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题复习课教案—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专题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复习重点】
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复习内容】
本章讲述光现象。
重点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本章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及这些知识的应用。
【知识梳理】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的反射定律,会完成反射光路图 4.平面镜成像及其特点
【呈现形式】
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对反射定律的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对反射现象和反射光路可以通过作图题进行考查。
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可以通过实验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知识结构】
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
① 激光准直。
②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 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1.光源:能够自行 发光 的物体叫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 均匀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为 3×108 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速度。
4.用 光的直线传播 可解释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等。
考点二 光的反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 反射 。
2.光的反射定律
(1)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 内。
(2)异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的两侧。
(3)等角: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
3.光的反射类型
(1)镜面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 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 。
(2)漫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 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
4.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 。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虚实:成的像为 虚像 。
(2)大小:像和物的大小 相等 。
(3)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
(4)对称:像和物关于 平面镜 对称。
考点四 光的折射
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河水变“浅”,游泳者看岸边的灯“变高”。
1. 光的折射定律
(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内。
(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的两侧。
(3)角不相等:①定性:空气其他透明介质。
②变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
2.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考点五 光的色散 物体的颜色
1.阳光穿过三棱镜后,被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色散 。
2.光的三基色是 红 、 蓝 、 绿 ;颜料的三原色是 红 、 黄 、 蓝 。
3.透明体的颜色由 它透过的色光 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 它反射的色光 决定。
考点六 看不见的光
1.光谱:把 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人眼看不见的光:在红光之外是 红外线 ,应用: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
在紫光之外是 紫外线 。
应用:验钞机、紫外线灯等.
【方法提示】
1.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
该类问题的解释掌握三点(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物体;
(3)说明出现什么现象和结果。
例如:影子的形成。
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而当光在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正对准物体传播的光就会被挡住,在物体背光的一侧产生了与物体相似的暗区,这就是影子。
2.有关反射面的转动:当反射面绕入射点转动时,注意法线也随着转动,且法线转过的角度同界面转过的角度相同,法线始终与界面垂直,弄清该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判断平面镜的成像图是否正确
(1)观察各像点是否用虚线连接。
因成的是虚像,应当用虚线表示;
(2)连接对应的物点与像点,观察它们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物、像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4.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问题
(1)类型:①已知物和镜画像;②已知像和镜画物;③已知物和像画镜
(2)注意:物用实线,像及物像连线用虚线,镜面要打斜线。
(3)具体作法:①根据反射定律作图:从物点任意画两条光线射向平面镜,根据反射定律作其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即为虚像点。
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性)
这里重点介绍利用对称法作光路图,就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完成光路。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利用对称法可以方便地解决四种类型的平面镜作图题:(1)确定虚像的位置;(2)确定观察范围或光照范围;(3)确定光路;(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在作图过程中,我们
物体的颜色
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在什么颜色的光的照射下就呈现什么颜色;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不论什么颜色的光照到黑色物体上,物体都呈现黑色;除了黑、
可以发现,对称法的核心是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从根本上讲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链接中考】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手影游戏
D.穿过森林的阳光
2.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
3.一竖直水井深10m,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是3.8×105m,则月亮在井中的像离水面 m.在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始终捞不到月亮,原来是因为 .
4.如图1所示,请作出三角形的像
5.如图2所示中,作出S点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经反射面反射后经过P点
6.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3所示,这时的时刻应该是多少?请简述的判断方法,并请动手试一下.
【教学反思】
图2
图1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