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南地区
(一)昆剧——人类的文化遗产
某某某年某月(查一下准确的日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公布了首批十七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名录,出自江苏的戏曲剧种——昆剧赫然在列!
资料卡:中国戏曲的发展过程3000多年前(周·秦),中国民间就有了表演歌唱、舞蹈、滑稽、杂技的艺人,人们把他们统称为“优”,把他们表演的歌舞、杂技等,统称为“百戏”。

到了公元1000年前后(宋·金·元),人们又把他们表演的滑稽、歌舞、杂戏等,统称为“杂剧”。

公元1127年(南宋)之后,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北方的杂剧发展为元杂剧。

1368年前后(明代),随着元代的灭亡,北方元杂剧慢慢衰落,而南方杂剧迅速发展。

其中,流传在江西省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和我省昆山地区的昆山腔,发展得最快。

1522年左右,太仓(属现在的苏州市)唱曲名家魏良辅(后人尊称他为“立昆之宗”)联合一批艺术家,对昆山腔进行了多年改革,终于创造出了具有“流丽悠远”、“启口轻圆、收音纯细”等许多特点的昆山腔,人称“水磨腔”。

接着,有个叫梁辰鱼的人,创作了按“水磨腔”演唱的剧本《浣纱记》,把清唱发展成戏台演唱。

到此,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宣告形成。

因为她源于昆山腔,所以叫昆剧。

·地区:昆剧诞生以后,先在以苏州为中心的吴江、吴县、吴淞等地流传,后很快就扩展到了浙江、南京等地。

1610年之后,昆剧进入皇宫演唱。

到明末清初,昆剧已经流传到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各个大城市。

·作用:昆剧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她首创了“用歌舞表演故事”的舞台演出形式。

昆剧艺人们通过不断实践,创造了很多优美的表演身段,从水袖到扇子,从眼神、手位到步法,都有各种组合。

直到现在,这些组合,还是训练戏曲演员形体表现力的基本手段。

其次,昆剧把戏里的所有人物,分成更细的行当。

明代后期,一般以“十行脚色”为主体,为后来戏曲表演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奠定了基础。

另外,昆剧创作、积累了一大批剧本。

这些剧本不但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还为各个地方剧种提供了丰富的演出剧目。

直至今天,京剧、四川省的川剧、湖南省的湘剧、安徽省的徽剧、浙江省的婺剧等依然保留着昆腔,上演着昆剧的剧目。

所以,戏曲史家们把昆剧称为“百戏之首”。

昆剧的唱腔为曲牌联套体,即一段唱腔总是有好多个曲牌按一定规律联接而成,类似现在的声乐套曲或组歌。

昆剧的曲牌非常丰富,可分为北曲、南曲和时剧三类,所用的曲调,从唐代到宋、元、明、清,从皇宫乐曲到市场里的叫卖声,从民间劳动歌曲到宗教音乐,从汉民族的山歌到少数民族和外国民族的民歌,这些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曲调,汇集到同一个剧种,形成风格统一的完整的唱腔体系,真
是一个奇迹。

昆剧的唱和念对字的四声音韵非常讲究,强调“字正腔圆”。

咬字吐音受吴语影响,是带有吴语口音的中州韵念法。

昆剧音乐的总体风格以典雅著称。

昆剧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同样别具一格,用的是竹笛。

男女唱腔伴奏用不同的笛子,称为雌雄笛。

另外,常用的伴奏乐器还有笙、三弦、琵琶、二胡及打击乐器板鼓、锣、钹等。

前两年,台湾戏剧家白先勇先生发起排练了全本昆剧名剧《牡丹亭》,深入到上海、北京的大学里演出,依然让大学生们倾倒。

每一场观众都爆满,连过道、走廊都站满了人!看到这里,你一定明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剧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原因了吧。

昆剧的剧目非常多,有文人专为昆剧创作的剧目,如《红拂记》、《玉簪记》、《义侠记》、《青衫记》、《鸣凤记》、《清忠谱》、《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也有改编北杂剧的剧目;还有许多折子戏,就是从整本大戏里选出最精彩的段落,精心加工,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一出戏,如《游园·惊梦》就是《牡丹亭》里选出来的折子戏。

·人物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昆剧的重点放在抢救、继承、保护上。

1956年4月,昆剧“传”字辈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带领浙江省昆剧团,到北京演出了整理、改编后的传统剧目《十五贯》,轰动了全国,成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典范。

