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_金江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举措,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重要途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国家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要》把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内主要任务以及政策措施。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容。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提出坚持把推2015年)》把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下面先对两任务之一。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制定了两化融合方面的化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对两化融合发展趋势进行政策,两化融合推进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了展望。

1.2 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作成效显著
1 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在国家层面,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了珠江三角1.1 两化融合组织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洲、上海、重庆、广州、南京、青岛、呼包鄂、唐山暨曹妃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工业甸等八个第一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

这些试验区在当地和信息化部,负责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为了落实中央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牵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了由15个司局组成的促进两头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两化融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化融合工作组,并制定了《促进两化融合工作组成员司局主和社会效益: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催生了一批新型的企要任务计划》。

2009-2011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发展模式,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了产及其下属的地市、区县相继开展政府机构改革,组建工业和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了区域绿信息化主管部门,并把推进两化融合作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色安全发展能力,建立了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了强有[1]
部门的重要职能。

力的政策支持。

目前,第一批八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 在规划和政策制定方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已经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验收。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准了长株潭、西安-咸阳、柳州-桂林、沈阳、合肥、郑州、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昆明、兰州等八个第二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有关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在地方层面,许多省市开展了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作,确定试验区、示范区、试点示范工程、试点示范项目、试点
示范企业等,引导、引领当地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示范效应
金江军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846)
自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两化融合组织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试点示范工作成效显著;两化融合有力提升了中国工业企业竞争力,支撑了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有力促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与两化融合相关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今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两化融合将从单一企业信息化向产业链、产业集群信息化延伸,传统企业和行业将逐渐向智慧企业和智慧产业演变。

两化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协同;产业集群;智慧企业;智慧产业
F424[摘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748(2012)08-0074-04
中国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2012年8月总第32期
August,2012Total of 32
信息化
和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例如,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开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中,安排信息化提升企业素质展了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创建工作。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的补助项目等为工作重点,促进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化委员会出台了《江苏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区认定办高研发、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

法》,开展了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创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组织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工作。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制定了《浙江省产业集推进工程。

通过开展“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育林计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并积极实施,计划在“十划”、“电子商务服务商支持中小企业特别行动计划”、二五”期间初步建成15个两化深度融合综合试验区、5个两“信用之星计划”等重点计划,精益研发、管理升级、电子化深度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验区。

商务应用、融资服务等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投1.3 两化融合有力提升了中国工业企业竞争力入应用,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低、资 在研发设计方面,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普遍利用计算机辅金不足、市场开拓难等突出困难,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
[2]
助设计、系统仿真等技术开展研发设计,大幅提高自主创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能力。

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 1.5 两化融合有力促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
60%。

汽车、飞机等行业实现了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系统的 近年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综合集成,产业链协同设计体系日臻成熟,降低了研发成工业各行业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

本,提高了研发效率。

芯片、嵌入式软件等信息技术广泛在节能减排方面,工业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节能减排的应用于各类工业产品,改善了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提高了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中国铝业等一些企业把两化融合促进产品附加值。

自主研制的数控机床等高端智能装备打开了节能减排列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点工作。

许多企业围绕单体海外市场。

自主研发的电力调度控制设备系统占据国内大设备、关键环节、单一工序应用信息系统实现节能减排。

专部分市场。

业化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在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得到应 在生产制造方面,机械、船舶、汽车、纺织、电子等行用,并向有色、建材等行业扩展。

产业链、产业集群范围的业生产设备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逐渐兴起。

为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步伐加快,钢铁、石化、有色、纺织、医药等行业过程控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越来越多,涌现出了一批在实践中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数(自)控化成长起来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的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公率超过50%,大幅提高了产业精准制造、极端制造、敏捷制共服务平台。

一些地方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现了工业造能力。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以及政府的多方共赢。

在经营管理方面,重点行业骨干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企 在安全生产方面,工业企业已经普遍意识到利用信息化业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加速普及和综合集成,实现了产销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生产管理逐步由变被一体、管控衔接和集约生产,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动转变为主动、从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

两化融合促进学化和运营一体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安全生产行业特征明显,应用重点集中在高危行业的关键环1.4 两化融合有力支撑了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节。

在民爆行业,生产线和储运是安全生产的的关键点,大 2008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原信息产业部、原国务多数企业通过在危险工序、库房、装卸点等安装视频监控系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强化服务统,对生产、运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一些企业利用计算机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

2008年以来,全国各级中小仿真、虚拟现实等手段,对安全操作的流程、突发事故处理企业主管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搭建平台、强化服务,引导社进行模拟,为安全生产培训等提供了新手段,提高了工作人
[3]
会各届广泛参与,调动和发挥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了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

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信息化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形 1.6 与两化融合相关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成了供需互动、合作双赢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机制。

两化融合催生了工业电子、工业软件、支撑两化融合的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把信息化作为提高中小企业创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近年来,这些新兴产业快速发新能力、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围绕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难展。

在工业电子方面,以汽车电子为例,汽车行业两化融合点问题,积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以开展调的深入推进带动汽车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

2011年,我国汽查研究和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组织社会资源、加强公共服车电子产业规模超过3 000亿元。

