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进行分享和谦让教育的反思

对幼儿进行分享和谦让教育的反思
对幼儿进行分享和谦让教育的反思

对幼儿进行分享和谦让教育的反思“李小多分果果,分到最后剩两个,一个大、一个小,大的留给张小弟,小的留给他自己。”这是一首很老的儿歌,充分体现了分享与谦让的教育思想,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幼儿做不到将大苹果留给他人,或者表面上做到了内心却非常不情愿。现在的独生子女能否理解分享与谦让的道理,真正做到主动自发的与他人分享谦让的行为呢?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互相分享和谦让,然而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教育,特针对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几个案例进行反思。

一、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

超超性格比较内向,不太会说话,但能基本上做到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平时玩玩具的时候总是比较被动,看见争争抢抢的场面总是后退一步。有一天刚从玩具架上取下一件新玩具正高兴地玩着。突然磊磊走过来说也要玩,超超不想给,两人争夺起来。我看见了说:“老师看谁是谦让的好孩子!”超超极不情愿地把玩具推给了磊磊, 磊磊以胜利者的姿态玩去了。超超则无可奈何去玩别的玩具。

分析:看超超无聊的玩着其他的玩具,我不仅思考刚才的做法: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但是不是应当发自内心呢?幼儿年龄尚小,固然需要老师的教育,但像超超这样的谦让究竟叫不叫谦让?这种做法对其本身的成长发展究竟有多大意义?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案例二:

饭后休息时,欣怡拿了一包QQ糖开始向同伴炫耀。幼儿们纷纷围在她身旁等待她分发。欣怡开始高兴的分给自己的亲信好友。由于包装并不透明,当分到最后几颗时,欣怡在分发时没看清楚,不小心把所有的糖都分完了。当她发现自己没有了时,开始大哭起来跑,到一旁我身边说:最后一个拿到糖的小朋友把她的糖拿去了。

分析:刚开始分发时欣怡是很开心的。当分到最后一颗时不小心也给了别人,这时才开始大哭,她的哭声说明什么?是委屈还是不甘心?一开始时分给其他小朋友时她还是表现出了很大方的样子。为什么给了这么多都不难过?而对最后一颗这么舍不得?是不是可以说要让孩子做到分享容易谦让则难呢?因为从物质上讲,分享意味着共同享有,我虽然给你了,我也还有;而谦让却等于如果给你了,我就没有了,因此很难让幼儿接受。

案例三:

下午点心吃桔子,成成不喜欢吃,又不能扔掉,他看到云涛吃得很快,便转头和他说了什么就把手里的桔子塞给了他。云涛吃第二个桔子吃不下了时就向我求救。我去了解情况时成成说:我是谦让给他吃。这让我哭笑不得。

分析:像这种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并称之为“谦让”的行为,并不少见,午饭时常有孩子把自己不爱吃的菜放到他人的碗中,他们为什么会称自己的行为是谦让?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了谦让的含义,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的谦让行为?

案例四:

晨间活动时玩橡皮泥,幼儿自己去选择工具。汪洋在奶奶陪同下去拿橡皮泥。她拿了一盒较旧的橡皮泥,她奶奶在一旁马上就说:“你这小孩真笨。这盒好拿这盒去玩。”说着就快速拿起一盒比较新的橡皮泥给孩子。而旁边一个来不及伸手的孩子只能拿了汪洋原来那盒旧的。

分析:这可能算是家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问题,在幼儿园里我们教育孩子分享合作、团结友爱,可是有的家长教育却是与幼儿园背道而驰,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家长的观念、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上述案例中,汪洋有了谦让的表现,家长不但没有表扬孩子的行为,反而说孩子笨。所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分享与谦让的观念也得不到培养。

二、案例反思和体会:

1、幼儿园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分享与谦让这一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为谦让的基础去对幼儿实施教育?让幼儿在懂得并愿意分享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谦让?