1956年前,我省苏州市招收了一批以张继青为代表的“继”字辈学员,专门学习昆剧,兼修苏剧。

这批艺术家用毕生精力,为昆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60年、1978年和1998年,江苏省戏剧学校先后培养了三届昆剧专业学生。

现在,他们大多成了江苏昆剧舞台的中坚力量。

其中,石小梅、胡锦芳等已经成为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柯军、孔爱萍等也已成为江苏昆剧艺术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二)苏剧——吴侬软语清甜曲
说起苏州,我们的脑海中,马上会冒出一连串短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适合人居的城市”,“小桥流水、粉墙青瓦、园林甲天下”·话语里透着同一个字:美!假如再看一场苏州特有的剧种——苏剧的演出,你更会想到另一个字:醉!
资料卡苏剧,又名苏滩。

是太湖流域滩簧戏的一个分支。

有关资料证明,苏剧的孕育期大约在1573年(明·万历)前后。

起初叫南词或对白南词。

当时,我国北方已经有用三弦、琵琶等弹拨乐器伴奏并演唱故事的表演形式,专业名词叫“弦索”。

后来流传到江南,在苏州一带发展成为“吴中新乐弦索”。

到1662年(清·康熙)前后,“吴中新乐弦索”分流成弹词和南词。

弹词发展成苏州评弹,南词发展成苏剧。

苏剧起初的演出形式是:五至八个人,围着桌子坐定,穿生活中的便装,在小乐队的伴奏或自己的弹奏中演唱故事。

这种形式和弹词等说唱艺术有本质上的不同。

弹词的说唱者,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为观众说唱故事,他们是故事的介绍者。

这种艺术表述样式,专业用语称“宣叙体”。

而初期苏剧的说唱者,是先分好角色,然后以剧中人的身份来演唱故事。

这种艺术表述样式,专业用语称“代言体”。

1940年前后,苏滩才以化妆南词为过渡,完全成长为一个新兴地方剧种——苏剧。

·地区:早期的苏剧艺人们,主要在苏州市以及周围的地区演唱。

1879年起,才传到上海。

直到今天,这两个地方仍然是苏剧的主要演出市场。

苏剧早期以唱堂会为主。

拿今天的话讲,就是送戏上门,直接到邀请人家里演唱。

每次演唱的剧目,分为前、后两类。

前面,大多是昆剧,一般唱八出,俗称“前滩”。

后面,大多是反映平常百姓生活的四出玩笑戏,俗称“后滩”。

这种组合,可以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苏剧的音乐开始时以弦索调为主,后来吸收、融化、创造了一些和弦索调因素相近的曲调。

如“费伽调”、“柴调”、“太平调”等,多达三十余种。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太平调”成为运用得最多的基本曲调,曲词柔美典雅、清丽宛转,不仅有“慢板”、“快板”、“散板”等板式,而且有了男女腔各种角色行当应用的不同曲调。

苏剧还吸收了数十个民间小调,风格清新活泼、诙谐有趣。

苏剧的伴奏乐器有“弦子、琵琶、胡琴、鼓板、笙、笛、箫、唢呐,以二胡为主奏乐器。

”后来又加入了打击乐、扬琴、大阮、古筝,以及部分西洋乐器,使苏剧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由于苏剧形成的时间比较晚,受古典戏曲程式的影响较小;在近代,又以演时装戏居多。

再加上曲调自由、流畅,无论演唱、对白,都用甜糯、清丽的苏州话(苏白),使得苏剧的表演,形成了朴实、细腻、柔美、恬静、注重内心体验,又幽默、发噱(xue)
从1875年(清·光绪)算起,影响较大的苏剧艺人有林步青、张鹤
为代表的第四代“弘”字辈演员。

文化部已经把苏剧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锡剧——永远禁不住的“一枝梅”
1821年到1874年之间,在常州、无锡乡下的许多村口、桥头和镇上,都可以看到用石条制作的“永禁碑”。

立碑者都是府、县、镇一级的官府。

碑文的主要内容是“永禁演唱滩簧”。

“滩簧”是什么?官府为什么要禁止?这要从两百多年前说起。

200多年前,常州、无锡一带的乡村中,流行一种有唱有舞、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老百姓叫她“滩簧”。

起初“滩簧”的表演非常简单,人物只有一男一女(女角色有男性扮演),男角色是小丑,专门插科打诨;女角色多为小姑娘;后来又有了一个年轻男角,大多演书生、年轻劳动者之类的人物。