在工业软件方面,以嵌入式务和信息化支持体系建设,总结交流经验、研究典型案例,软件为例,2011年,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2 805亿
元,同比增长30.9%。

在支撑两化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方求(BOM表),由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备货、供货;企业可面,2011年,我国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以掌握每类产品的销售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分别实现收入1 864和3 028亿元,同比增长42.7%和4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此外,两化融合还带动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发展迅速,日益显现出“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兴产业的发展。

资本大集聚、小产业大规模”的局面,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2 全国两化融合发展趋势展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集群内的许多中小企业对信息化 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两化融合将向纵深推进和广度扩有共性需求,需要通过建设全程电子商务平台等信息化服务展。

在深度方面,两化融合将更强调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平台,提升集群内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化、智能化,强调信息化引发商业模式创新。

在广度方面, 2.3 传统企业和行业将逐渐向智慧企业和智慧产业演变
两化融合将从单一企业向产业链、产业集群延伸,从工业信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企业将向智慧企业息化向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延伸,从省市向区县延伸。

下面演变,传统行业将向智慧产业演变。

现代市场竞争日趋激具体分析几个两化融合发展趋势:烈,必须提高企业的“智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2.1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胜。

简单地说,智慧企业就是生产经营智能化水平较高的企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业。

与传统企业相比,智慧企业具有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引发企业信息化建够灵敏地感知到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并快速做出反应。

今后,设和应用模式的变革。

物联网技术在车间的应用,使生产商业智能(BI)系统等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将在企业得到越来设备之间、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之间可以无缝连接,将极越广泛的应用。

大地促进生产自动化,催生一大批“无人工厂”。

物联网 智慧产业是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技术在工业产品的应用,将促进制造业服务化,使传统制化程度较高的产业。

智慧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企业信型产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与传统产业相比,智慧产息化自行建设的传统模式,促进企业IT服务外包。

企业可业更强调智能化,包括研发设计的智能化、生产制造的智能以不再自行购买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而是向云计算化、经营管理的智能化、市场营销的智能化。

智慧产业的一服务商支付一定的服务费,即可使用云平台的软硬件。

基个典型特征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于云计算的信息化模式,不但有利于大型企业集团管控所术在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智慧产业是传统工业转型升需的数据大集中,而且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门槛。

级的方向。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促进企业信息系统的移动化,
移动版的企业信息化软件将大行其道,移动办公、移动管理、移动电子商务等将逐渐普及,移动智能终端将成为必备的办公和管理工具。

2.2 两化融合将从单一企业信息化向产业链、产业集群信息化延伸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即企业不但要依靠自己的资源,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产业链中,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为了实现即时生产,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动态信息,企业信息系统既要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信息系统对接,也要与下游分销商的信息系统对接。

这样,企业把订单生成物料需[]
参考文献
[1]杨学山.杨学山在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B/OL].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2012-06-08].http://www.cap
/Item.aspxid=149446.
[2]邱东.邱东副司长在第八届中博会中小企业信息化论坛上的致辞[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09-22]./n11293472/n11295074/n11298763/1 4177890.html.
[3]杨学山.杨学山在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DB/OL].经信委信息产业处,[2011-09-02].http://www. /n7216006/n18905487/n18909987/n18913755/2170 2277.html.
Analys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Integration
JIN Jiang-jun
(China Center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MIIT, Beijing 100846) [Abstract] Since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s established in 2008, the policies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were gradually im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pilot projects was significan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ere enhanced, SMEs grow healthily, the level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production safety were promoted effectively; related emerging industrie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future, the application of new generation of ICT will change the mode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will transform from a single enterprise to industrial chain, industrial clusters,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es will gradually evolved to smart enterprises and smart industries.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New Generation ICT;Industry Chain Collaboration;Industrial Clusters;Smart Enterprises;Smart Industry
(上接第73页)
a、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帷幕灌浆孔质量检查应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合对竣工资料和测试成果的分析,综合评定。

检查孔压水试法进行处理。

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按监理工程师指示布置
b、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检查孔。

压水试验结束后,按技术要求进行灌浆和封孔。

检可同时进行灌浆,否则应将串浆孔堵塞,待灌浆孔结束灌浆查孔应取岩芯,计算获得率并加以描述。

自上而下分段卡塞后,串浆孔再进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灌浆。

进行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

压水试验检查,坝体与基岩接3.7 封孔触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为100%;再以下为各段的合格率
全孔灌浆完毕后进行封孔。

灌浆孔封孔采用分段压力灌应为90%以上;不合格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浆封孔法。

100%,且不集中,则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

帷幕灌浆的封3.8 质量检查孔质量应逐孔进行检查。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urtain Grouting of non-overflow Dam in Zheshui Reservoir
JIA Bin-jun
(Jinzhong Water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Jinzhong, Shanxi 030600) [Abstract] Dam grouting is a knotty point for a small reservoir in risk removing and reinforcing stage. The paper takes Zheshui Reservoir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curtain grouting technology in risk removal and reinforcement of the dam.
[Key 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curtain grouting test;test objectives;construction technolo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