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与人境庐导游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遵宪纪念馆
各位游客,欢迎来到黄遵宪纪念馆,接下来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黄遵宪纪念馆,说到黄遵宪纪念馆,就不得不说一下黄遵宪先生了。黄遵宪是我们梅县东区人,他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也是一位爱国诗人、思想家以及教育家。黄遵宪纪念馆作为一个民居与陈列展览相结合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了人境庐、恩元第以及荣禄第三个分馆。
人境庐
各位游客,现在就由我来领大家参观黄遵宪纪念馆的首站——人境庐。人境庐于光绪十年也就是1884年的春天由黄遵宪先生亲自设计建造,它是黄遵宪先生的书斋,是黄遵宪读书治学之所。大家可以看到镌刻在大门上“人境庐”这三个字,它是由黄遵宪先生的一位日本友人,是一位汉学家和书法家,叫做大域成濑温所书的。两边的对联“结庐在人境,步履步春风”分别取自陶渊明和杜甫的诗句,它其实是黄遵宪的自撰。这里的“人境”喻指现实,而“春风”喻指思想,实际上是指主人不甘心隐居,认为自己虽遭罢官,离开朝政,但仍相信自己的改革志向一定能够实现的意思。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人境庐吧。在解放前,人境庐一直是黄遵宪的后代居住的,解放以后当地政府为了照顾南下干部,曾将它给一姓陈的人家(陈程明一家)居住过。这里是天井,前面就是前厅了,大家可以看到屏风前置放了一尊黄遵宪的半身汉白玉雕像,这是1985年3月时,为了纪念黄遵宪逝世80年而作的。这里写着黄公度先生,公度其实就是黄遵宪的字。上面的这块牌匾是黄遵宪的孙子赠送的。大家再看这两边的对联:药是当归,花宜旋复;虫还无恙,鸟莫奈何。“药是当归”指的是黄遵宪认为变法维新像补药当归,能够救国图存,恢复中华元气,但是变法失败,他被罢官还乡。“花宜旋复”中的“旋复”是一种药用植物又可供观赏,比喻黄遵宪不甘心失败,他希望还能东山再起。“虫还无恙”是以小虫自嘲,虽受迫害,仍安然无恙。“鸟莫奈何”则讽刺了清廷的顽固派对他无可奈何。
接下来我们就穿过这个小门,一起来领略后面这个小园林的奥妙吧。人境庐的占地面积有500平方米,虽然不大,但它在整体结构的设计上非常的精巧,这个精巧就体现在了后院。首先我们看到的这个是七字廊,因为它的形状像个“七”字。这里曾经是黄遵宪讲学的地方,由于年久失修,庐内大面积建筑设施已毁,为了纪念缅怀黄遵宪这位近代先贤,1980年7月,香港嘉应商会及当地政府拨款对人境庐进行了全面修复。1982年3月,在举行修复落成剪彩并正式对外开放的同时,由十多个省、市专家学者参加的黄遵宪研究学术交流会也在这里召开。大家可以通过墙上的这些照片来了解一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面那两株植物,原来黄遵宪是在这里亲植了两株夜合花,但是因为原树已经枯萎了,所以后人就在这里育其根苗,这两株夜合花是就是后来是再生出来的。
现在大家看到我左手边的这个地方,这里是五步楼,前面那个地方就是十步阁。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将其称为五步楼和十步阁吗?恩,没错,它是取自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的诗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旁边这个小亭子叫息亭,它是1980年时由华侨集资修建的,据说当年黄遵宪曾与丘逢甲在这里畅谈过。我们可以看到息亭上面的这幅对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它描绘的是整个庐舍的庭院景色。这里的三分水是指后一句中的百步长江是指不远处的梅江。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上面这个建筑非常有特色?这里是无壁楼,它的外形就像一艘小船,四周是以窗来代替墙壁的,和日本建筑有着相似之处,因为黄遵宪曾经出使过日本,所以也受了日本建筑风格的一些影响。
前面这间屋舍就是卧虹榭了,这里又有一副对联,左边是“万象函归方丈室”,右边是“四围环列自家山”。“方丈室”是人境庐屋舍,“自家山”是故乡风物。这副对联是指主人
自己回归了故乡非常欣慰,但又不甘心仅仅在故乡隐居的意思。左边是招待亲友的地方,右边是休息小憩的地方。大家可以跟着我进入参观一下。