分享行为包括自发分享,诱发分享,被动分享。案例一即属于被动分享。被动分享行为产生最初,在老师要求下共同分享,或在幼儿强迫下进行的“分享行为”幼儿不懂得同伴间玩玩具得规则:大家一起玩。在老师得被迫下,被动地与其他幼儿产生分享行为。有的幼儿过于胆小,如:超超被别人拿去玩具后,只是稍微作出反应,却也只能被迫地产生“分享”。这样“分享”使一方欢喜,一方愁。

而诱发分享行为使在幼儿初步理解“分享”,却又在道德认识水平低的情况下,产生利他行为。在平时的游戏中,幼儿往往会为争抢玩具而大大出手,我在建立了“不许随便拿别人的玩具”这一规则下,幼儿的争抢行为得到一定制止,然后我进一步主导幼儿向其他幼儿“借玩具”,从而产生另一种规则:在别人同意下,拿走玩具。这样诱发使得幼儿基本上都愿意与别人来分享他的积木,这时也抓住时机进行礼貌教育。

教师在发挥幼儿的主导性、积极性、能动性,注意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探索分享行为的过程中,幼儿的分享慷慨程度会不断提高,这时自发分享就会产生其中。当幼儿发现某一幼儿正在为一玩具而苦苦向另一幼儿借时,他会主动拿出来说:我给你玩。在尝试分享图书时,也有幼儿会主动提出;我要和xx一起看;或者幼儿间相互商量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此时的自发的分享就以成为幼儿间社会交往的手段。

2、其次,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幼儿分享是比较容易的,而谦让对于幼儿就不太容易接受。案例二说明要使幼儿达到能够自觉谦让,实非易事,因为不但要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还要

有这种品德形成的情感态度,即要乐意去做。所以这是一个涉及到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笼而统之地把分享、谦让混作一团去处理,使本来易于解决且对幼儿十分有利的教育机会就失去了。如果今后遇到两个幼儿争夺一本图书,我认为以两人一起看的解决方式处理,就更利于幼儿的健康心理与品质的培养,因为既解决了矛盾冲突,又培养了幼儿合作共享的情感。

在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去实施,对于较小的幼儿可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在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逐渐教育其学会轮流玩、轮流使用。如班上添置了新玩具、新图书,幼儿都想玩、看,教师可引导幼儿想想在人多玩具少的情况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采取先轮流玩的办法,再由此过渡到谦让。

3、再次,教师在教育幼儿谦让的同时,也应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考虑。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不仅仅是谦让,诚实、勇敢、自信、热情、友爱、好问,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都是不可忽略的。案例一中超超的行为就说明过分的谦让有时反而会成为一种懦弱,甚至对自己丧失信心。而象案例三中的成成,老师应该好好分析一下其对谦让的认识与理解,如果是真正不理解,可帮助其理解;如果是明知故做,那么要让其明白,自己不喜欢的,别人可能也不喜欢,对别人施“恩”也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不要使谦让过了“界”。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还美名其曰“谦让”,岂不是扭曲谦让?要让其懂得,真正的谦让是双方都高兴、都情愿、都为这件事而感到高兴,而不是强加于别人。

4、最后我们经常谈教育的一致性问题。从案例四中汪洋和她的奶奶身上便表现出家园教育的不一致性,家长关心幼儿,担心幼儿在幼儿园会吃亏,希望帮助幼儿得到最大的利益,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却与幼儿园里的教育产生一定抵触。成人是幼儿的镜子,成人对事物的处理方法会直接对幼儿产生影响。或许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能给我们一点启示,以分果果为例:我们把大的苹果与小的苹果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选大的,什么时候选小的,我们还可以把我们大人的选择告诉孩子,并告诉他原因,我们也可以告诉我们希望孩子选择哪个,但是,最后的选择是由孩子来做的,那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选择。

三、相关问题思考

我们还要把分享和谦让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为分享和谦让不仅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物质的分享谦让可以亲眼看到,精神的分享谦让虽然看不到,却可体会到,两者是一种巧妙的融合。幼儿在不断地成长,分享谦让行为的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以后我需要借助教育、借助日常生活逐步渗透,采用行为鼓励法、榜样示范法等多种教育方法,避免单一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产生自发分享、自发谦让的愿望,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