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蒸煮时间对附子强心作用及心脏毒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蒸煮时间对附子强心作用及心脏毒性的影响

秦永刚1 张美荣1 张建平2 李 青1

1陕西中药研究所(712000)

2西安长城制药厂(710000)

摘 要 本文采用离体蛙心实验方法,对不同蒸煮时间的附子进行了强心作用及心脏毒性的初步实验观察,结果表明:蒸煮8h、10h、12h的附子具有强的正性肌力作用,且心脏毒性显著降低。

关键词 附子 炮制 正性肌力作用 毒性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 conitum car m ichael D ebx的子根。中医认为附子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用其治阳虚脱,四肢厥冷之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附子含有多种强心成分,如去甲乌药碱〔1〕、撑棍碱〔2〕、去甲猪毛菜碱〔3〕以及两种未知的水溶性成分等。临床常用附子治疗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等伴有心律失常的疾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附子有毒性,毒性成分为脂溶性萜类生物碱,该碱对热不稳定,加热易水解,水解产物乌头原碱,毒性较小,因此传统炮制方法主要采用盐水腌、洗、泡、煮、剥皮、切片、漂片等,降低毒性。当然强心成分也会损失,同时毒性成分随水流失,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蒸煮时间制得的附子,进行强心作用及心脏毒性的筛选研究,改革传统加工工艺,获得高效低毒的附子制剂。

1 实验材料111 实验动物

中华大蟾蜍

112 药品

生附子(购自咸阳市药品检验所),制备方法为:取生附子加适量水,浸泡,使其软化,切制后,分别蒸2、4、6、8、10、12h,取出低温干燥,粉碎过60目筛。精密称取样品,加水适量煎煮40m in,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浓缩,配成0125g m l的提取液备用。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随机取蟾蜍,斯氏法制得离体心脏。用微量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逐渐加入蛙心套管中,用吸管轻轻混匀。观察蛙心收缩曲线,记录各样品使心肌收缩力增强的最小有效浓度和引起心率失常的中毒浓度。心肌收缩力增强的标准为收缩幅度增加5%以上,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蒸煮时间对附子强心作用及心脏毒性影响

不同蒸煮时间(h)的附子振幅增加率(%) xθ±s中毒浓度(g m l) xθ±s有效浓度(g m l) xθ±s 1221197±1812101071±01013(n=6)01033±010093(n=6)

1039186±27185301077±010083(n=7)01027±010083(n=7)

836147±10135301064±010473(n=7)01057±010163(n=8)

628115±31097301044±01014(n=6)01029±01014(n=6)

414160±7114801067±01019(n=8)01019±01007(n=8)

217194±1015301069±010283(n=7)01023±01066(n=7)生附子20148±914901068±0100(n=7)01023±01001(n=8) 3P<0105

结果表明,附子随蒸煮时间的延长,毒性也减小,强心作用增强,振幅增加率增加,经过8、10、12h炮制的附子样品对生附子对照,对离体蛙心有显著的强心作用(P<0105)。3 讨论

311 中医认为,附子能回阳救逆,治疗亡阳证。现代研究表明是由于附子具有强心作用之故。关于附子强心成分为水溶性的消旋去甲乌药碱、撑棍碱,去甲猪毛莱碱及其它非生物碱成分〔4〕。又有人〔5〕分离出(从川附子中)一个与上述成分不同的强心成分。附子毒性成分为乌头碱,其水解后的成分毒性为原生物碱1 2000。附子传统炮制方法虽经洗、浸、泡、切、漂等诸多工序,但缺乏可靠的工艺参数,无客观的质量标准,无法保障临床安全用药,附子通过加热可使毒性成分水解,毒性大为降低,且其水煎剂安全范围大,其最大耐受量为最小有效量的16-22倍〔6〕。本实验正是选取加热后毒性大减而强心作用增强且安全范围大的优点。312 通过对各组样品的数据分析:加热可明显降低附子的毒性,而蒸煮10h最好,此时毒性最低、振幅增加率最大。313 由于本实验所用动物为低等动物中华大蟾蜍,且又取其离体心脏观察,所以药理效果同用高等动物和在体心脏实验所得结果有多大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评价附子的强心作用及心脏毒性。

参考文献

1 Ko sugl T et al.chem.phar m Bull,1976,24:176

2 Konnoc等1p lanta M edica,1979,35:150

3 陈迪华等1药学通报,1984,9(3):23

4 矢数道明1日本东洋医学会志,1968,19:83

5 顾科民、左箴1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字243部队学术资料, 1974,3:8

6 韩公羽等1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9,10(1):94

618・医学信息2002年10月第15卷第10期 实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