恩元第
参观完人境庐,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参观恩元第了。恩元第是一座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民居,是黄姓的祖屋。关于恩元第屋名的来由,是取意为“恩之源”,据说其黄姓祖辈曾救过一位秀才,这位秀才考取功名后,为报恩德,特亲书献匾。
对比其他三个馆,恩元第是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有1740平方米,它共有大小厅、厢房共80多间。
现在让我们一起参观前面的第一个展厅吧,这个展厅是黄遵宪的诗歌成就展。黄遵宪是我国十大爱国诗人之一,他的诗论主张“我手写我口”,提倡反映现实,所以他也被称之为“诗界革命的巨子”。
大家可以通过展厅右边的这些代表作来了解一下。黄遵宪的诗选取的题材比较广泛,其中很多是中国近代现实生活的写照,从这些诗集的字字句句中我们也能够看到黄遵宪先生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像“诗界革命宣言”、《人境庐诗草》以及《日本杂事诗》,都是他比较著名的代表作。
好的,各位来宾,现在我们前往第二展厅参观吧。
第二展厅展示的是黄遵宪先生的外交成果。黄遵宪29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虽然只是一位举人,但是他非常博学多才,深受当时光绪皇帝的赏识。就在中举的第二年,也就是1877年,他被朝廷破格晋升为驻日使馆参赞,追随何如璋出使日本。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幅照片,这是当时驻日本使馆工作人员的合影,最左边的这位就是黄遵宪了,中间这位抱着小孩的是何如璋。说到何如璋,他是历史上第一任驻日大使,他是客家人,来自大埔县。
大家看到展厅中间镌刻的这首诗,它出自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一封信,是由贺敬之题写的。“寸寸河山寸寸金,亻瓜离分裂力谁任”说出了他对祖国河山破碎的痛心。“杜鹃再拜忧天泪”是他对梁启超的鼓励,“精卫无穷填海心”表达了他自己的决心。这首诗在香港回归6周年的时候曾被温家宝引用过。
黄遵宪从日本回国后,还先后担任驻美参赞、驻美国旧金山及新加坡领事。他在担任十多年外交官期间,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建议政府实行护照办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清代华侨护照就是黄遵宪首创的。除此以外,他还为保护华侨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受华侨和中外人士的敬仰。这个就是他任满返国时,华侨赠送的匾额。这篇《外交家尽职书》总结了他十几年的外交经验。
前面就是第三展厅了,第三展厅是黄遵宪的诗歌展。这边是人境庐杂事,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
各位来宾,我们继续往前走吧。这里就是第四展厅了,左边展示了黄遵宪的政治成就,右边展示了他的教育贡献。
前面我们说到黄遵宪曾出使日本,在驻日的四年里,他着重研究日本历史,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日本国志》就是黄遵宪对明治维新经验的总结。这部书共50多万字,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日本历史的专著,同时也成为我国研究日本的第一部“国史”。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黄遵宪被召回国,回国以后他又积极投身于救国图存的维新运动,《时务报》就是当时黄遵宪出资创办,邀请梁启超主编的。
黄遵宪在参与戊戌政变失败后,因涉嫌被清政府放归故里,回乡后,他邀集地方人士创设嘉应教育学会,大力倡办新学,为推动梅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像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就是黄遵宪于东山书院设立的,也是现在东山中学的前身。
好的,各位来宾,现在请跟随我前往荣禄第参观吧。
荣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