演唱所用的曲调,大多来自当地的山歌、道情;舞蹈来自凤阳花鼓、苏南采茶灯;内容有赞扬劳动、歌颂美德、讽刺贪心财主、反对封建礼教及包办婚姻,鼓励追求婚姻自由等。

资料卡:由于形式来自民间,内容贴近民心,所以,“滩簧”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1820年左右,开始出现半职业和职业性的“滩簧艺人”,特别出现了有影响的女艺人。

这让当时的官府非常恼火,认为禁止女艺人唱滩簧,比禁止妓女卖淫更重要、更紧迫。

于是,江苏按察使司和常州府,在1821年到1874年之间,多次下令“永远禁止演唱滩簧”。

这才出现了开头说到的“永禁碑”。

令官府想不到的是,此举反而使滩簧发展得更快。

1875年(清·光绪)之后,滩簧艺人除了无锡帮、常州帮外,又增添了江阴帮、宜兴帮。

1911年前后,艺人们为了避免当局的迫害,向上海、浙江等地流动。

当时的上海有好多外国人的租界,中国官府的禁令到了这里没有用,艺人们正好放开手脚唱“滩簧”。

无锡、常州的“滩簧”艺人也抛开门户观念,实现了大联合,并且把“滩簧”改称为“常锡文戏”。

1930年左右,苏南各地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等地的剧场、茶楼、乡村,都有常锡文戏的演出。

至此,被“永禁”的“滩簧”,成了一枝永远禁不住的红梅,盛开在太湖流域。

但是,1937年日寇发动了侵华战争,上海、苏南沦陷,常锡文戏跌进低谷。

1949年4月,苏南获得解放。

新的地方政府很快举办了民间艺人讲习班。

成立了苏南文联、常州、无锡三个实验常锡剧团。

1953年4月,组建了江苏省锡剧团,常锡文戏第一次改称锡剧。

1955年,江苏省文化局行文,正式命名这个剧种为锡剧。

从此,我省这个流传地域最广的剧种,迅速发展,走向辉煌,成为华东地区和越剧、黄梅戏并驾齐驱的三个主要剧种。

锡剧音乐始于“滩簧”,与苏南民间音乐相融,长于抒情,具有宛转、繁丽而又醇朴的水乡特色。

“簧调”是锡剧唱腔早期的主要曲调,以后又吸收、移植了“大陆调”和“玲玲调”,经过不断改编创新,“簧调”、“大陆调”和“玲玲调”都衍生出
一系列曲调,以适应男女不同人物、不同情感和不同用途的需要,成为锡剧唱腔的三大基本曲调。

此外,锡剧唱腔还吸收了邻近剧种、曲艺和江南歌舞音乐的一些曲调。

锡剧唱腔的伴奏乐器,初期只有一把二胡,艺人自拉自唱。

到常锡文戏时期,伴奏乐队已经有五至七人,乐器有板鼓、二胡、笛子、唢呐、琵琶、小三弦等。

后来,增加了打击乐、扬琴、部分西洋管弦乐和低音乐器。

但是,主要伴奏乐器仍然是二胡。

锡剧最初的表演形式只有两人演出的“对子戏”,后又出现数人同场演出的“小同场戏”和数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

锡剧的剧目十分丰富。

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剧目有《珍珠塔》、《双珠凤》、《玉蜻蜓》等;对子戏有《双推磨》、《拔兰花》、《庵堂相会》等;现代戏有《红色的种子》、《红花曲》、《少年华罗庚》等。

·人物锡剧的第一代传人出现在清末民初。

周奎大、王嘉大、王文香、王志良、李秀庭等一批老艺人,一边唱戏,一边收徒传艺,培养出了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汉清、王彬彬、梅兰珍、汪韵芝、吴雅童、杨企雯、沈素珍、包雯奎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

锡剧从诞生开始,就以唱为主。

后来的锡剧艺人们也在“唱”上面,有了突出的建树:王彬彬创造了高亢嘹亮、铿锵有力的“彬彬腔”;梅兰珍创立了华丽宛转、挥洒自如的“梅腔”;姚澄的唱腔朴实无华、自然甜美;杨企雯的唱腔典雅端庄、音色纯美;王兰英的唱腔质朴流畅、沙甜悦耳;沈佩华的唱腔含而不露、纤巧秀丽;王汉清的唱腔纯厚深沉;刘鸿儒的唱腔潇洒飘逸;吴雅童的演唱跌宕跳跃,和他的表演风格浑然一体;郑永德的唱腔则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

