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领导的用人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领导者用人之道

领导,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领导活动存在于群体之中。组织领导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领导者必须知人善任。《韩非子•八经》中讲“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对一名领导者来说,在他为实现政治路线而进行的组织领导工作中,首要的就是人才问题。因为不论是科学决策的执行,还是组织管理的实施和各项领导工作的进行,都离不开人才这个决定因素。作为一名领导者,他不可能掌握现代化生产的一切科学技术知识,不可能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包揽各种巨细事物,不可能事事亲自动手干。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领导者的责任除了“出主意”之外,就是“用干部”。任何一项组织领导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领导者能否有效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一、领导者要人尽其才,整合组织中各成员的长处共同实现群体目标汉高祖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汉高祖刘邦能胜楚霸王项羽,主要依靠萧何、韩信、陈平等贤人智士的辅佐;蜀主刘备能与东吴孙权、魏国曹操成三国鼎立之势,因为他有诸葛亮出谋划策,有结拜兄弟关、张二将力战沙场;唐太宗李世民能御敌寇于境外,兴华夏于乱世,因为他虚怀若谷,“房谋杜断”、魏征为镜,功臣个个出类拔萃。以上这些任人惟贤、人尽其才、不避亲仇的做法,对领导干部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此,我们要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等原则,选拔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领导人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此外,干部选任原则和标准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每项原则的深刻内涵,并从整体上去把握,真正做到智者用其谋、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使干部的专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比如,在班子的配备上,我们既要注重班子成员年龄、知识、专业等方面的科学统筹,也要注重成员气质、性格和潜能的优势互补,形成专业上互补、性格上默契、个性上相容,实现最佳组合。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我们应在借鉴古人智慧的基础上,科学地解决人尽其才的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良匠无弃木,明主无弃士。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人用人标准的前提下,对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干部,只要其缺点不是原则性的,就要

果断地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切勿因求全责备而错失良机。这需要我们综合比较、量化分析、整合盘活现有干部队伍,以科学的方式选对人、用好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 ,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由于人是有自己的意志、思想和愿望的,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根据自己的职责“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要能够根据需要,人事相宜,选用得当,真正把每个人选用到合适的岗位上,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以及自己的工作与全局的关系和意义,才能使每个人积极主动、放心大胆地工作,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充分发挥每个人长处。小平同志在谈到发现和使用人才问题时,深有体会地说:“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1975 年

我抓整顿,用了几个人才,就把几个方面的工作整顿得很有成效,局面就大不一样。” (《邓小平文选》3卷369页)。如果领导者不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即使他有再大的本领,再丰富的知识,再大的干劲,他也是“孤掌难鸣”,难以完成自己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因此,领导者能否善于选才用人、知人善任,这也是衡量其领导水平的标志之一。

领导者用人还要善于量才使用,就是根据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工作的不同需要,按照各类人才的实际才能和智能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使用,使人尽其才,事尽其功。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专长。如有的人擅长组织管理,有的人擅长搞科研,有的人擅长演讲、教学,有的人擅长文艺表演,等等。领导者必须在了解、分析每个人的德才情况和工作性质、任务等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人才素质情况,安排适当的工作、相应的职能,真正做到量才使用、职能相宜。决不能大材小用,使人的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人才浪费;也不能小材大用,使其力不胜任,勉为其难,贻误工作。

领导者用人,不仅要注意个体优势,还要注意群体的最佳结构,考虑人才的最佳配备。因为一个人很难达到全能全才,而我们的事业需要各种人才。我们只有根据人才的特点科学匹配,把不同学识、不同智能、不同类型、不同水平、不同年龄的人才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较为合理的群体结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协调一致,各司其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益。

、领导者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求人求实,不求其全

清代诗人顾嗣协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

如舟。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清•顾嗣协《杂兴》)王充说:“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非劣也,志意

不为也;非拙也,精诚不加也。”(汉•王充《论衡•书解》)刘伯温也说:“人各有能,物各有用,不按能力任用人必然坏事,不按用处施用就会功弃。所以,自从有天下就有人才,有人才就不会没有用途用得其当就是得人,用得不当就是失人” (明•刘伯温炙诚意伯文集•杂解神这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必然还有其缺点;每个人都有其所擅长的,必然还有他做得笨拙的。对人不可求全责备,要观其所长,舍其所短,这样看人,人人都可以用,用得其所,就能充分发挥作用,用非所长,就会埋没人才。)

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成长经历各异,造成能力有大小、性格有差异、术业有专

攻。工作岗位的最佳人选并不见得是智商最高、能力最强的人,但肯定是最适合工作要求的人。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很多方面的人才,甚至可以说,人人有特长,个个是人才。金子能够发光的关键,主要在于我们能否满腔热情地去挖掘、去发现。只要用人之长,量才适用才能发挥人的最佳效能。

坚持用人所长、避其所短的用人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古往今来客观存在的事实。人有其所长,也必有其所短,世上没有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完美无缺的人。因此,用人不能求全责备,只能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邓小平同志指出:不要求全责备,我们的人才是有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只要敢于把他们提起来,让他们在其位,谋其政,经过一两年就能干起来了。扬长避短,则无不可用之人;求全责备,则无可用之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所专长的人比比皆是,而没有短处的人却很难找到。所以,领导者用人,贵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如有的人精于专业技术,有的人适于行政管理,有的人擅长理论研究,有的人善于宏观领导,等等。领导者就要使其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各展其才。反之就会使人才可能变成庸才、蠢材、废才

有的领导同志认识不到这一点,工作中只看到下属的短处,总认为他们尚欠火候,还要“等一等” ,结果造成人才浪费,导致工作难以创新,停留不前。须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古时明君贤相,如尧舜周公等都是治国大才,如果让他们去放牛、砍柴、种地,可能还不如普通老百姓。不能因为他们不会农活,就把他们看“死”。美国有一本企业管理书籍在讲到如何用人时提到如下观点,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作为领导者如果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使用他们的长处,那么,这个单位的工作自然会非常出色。

用人长处的前提是用人公正。现实工作中,有的同志怀有一己私心,用人不正,用人不公,分亲疏远近,搞三六九等。对那些尚未熟悉的同志,疏于沟通了解;对平时工作坚持主见的同志,看作出头冒泡;对没有来路缺乏关系的同志,随便敷衍了事。只要有“好事”、有“好处”,首先想到老乡、故交,想到关系户、关系兵,想到平时对自己唯唯诺诺的人。这种对工作不负责任的做法,必然会给工作造成重大损失。一个单位工作的优劣,不光取决于领导者的能力,还在于能否发现并正确使用人才。试想,一个集体中如果人人都感觉自己被重用,焕发出来的工作活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但如果让大多数同志感到手脚难以伸展,必然会丧失集体的活力,军心士气势必日渐消沉。

领导者用人之长,还要注意正确对待人之所短。往往一个人特长越突出,其短处也越明显,各方面的议论也越多。因此,领导者必须辩证地看待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正如陈云同志在《论干部政策》中精辟地指出:“自高自大当然不好,是坏的,但是这种看法往往包含片面性。我们要进一步地看,每一个坏处同时也常有他的好处。这个人自高自大,但是做起事来有自信心,这种人多少有点才能。” (《陈云文选》45 页)。这里说的“进一步地看”,就是辩证地看。对一个人的短处要作具体分析,对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