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禁止性条款是指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立法明令禁止的条 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歧视条款 歧视条款是约定给予劳动者歧视待遇的合同条款。这种条款违背 了劳动者权益平等精神,被各国立法明令禁止。我国劳动立法精 神也禁止歧视条款。 2.保证金条款 保证金条款又称为押金条款,是约定劳动者向用人单位缴纳一定 数量货币或其他财物而在有特定违约或解约行为时不予退还,并 以此作为缔结劳动关系之前提条件的合同条款。 3.生死条款 生死条款是指约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 免责或减轻责任的条款。
1.试用期条款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 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 否适合自己进行了解的期限。 2.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条款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 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竞业限制亦称竞业禁止,是指用人单位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防止 劳动者离职后泄露商业秘密或其离职后到具有竞争关系企业工作 的一种措施。 3.服务期条款 服务期条款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劳动者因享受特殊待 遇而应为用人单位工作一定期限的合同条款。
二、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1.含义不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 务的协议。而劳务合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在平等协 商的情况下,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 2.合同主体不同 劳务合同的主体一方或双方既可是法人,也可是社会组织或自然 人,而劳动合同的一方须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 3.劳动者一方所处的法律地位不同 劳务合同的主体在合同签订前后,其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而劳 动合同的主体双方,在合同签订前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劳动合同 签订后,则是隶属关系。 4.合同履行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劳务合同中,劳务提供方向劳务接受方提供的是劳务行为的成果, 而劳动过程和劳动条件是劳动合同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4
5.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 劳务合同中,劳务活动由劳务提供者自行组织,自担风险。而劳 动合同中,用人单位需承担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6.劳动酬金的性质不同 劳务合同中的劳务报酬计算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一般为一次性或 分期支付。而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计算以法律的规定以及当事 人的约定来衡量,其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特定化为一种持续、定 期的支付。 7.法律调整不同 劳务合同由民法调整,而劳动合同应由劳动法调整。劳务合同更 多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国家干预的程度较小;而劳动合 同除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外,更多体现了国家干预。 8.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 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先经仲裁前置程序,才能由司法机关 审理;而劳务合同发生争议时,法院可直接受理。
第四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法律效力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六节 劳务派遣合同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1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二、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三、劳动合同的分类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 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 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5
三、劳动合同的分类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Hale Waihona Puke 以合同期限为标准的分类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
动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合
同
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以就业方式为 标准的分类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合同
6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一、劳动合同的形式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7
一、劳动合同的形式
劳动合同的形式是指劳动合同赖以确定和存在的方式,即劳动合 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部表现。它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 式之分。
2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我国《劳动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 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第2 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就成为规范双方当事人劳动权利和义务的 法律依据。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9
约定条款是指除法定条款以外,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协商议 定的条款。约定条款的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法 定条款一样,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11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法律效力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和原则 二、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12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过相互选择和平等 协商,就劳动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从而确立劳动关系和明 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 在理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含义时,需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第二,一个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订立劳 动合同。 第三,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义务:① 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 ② 劳动者的如实告知义务。③ 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的禁 止。
劳动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 2.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3.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职责上的从属关系。 4.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限的规定。 5.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6.劳动合同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3
8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即劳动合同的条款,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设定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一般来说,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法定 条款、约定条款和禁止性条款。
法定条款是指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欠缺了法定条
款劳动合同就不能成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
应当具备以下法定条款:
禁止性条款是指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立法明令禁止的条 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歧视条款 歧视条款是约定给予劳动者歧视待遇的合同条款。这种条款违背 了劳动者权益平等精神,被各国立法明令禁止。我国劳动立法精 神也禁止歧视条款。 2.保证金条款 保证金条款又称为押金条款,是约定劳动者向用人单位缴纳一定 数量货币或其他财物而在有特定违约或解约行为时不予退还,并 以此作为缔结劳动关系之前提条件的合同条款。 3.生死条款 生死条款是指约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 免责或减轻责任的条款。
1.试用期条款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 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 否适合自己进行了解的期限。 2.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条款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 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竞业限制亦称竞业禁止,是指用人单位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防止 劳动者离职后泄露商业秘密或其离职后到具有竞争关系企业工作 的一种措施。 3.服务期条款 服务期条款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劳动者因享受特殊待 遇而应为用人单位工作一定期限的合同条款。
二、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1.含义不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 务的协议。而劳务合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在平等协 商的情况下,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 2.合同主体不同 劳务合同的主体一方或双方既可是法人,也可是社会组织或自然 人,而劳动合同的一方须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 3.劳动者一方所处的法律地位不同 劳务合同的主体在合同签订前后,其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而劳 动合同的主体双方,在合同签订前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劳动合同 签订后,则是隶属关系。 4.合同履行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劳务合同中,劳务提供方向劳务接受方提供的是劳务行为的成果, 而劳动过程和劳动条件是劳动合同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4
5.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 劳务合同中,劳务活动由劳务提供者自行组织,自担风险。而劳 动合同中,用人单位需承担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6.劳动酬金的性质不同 劳务合同中的劳务报酬计算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一般为一次性或 分期支付。而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计算以法律的规定以及当事 人的约定来衡量,其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特定化为一种持续、定 期的支付。 7.法律调整不同 劳务合同由民法调整,而劳动合同应由劳动法调整。劳务合同更 多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国家干预的程度较小;而劳动合 同除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外,更多体现了国家干预。 8.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 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先经仲裁前置程序,才能由司法机关 审理;而劳务合同发生争议时,法院可直接受理。
第四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法律效力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六节 劳务派遣合同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1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二、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三、劳动合同的分类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 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 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 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5
三、劳动合同的分类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Hale Waihona Puke 以合同期限为标准的分类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
动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合
同
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以就业方式为 标准的分类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合同
6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一、劳动合同的形式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7
一、劳动合同的形式
劳动合同的形式是指劳动合同赖以确定和存在的方式,即劳动合 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部表现。它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 式之分。
2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我国《劳动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 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第2 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就成为规范双方当事人劳动权利和义务的 法律依据。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9
约定条款是指除法定条款以外,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协商议 定的条款。约定条款的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法 定条款一样,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11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法律效力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和原则 二、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12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过相互选择和平等 协商,就劳动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从而确立劳动关系和明 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 在理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含义时,需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第二,一个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订立劳 动合同。 第三,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义务:① 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 ② 劳动者的如实告知义务。③ 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的禁 止。
劳动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 2.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3.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职责上的从属关系。 4.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限的规定。 5.劳动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6.劳动合同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3
8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即劳动合同的条款,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设定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一般来说,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法定 条款、约定条款和禁止性条款。
法定条款是指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欠缺了法定条
款劳动合同就不能成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
应当具备以下法定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