现在支撑着我省锡剧舞台的七梁八柱,大多是他们的学生,或得到过他们的亲自点拨。

其中,杨继忠以及倪同芳、小王彬彬、吴小英、周东亮等是比较突出的代表。

锡剧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丹剧——我省最年轻的地方剧种
早在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前后,有一批双目失明的瞽(gu)词艺人,从北方流动到江苏、浙江,其中少部分艺人定居丹阳。

他们一边穿村走户,靠卖唱谋生;一边采集丹阳地区的民歌,再用民歌的旋律和丹阳方言演唱节目。

后来,又把到处走着唱改成坐着唱,最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曲艺样式——瞽目啷当。

资料卡:1958年,当时的丹阳县水利工程指挥部宣传队,用一种当地人称“啷当调”的曲调,演唱文艺节目,受到群众欢迎。

当年11月,中共丹阳县委请县文化馆,举办了丹阳县文艺骨干训练班,学习音乐常识和表演技艺,推广“啷当调”,同时组织人员收集、挖掘、整理丹阳地区的民间音乐和民歌。

最后,让这个训练班的学员按照戏曲特点,排练了《张木匠上北京》等四出小戏,基本曲调还是啷当调。

1959年元旦,这四出小戏首次向全县群众公演,受到了热烈欢迎!大家还给起了个名,叫“啷当戏”。

过了十天,以训练班为基础,成立了“云阳剧团”。

四个月后,剧团就移植并演出了《卖妹成亲》、《断土地》两个戏。

再过了四个月,“啷当戏”正式定名为丹剧。

又两个月后,剧团排演了丹剧的第一个传统戏《砻糠记》。

同年12月12日,剧团到南京,参加江苏省的调演,获得了广大观众和省领导的好评。

丹剧这个新剧种也得到了全省戏曲界的认可。

1960年2月,丹阳县实验丹剧团正式定名为丹阳县丹剧团,这是我省也是全国唯一的丹剧专业剧团。

由于丹剧“年轻”,因此没有特定的表演程式,这样反而形成了接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的表演风格。

剧团成立以后,除了经常为丹阳群众演出,还到外地巡回演出,足迹遍及扬子江两岸,最南边到达安徽省的郎溪、宣城等地。

所到之处,观众踊跃,好评如潮。

丹剧唱腔的基本曲调啷当调,来自盲艺人们创立的曲艺“瞽目啷当”,但又不完全照搬,改革和建设并进,仅啷当调,就发展出了“男啷当”、“女啷当”、“快啷当”、“慢啷当”、“十字啷当”、“流水啷当”等多种曲调,形成[啷当调]、[花名调]和[云阳调]三个板式系列,可以适应不同人物表现各种情感。

丹剧音乐工作者还不断从丹阳民歌、佛教音乐、以及京剧等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改编、创作了许多新曲调,使男女
唱腔曲调达60多个,行弦曲牌达40多个。

·代表剧:丹剧的演出剧目主要有三个来源。

首先是从“瞽目啷当”中改编;其次是移植兄弟剧种的剧本;更多是创作现代戏。

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有《砻糠记》、《长工记》、《懒婆娘》、《三夫人》、《生死牌》、《八女颂》、《哑女告状》、《张木匠上北京》、《雷电颂》、《野塘婚礼》等。

1989年,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联合摄制了《砻糠记》“送别”一折,列入江苏省十大剧种戏曲集锦,在全国播放。

(五)高淳阳腔目连戏——我省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走进博物馆,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展柜里放置着各种各样的陶罐,有些陶罐还是好多碎片粘起来的,有的没口,有的少底。

在不了解它们的来历之前,你也许会想:好好的博物馆里,放这些“破玩艺儿”干吗?但是,当讲解员告诉你,这是我们的先人在几千年前留下的东西,你一定会很惊诧,忍不住要再看上几眼。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我们现在用的不少器物,从造型到制作原理,都和那些碎陶罐差不多!这时候,你或许会对那些碎陶罐的制造者们肃然起敬。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剧种——高淳阳腔目连,和前面说的碎陶罐,有许多相似之处。

高淳,是南京市的一个郊县,在我省的西南角,与安徽省接壤。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改革开放前,这里一直比较封闭。

