”的责任,还要对水的性质、内涵、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并应用到人们的感观视野,这是水文化建设的基本工作内容。纵观我国的城市发展史,都蕴涵着丰富的水文化,它既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水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水文化作为我国悠久文明宝库中的重要一员,在社会精神文明日益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成为人类精神休闲娱乐、忆古追昔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作为水文化形式的一种,具有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底蕴、改善城市形象、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促进人们爱水、节水意识提高等特殊作用,逐渐被城市水利工作者重视并应用到工程建设中来。 2.城市水文化的定义 城市水文化,是反映城市地段中人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3.城市水文化的内涵 城市水文化既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水文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因此,城市水文化是最直接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的水文化。城市水务活动既包括人们对水的治理、开发、利用、研究、配置、节约、管理、保护等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

中华水文化概论

《中华水文化概论》部分送审稿(连载四) (发稿时间:2007-6-1 9:51:16 点击数:567) 水文化研究的提出及进展情况 “文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越来越受到政治界、思想界以及经济界人士的高度青睐和积极关注,都试图用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社会成员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已成为“三个代表”这一全党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把文化建设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列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的大会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些都说明文化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 我国当代水利事业正面临着大力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新的挑战。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了立足长远,把握全局,抓住重点,统筹兼顾;为了从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的水利事业。这些都要求水利事业以先进文化和科学理论为引领,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开创新的局面。提出开展水文化研究,加强水文化建设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客观要求。 水文化,是一个看似亲切,又很陌生的概念。说它陌生,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从未听到水文化这个名词,直到今天,各种辞书、字典中也找不到水文化这个辞条的踪影。说它亲切,是因为水与人,水与文化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人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就创造了水文化,这种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之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形态。所以,当水文化的概念一经提出,人们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感到特别亲切,并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水文化,作为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历史特别悠久,内容特别丰富。但是,把这位重要成员正式引荐给社会大众还是近些年代的事。 一、水文化研究的提出和宣传 1988年的10月25日,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的水利宣传工作人员聚集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的驻地蚌埠市参加淮河流域的宣传工 作会议。时任淮河水利委员会宣传教育处长的李宗新同志在他的《加强治淮宣传工作,推进治淮事业发展》的主题讲话中说:“现在有人提出要开展水文化的研究,要研究水事、水政、水利的发展历史和彼此关系;研究水文化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研究水利事业的共同价值观念等。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应成为我们宣传工作的重要内

都江堰水文化广场

都江堰水文化广场 ?作者:俞孔坚石颖郭选昌来源:《建筑学报》2003(9) 浏览: 6347 ?都江堰水文化广场位于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原灌县)。城市因有二干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和J 工程都江堰而得名。该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广场所在地位于城市中心,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三条灌渠穿流城区,同时,城市主干道横穿东西,场地被分为三块。 本文从地域自然和文化过程,历史,场所的现状问题和当地人的生活及休闲方式诸方面人手,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景观的艺术设计理解为解读地域和场所精神的过程。 一、设计目标 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以及围绕水的治理和利用而产生的石文化、建筑(包括桥)文化和种植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高品位、高水平的城市中心广场,包容了文化功能、休闲功能、旅游功能。 二、设计构思来源之一:地域自然与人文景观研究与历史阅读 文化挖掘——水文化之精神 因水设堰,因堰兴城,水文化是都江堰市特色的来源与根本特征,为此,都江堰广场之场地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点: 1.地域景观:天府之源——自然与文化景观格局 都江堰市枕居都江古堰,座落在群峰脚下,镶嵌于蒲阳、走马、江安、柏条四河之间。西北古堰雄姿,群山环峙;东南平畴万里,天府良田无垠。其水由西北向东南而行,畅游百川,泽万顷良田,奔腾呼啸,气势磅礴。放射状的水网奠定了天府之国扇形自然和文化景观格局的基础。 都江堰是天府扇面的起点,而广场则为都江堰市的扇面核心或称“水口”。 2.阅读历史:饮水思源——以治水、用水为核心的历史文脉及含义 (1)治水的渊源 都江堰真正为多数人公认的始创者是秦昭王时的蜀郡守——李冰。都江堰却是一个千秋工业,它凝聚了数千年蜀人的辛劳。继李冰之后,各朝代的人都对都江堰进行了修复与改造,技术上不断得以更新。 (2)种植文化 随着都江堰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成都平原处处皆为人间乐土,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地无旷土,已到了“天孙纵有闲针线,难绣四川百里图”的佳境。汉化后的种植文化将种植与养殖统一,稻鱼结合,自成体系。 种植文化使蜀“人杰地灵”,成为政治经济的重地,也为后世种植、渔业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激发了我们的设计思路与灵感。 (3)植根古蜀的建筑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