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音乐的翅膀翱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着音乐的翅膀翱翔
【摘要】音乐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鉴赏》模块,由传统的音乐欣赏课逐渐上升为音乐文化素养课。为此,我们教师在实践新课改新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高中生的学习心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坚持以审美为核心,兴趣为先导,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作品,从中享受音乐,启迪人生。
【关键词】高中音乐;学习环境;审美;兴趣;内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展示在广大师生面前。由传统的音乐欣赏课逐渐上升为音乐文化素养课,这对于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来讲无疑是一种挑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实施教学,才能使得课程变的更为丰富饱满,上好一堂有收获的音乐课?我们该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自由翱翔在音乐的国度里?等一系列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下面,就自己的几年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想与体会和大家一同来分享、探讨。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把它分为: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和优美舒适的外在环境。
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
迅速进入角色,以良好的教态、平和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进行教学,给学生营造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觉得老师很亲切,喜欢你,不排斥你,愿意接受你,自然就愿意接受你的课。当在遇到某些问题时,有个别学生的思维会激发出创造性火花,即使不是很正确,教师都要先及时给予赞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勇于发表自己地观点,不怕说错,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拥有一间独立的音乐教室,因为外在的环境也很重要,当我们置身于宁静整洁的公共场所时,我们就会自觉地调整和约束自觉的言行,使之与其相协调。音乐教室就是这个外在环境,是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熏陶的地方。因此教师可以把它进行简单的布置,比如:几幅音乐家的肖像,几句音乐格言,窗前摆放几盆郁郁葱葱的植物,钢琴上放置几株美丽的小花等等,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宁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自然地接受音乐的熏陶,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快乐中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以审美为核心,兴趣为先导,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作品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过于注重单纯的音乐知识传授和机械的技能训练,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美感。真正的艺术教育是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是艺术教育的核心环节,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悟,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情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
能让学生的审美趣味变得纯洁,审美能力获得提高。因此,高中音乐教学应紧紧围绕音乐展开,引导学生用心聆听、感悟音乐作品,时刻贯穿“以审美为核心”的思想。而要让当代接受流行音乐文化熏陶的中学生跨越时间、空间的距离,去聆听百年前甚至远古时期的古典音乐或是欣赏一些民间原生态、传统优秀的音乐作品,就要考虑到如何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欣赏兴趣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多彩的民歌》单元,教师先不急于介绍,可以创设情境,采用“赛歌会”的表演形式,让学生分组比赛演唱他们自己所熟悉的中国民歌,抓住学生喜欢比赛又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可对学生所提供的歌曲,进行对比、归类分析。既调动学生的思维,又能引入本课的教学。
在学习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的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的欣赏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一个引导学生观看莫奈油画的环节,让学生对画面提供的信息展开讨论,师再讲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及意图:通过线条、构图、色彩来表现一种瞬间印象,注重阳光与色彩,强调表现光的过程。把学生先引入到画面中,同时提出问题:这种绘画理念如果运用到音乐中,该如何表现?寻求、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然后再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作品。
三、挖掘作品的内涵,从中享受音乐,启迪人生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传授音乐知识以外,更应深入感受和理解音乐,充
分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音乐本身所传递的美,用音乐内在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共鸣,从中享到体验音乐美得乐趣,进而被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艺术境界所感染,以达到启迪人生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单元,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主调音乐、复调音乐及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这些知识点外,在教学设计中我还围绕着聆听“上帝”的声音——即宗教音乐的主题展开。由于学生社会经历有限,对于宗教音乐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接纳存在一定难度,这也就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在教学策略上要循循诱导,采用各种技巧处理和化解教学难题。如:可以课前播放宗教风格的音乐营造庄重、祥和的氛围。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自己第一次听到宗教音乐时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聆听“上帝”的声音,在宗教音乐的感受中揭示宗教音乐的本质内涵及风格特征。在如今娱乐圈流行音乐无孔不人的今天,静下心来,聆听这圣洁、庄严、安详的宗教音乐,感受着宗教音乐所传递的魅力,既开阔视野又能让浮躁的心得以洗涤,让人品味内心深处那份清澈、安宁的角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在学习《划时代音乐大师——贝多芬》中,我抓住贝多芬从失聪的致命打击中勇敢反弹的这一人生经历,选择了贝多芬中年时期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作为教学的素材,熟悉音乐的主题,感受贝多芬音乐作品的英雄性,及不向命运妥协、低头的战斗性的个人风格,领略其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珍视生
命,热爱生活,以贝多芬为榜样,让永不言败成为我们的格言,有勇气有信心去战胜一切困难。
在欣赏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中,也是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简要了解肖邦的生平和主要的创作风格,并引出本课爱国的感情主线,了解波兰的苦难历史,深入感受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肖邦柔弱身体下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那股无以伦比的赤子之情。用肖邦对祖国、民族、人民的爱贯穿始终,让《c小调革命练习曲》成为肖邦爱国情感的高潮爆发,成为肖邦精神的永恒象征,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享受音乐的同时,启迪人生、引发深思。
音乐是体验的艺术,音乐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人的亲身参与与体验。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趋于成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强,情感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特性,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体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耳膜的震动,更是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升华。我相信,这种给学生情感上带来的震撼一定能够辐射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让我们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在绚丽多彩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