但这样一个环境,也使高淳生成了许多与众不同的文化现象。

高淳阳腔目连戏,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资料卡:《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目连戏形成于1368年“明初安徽南陵”(高淳民间传说为元代,但没有文献佐证)。

六百多年来,它一直流行于高淳县的各个乡镇,以及我省的溧水、溧阳、宜兴、江宁、句容,安徽省的郎溪、广德、宣城、当涂等地。

至今,高淳、溧水的好几个乡镇,还完整保留着多座造型各异的古戏台。

目连戏是一种表现人、神、鬼,并演给人、神、鬼共同观看的宗教戏剧。

当地人称它为“太平戏”或“平安神戏”。

演出的时候,大多先在室外空地上搭台,室内摆设供僧人、道士作法用的法坛,演出中穿插“祀神”、“驱鬼”等活动。

这就表明,演这种戏是为了驱邪逐鬼,保佑平安。

由于整个演出过程中有法事插入,所以僧人、道士也成了演出人员,以至当地的和尚、道士,或多或少都会唱目连戏。

因此也有人认为,高淳目连戏是由僧人、道士做法事开始,逐渐发展为舞台演出的。

这种演出活动,主要在三种情况下举行:一是秋收之后,感谢神灵让大家今年获
得好收成,同时祈求神灵保佑,明年能有更好的收成,这样的演出每年都定期举行。

二是酬神还愿。

如有人祈求观音菩萨送子,后来果然生了孩子,就会找目连戏班子唱戏谢神。

三是“打人命”。

在封建社会,经常会因为包办婚姻、丈夫虐待媳妇、宗族争斗、抢夺地界等原因发生命案,在没有法制的年代,出了此类事件,闹到最后总要赔钱、赔礼。

请目连戏班给受害方唱戏,就是常用的赔礼方式。

初一看,高淳目连戏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严重的封建迷信色彩,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她却有其高明之处。

首先,这种戏剧的核心是“劝善”。

目连戏的剧目包括《台城》、《九世图》和《目连》,都是关于目连的故事。

最早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有一百出,其中最主要、最精彩、最感人的情节,是目连为了救母不避艰险,亲自到西天求佛,走遍地狱寻找母亲,最后把母亲从地狱中救出来。

大家一定看过动画片《宝莲灯》,细想一下,沉香劈山救母的行为和目连地狱救母何等相似。

虽然两者救母的方法不一样,但是,儿子救母报恩的“孝”心却是一样的。

其次,人、鬼、神同场出现,一起对话,今天看来不过是一种常用的创作方法。

在大家非常喜欢的《西游记》里,每一回都是人、神、鬼的故事,我们并没有认为是封建迷信。

《侏罗纪公园》等电影,用穿越时光隧道的方法让我们回到恐龙时代,看早已经绝迹的恐龙。

目连戏则让人升到天上向神求情,下到地狱与鬼辩理。

两者运用的是同一个创作原理,而目连戏的作者郑之珍(明代人、生卒年不详)运用这个原理,比《侏罗纪公园》的作者早了五、六百年!
目前,虽然已看不到目连戏的演出,但仍然可以在其他剧种中看到,有从目连戏改编的单出戏,如《尼姑思凡》、《和尚下山》、《僧道化缘》等。

这些剧目表现的核心思想是:反对封建礼教的禁箍,颂扬人性的解放和回归。

在那个年代,有这样的思想,非常了不起。

高淳目连戏的唱腔曲调来自青阳腔、道士腔、弋阳腔、佛曲、说唱音乐和当地的山歌号子等,并逐步形成独立的声腔系统,称为“阳腔”。

演唱方式主要是:一人唱、众人和,用锣鼓敲打音节伴奏,不用管弦乐器。

由于目连戏的演出受到季节性和临时性的制约,所以没有专业的演出团体,也没有专业的艺人。

这就给她的保存与流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至今,唱过这种戏的还健在的艺人仅剩四人,年龄已经在60—80岁之间。

艺人们曾经演过的剧本,大多已经流失。

碎陶罐放进了博物馆,人们再也不会用它盛水、煮食物了。

然而,实用价值的消失绝不代表所有价值的消亡。

认识它,研究它,就会有收获;保护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复原它,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6年,高淳阳腔目连戏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高淳县委、县政府已经安排专项资金,抢救这个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小部分剧目已经恢复演出。

