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用R表示,即
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 ×C[危害/事故]
环境风险评价:
广义:是指评价由于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所引发的或面临的危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等可能造成的损失,并据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
狭义:通常指对对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环境化学物、放射性物质等)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决策。
某些学者从经济学和数学的角度定义风险为“用事故可能性与损失或损伤的幅度来表达经济的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度量”或者“不确定危害的度量”
一般意义上的风险具有发生或出现人们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这些后果被称为危害事件,例如广西河池市龙江流域的镉污染事件,日本大地震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等。风险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危险事件是否发生、发生时间等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在一定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风险是可以预测的,也就有了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是由自然原因或人类的生产生活引起的,并通过环境介质传播能对人类社会及生态环境产生损害、破坏甚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幸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
2.环境风险评价的分类
自然灾害环境风险评价,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生产过程与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
3.环境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各种政策法规或生态环境的风险大小,以及确定什么样的风险水平是社会和公众可接受的,如何将无法接受的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
它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4.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
1.源项分析
主要是进行危害识别,当有火灾、爆炸、垮坝等事故发生的时候,既要通过危害识别来确定危害类型。当有毒有害物质释放时,则需要获得释放何种物质、释放量、释放方式、释放时间行为等数据,并应给出其发生频率。此外源项分析还需要确定环境风险评价的等级、范围、时间跨度、对象人群等。常用的方法为特尔菲法。
2.事故频率和后果估算
主要是估算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浓度分布及人群的暴露剂量等。
3.风险表征
主要是给出环境风险的计算结果及评价范围内某特定群体的致死率或有害效应的发生率。
4.风险管理
主要是根据环境风险分析和评价结果,结合风险事件承受者得承受能力,按照恰当的法规条例,确定可接受的损害水平,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减少风险和转移风险的措施和行为,以降低或消除该风险,保护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的安全。
5.ERA与EIA的区别
分析重点,持续时间,应计算的物理效应,释放类型,应考虑的影响类型,主要危害受体,危害性质,大气扩散模式,照射时间,源项确定,评价方法,防范措施与应急计划。
6.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法:主要根据经验和判断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风险评价。包括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时间树分析法、人的可靠分析方法等
半定量评价法:建立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分层次分级打分,根据最后的分值或概率风险与严度的乘积进行分级。包括概率风险评价方法、打分的检查表法、MES法等。
定量评价法:根据一定的算法和规则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赋值,从而得出一个确定值的方法。如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日本的六阶段风险评价法,中国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均属此类。
7评价步骤
8.评价标准和指标
环境风险评价标准是为评价系统的风险性而制定的准则,是识别系统的安全水平、安全管理有效性和对环境所造成的危险程度及制定相应应急措施的依据。
风险评价标准需要包含二方面的内容:
其一,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如海堤或河堤,其设计堤坝中采用的百年一遇或千年一遇标准即为此内容。采用此标准即意味着其设计风险水平应达到每百年一次或每千年一次的防洪标准。
其二,风险事故的危险程度,主要反映风险事故所致的损失率,包括财产损失率和人员的死亡、重伤、轻伤率等。
事故概率风险分析的最终结果可以用两种指标形式表示,即个人风险与社会风险。
(1)个人风险:在某一特定位置长期生活的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人员遭受特定危害的频率。通常此特定危害指死亡。
个人风险常用风险等值线图表征,其风险值与距工厂的距离有关。
(2)社会风险:描述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造成的人员受伤或致死数间的相互关系。社会风险常用余补累积频率分布或余补累积分布函数表示。
风险定量分析或评价程序
大体上分成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源项分析,它包括了图中的危害分析与事故频率计算,它的任务首先通过危害识别确定是
火灾或爆炸还是有害有毒物的释放。若是后者,则应给出释放和重物质,释放量,释放方式,释放时间行为数据,并应给出其发生的概率。
2.第二阶段为事故后果分析,此阶段相应于图中的后果估算。以有毒有害物风险评价为例,此阶段主要
任务是估算有毒有害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浓度分布及人员受到的照射与剂量。
3.第三阶段为风险表征或风险评价,它相应于图中的风险计算与风险评价阶段,主要任务是总结出风险
的计算结果及评价范围内某给定群体的致死率或有害效应的发生率。
4.广义的环境风险评价除了上述三个阶段外,还需增加第四阶段风险管理。
有毒有害物质及易燃物质的判断。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中相关要求确定。
事故树分析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顶上事件”设备泄露的发生,必须在两个“中间事件”即设备故障和管理问题同时发生时才可能实现。以此类推,工程建设项目风险事故(地震等不可抗拒因素除外)的发生都是由于装置本身不安全及安全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因此拟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风险减缓措施亦可从此两方面着手。
9.案例分析
项目简介
某化工厂计划在某市某区北郊镇小七里庄东,原有工业园区内建设20t/年反式1,3-二氯丙烯提纯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现为空地,周围为闲置厂房及农田,距离西面的小七里庄约1000m。
工艺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