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不似多情苦_从叙事学角度解读_莺莺传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情不似多情苦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莺莺传!

魏艳君

(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重庆 400050)

摘要:莺莺传!是元稹∀自寓#之作,高超的叙事技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作品∀始乱终弃#的悲剧冲突,却无法扭转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作品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述者与作者的矛盾等3个方面可以看出,爱情在男人和女人的生命中,分量是不对等的,张生的无情与莺莺的多情是造成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关 键 词:莺莺传!;叙事时间;叙事视角;作者意图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24(2009)10-0134-04

∀微之莺莺传!,则似摹拟左传!,亦以古文试作小说,而真能成功者也#[1]。中国古典小说从史传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史传孕育了小说文体∃∃史传所包含的小说文体因素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点,第一是结构方式,第二是叙事方式,第三是修辞传统#[2]。就莺莺传!来说,借鉴古文最大的地方还是叙事方式,成功的叙事犹如一方面纱,营造了一种含蓄蕴藉、缠绵悱恻的艺术氛围,像是弥补了作品∀始乱终弃#内容上的不足,主人公张生的形象也似乎稍有些可爱,当然也同时阻挡了我们想要切近作者内心世界的企图。因而,对作品及对作者的解读还是要从叙事角度入手。

1 叙事时间

叙事文学属于时间的艺术,是一个具有双重时间序列的转换系统。它内含两种时间:被叙述故事的原始或编年时间和文本中的叙述时间,这种双重时间性质赋予了叙事文学根据一种时间去变化乃至创造另一种时间的功能,也即叙述者根据情节设置和人物描写的需要对故事时间进行艺术化地再处理[3]。故事时间的艺术处理是反映作品思想的一面镜子。

张生与崔莺莺的相遇是在张生游学途中寓居普救寺时。张生在普救寺逗留∀十余日#后与崔莺莺在酒宴上相遇,被莺莺的美貌吸引,两人以书信传情。10多天后即二月十六日在西厢房会面,见面后,莺莺由于封建闺礼的约束,对张生严厉斥责后翩然而去。又过了20多天,∀是夕旬有八日也#,即到了三月初八夜里,莺莺突然来到张生的房间里∀并枕重衾#,与张生结合。∀是后又十余日,杳不复知#,莺莺再次由于心灵的挣扎没有露面。十多天后莺莺方又与张生∀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二人从初次相遇到结合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俨然夫妻暗度陈仓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作者共给出了5个时间点,二人情感发展进程的每一步交待地非常详细,张生追求女人的热烈与迫不及待、莺莺对爱情的持重与勇敢在时间叙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第23卷 第10期Vol.23 No.10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 of C 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2009年10月

Oct.2009

收稿日期:2009-05-26

作者简介:魏艳君(1977 ),女,河南太康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在两人情浓时,张生不顾莺莺的∀愁怨之容#第一次离开踏上了西去的路途,∀数月#后科举失利回到普救寺,∀会于崔氏者又累月#。这次相聚,莺莺的心境变了,∀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莺莺明白了自己对于张生的意义,无论张生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自己都是他旅途上的过客,张生之所以再次回到普救寺,不过是借自己聊以慰藉罢了。面对莺莺的改变,张生∀愈惑之#,他这次的∀惑#与初见莺莺的∀自是惑之#有根本上的不同,初见是被美色∀迷惑#,重逢是因莺莺的反常举动∀疑惑#,至于莺莺为什么会有反常举动张生无意去探究,他逐渐失去了对莺莺的兴致。∀张生俄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普救寺不再是黯然销魂的留恋之所,尽快离开就不是意外了。∀明年,文战不胜,张遂止于京#,张生再次参加科举还是以失败告终,寄书一封告诉莺莺自己滞留京师。文章用了大量篇幅叙述莺莺书信的内容及友人对此事的态度,此时的张生成了故事的旁观者。∀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的行文交待对二人的情感来说不过是画蛇添足罢了。

欢浓时漫长的等待总是多过短暂的相聚,情淡时方觉相聚之累多过一个人的孤单之苦。张生和崔莺莺的情感发展具有非常强的时间特色,时间是故事发展的驱动力,小说的叙事时间跨度从数日到累月以至经年,时间的密集度契合了张生情感的热度,感情的潮水融在时间之流中,时间跨度愈大,感情被稀释得愈加淡薄。时间见证了崔张情感的产生,更见证了感情的一步步消失,他们好像被时间驱赶着、裹挟着、左右着,感情成为时间的奴隶,并最终被时间所磨灭。

2 叙事视角

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叙事视角采用最多的是全知视角。全知视角有着观察故事的充分自由,因而它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支配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但这种无所不能的叙述视角由于囊括了故事的方方面面也可能使故事一览无余,从而使故事缺乏悬念,于是出现了限制视角,即作品主要采用某一人物的视角进行叙事。莺莺传!的叙事视角在大结构上属于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如开头对张生基本情况的交待,结尾对崔张二人故事结局的交待等。但在故事的主题部分采用的是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即张生的视角,客观叙述变成了张生的体验式叙述,莺莺是被观察的对象。限制视角的使用或许是无意识的,但是由此产生的效果却是明显的。

二人第一次见面,莺莺∀常服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不对,终席而罢#,莺莺的出众容貌、娇弱体态、矜持神态在张生的注视下一一展现,莺莺见到张生后的反应却没有涉及。相比之下,以莺莺传!为故事蓝本而创作的西厢记!对莺莺的感受有传神的描写。西厢记!中,二人初见时∀旦回顾觑末下#,莺莺初见张生,不顾古代女子闺礼回头看顾,大胆地迎向张生的目光,两人之间有交流、有反应,这才有了以后产生感情的基础。可见,莺莺传!关注的是张生的感受,莺莺是被描写、被观察的对象,作者没有把崔张二人的情感故事放在对等的位置上。

张生通过莺莺的贴身侍婢红娘传书寄情,并得到莺莺月圆之夜相会的信笺。信期至,崔莺莺∀端服严容#地谴责张生,莺莺的凛然不可侵犯让他望而却步,∀于是绝望#。20多天之后,崔莺莺∀自荐枕席#,∀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谴责张生的那个莺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妖冶多情、∀娇啼宛转#的多情女子。初次结合后莺莺再度变得矜持,杳如黄鹤十多天,后莺莺与张生∀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在男性的注视下常以∀圣母/妓女#二元化的形象出现,莺莺在张生的视角下,也被武断地一分为二,她在与张生结合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反复,拒绝说明她守闺礼、主动说明她对张生的爱,这样的女性既符合张生∀适不我值#的对女人的高要求又符合张生∀真好色者#的对女色的生理需求。

正在情浓时,张生西去参加科举,崔莺莺∀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她对张生的毅然离开没有责难纠缠,只是独自伤心。科举落第后,张生又回来与莺莺相聚,几个月不见,崔莺莺∀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恻#,∀恭貌怡声#,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勇敢、不顾后果向着爱情奔去的懵懂少女,她懂得了自己对于张生的意义,也懂得了自己在这场爱情中的地位,但她仍然∀待张之意甚厚#,痴情没

135

魏艳君:无情不似多情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