苏中地区
(六)通州僮子戏——源自巫文化的戏曲活化石
僮子,也称童子,是南通地区对巫师的传统称呼,女性称巫,男性称觋(xi),专门从事祭祀神灵、驱邪纳吉、祈求太平等宗教活动。

僮子戏,顾名思义就是由巫师们演出的戏。

通州僮子戏(又称通剧)是巫傩(nuo)仪式戏剧在南通的遗存,大约起源于一千年之前,是我省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资料卡:因为这个剧种在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封建迷信活动有一定联系,所以在介绍之前,先要讲清楚两个问题:
(1)为什么巫师们的“作法”活动,可以进入戏曲的行列?
首先,他们的“作法”具有了装扮的特点。

“作法”的时候,他们已经不是生活中的本人,而是装扮成了驱魔降妖的“神”。

这和戏剧、影视艺术中,演员扮演剧中人物是一个原理。

其次,在后来的“作法”过程中,他们演绎了许多带有戏剧性的故事,例如《唐僧取经》、《楚汉相争分土地》等,这些内容已远远超出“驱鬼求神”的范围,和戏曲基本相同。

再次,在演唱、表演、武术等手法的运用上,也与戏曲的“唱、念、做、打”相似。

(2)为什么僮子戏要保护,巫婆要严禁?
在医学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再说人生病是因为“鬼”作祟(sui),明摆着是骗人。

巫婆们装神弄鬼的目的是骗取钱财,结果是贻误病情,夺人性命,所以必须禁止。

僮子戏里虽然有迷信的成分,但更多、更重要的是文化,她保留了较为突出的中国戏曲原生态特征。

研究僮子戏,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等问题。

根据史料记载,一千多年前才有通州建置。

当时,四面环水,交通非常闭塞,因此成为朝廷流放犯人的地方。

后来,通州成为主要的产盐地,四面八方的人都到这里定居,因而带着各种民族色彩的民间文化——巫觋演唱应运而生。

不少历史文献记录了这类活动的盛况。

到了清代,源自巫觋演唱的僮子戏活动遍及城乡,只要有点事,就唱僮子戏。

僮子戏还把杂技、魔术、木偶、哑剧、即兴小品、八卦阵、赤脚上刀山等都融进了表演之中。

凡是当今戏曲艺术中的表现手法,僮子戏里不但都有,而且比戏曲更丰富。

所以,有中外专家称通州僮子戏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起初,僮子戏基本上在广场演出,背靠神坛,圈一块空地,再搭个花棚或简单的土台就演出,观众三面围着看。

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逐渐开始有僮子戏的舞台演出。

僮子戏的剧目非常丰富,主要有三大类。

一类是戏剧和仪式合二为一的祈神逐邪戏,其中有以武艺为主的歌舞戏如《度天关》、《打扫净园》等;有只有动作,不张口唱的哑舞剧如《跳加官》;有光说不唱的科白剧如《大小丑》;有唱念做打全上的准戏曲如《郑三郎上西天》。

第二类是展示僮子渊源和历史的系列剧,如将“唐皇与魏征”、“西游记”、“魏九郎替父请神”、“秦始皇吆山填海”四组故事交合在一起演出。

第三类是劝世人弃恶从善的劝善戏,如《摇钱记》、《刘文龙求官记》、《陈英卖水》等。

、“得得腔”、“书腔”三种基本曲调,依唱词字数分为[七字调]、[十字调]两种系列,又因不同情绪发展出平、喜、悲、急等腔。

僮子戏唱腔吟诵性强,以自由散唱为特色,唱起来高亢、激越,只用锣、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是典型的“傩(nuo)戏”范畴的原始性声腔。

新中国成立之后,僮子戏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遭到禁演。

艺人们被迫改行。

1957年4月起,部分文艺工作者对僮子戏的音乐进行了整理。

相关政府部门也有意把这个古老的剧种,改造成一个新剧种,为此专门成立了南通市实验通剧团。

但经过数年努力,终因各种原因,于1964年终止了这项实验。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僮子戏作为傩文化的一个分支,受到海内外学者、同行的关注,恢复原始状态的僮子戏演出活动,又在通州大地上活跃起来。

人物:老艺人胡锡蘋、徐桂芬、陈映田、李福田、陈张玲、李金玉,中青年艺人胡德新、徐福德、李美芹、徐长山等,一直在城乡间演出,献艺于民间。

应该指出,他们今天的演出,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鲜明的实验通剧印记。

通州僮子戏,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