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乡人口流动的新特点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 10 11

郭江平:男,1964年生,黄冈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乡人口流动的新特点及其启示

郭江平

(黄冈师范学院贸易经济系,湖北 黄冈438000)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乡人口流动出现了所谓的 逆城市化!现象。透过这一现象,我国不仅要积极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而且要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人口布局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敏感度,重新审视我们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调整城镇化发展的方针与政策。

关键词 发达国家;人口流动; 逆城市化!;城镇化建设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乡人口流动的新特点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工业发展史。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业的发展和集中,使得资本主义国家人口从区域分布到城乡布局都发生了巨变,其结果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到成熟的水平,发达国家人口城镇化水平也达到极高的程度。以1970年为例,美国城市人口比重已达73.6%,英国更高达88.5%,当时联邦德国是81.3%,日本是71.2%,法国是71.7%,加拿大是75.7%,澳大利亚是85.2%,只有意大利略低,为64.4%[1]。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城镇人口下降,乡村人口上升,或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乡村人口增长迅速的 反常!现象。特别是过去人口增长稳定而迅速的大都市,人口绝对流失现象严重,小城镇或乡村人口增长明显。人口城乡布局出现了与长期向城镇集中而截然相反的态势。

以美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如不考虑城镇区划变化情况,则城镇人口增长率首次出现了低于非都市人口增长率的情况,这是有人口普查记录以来美国200年历史上的第一次。有学者专门计算过,如以1970年区划计算,20世纪70年代美国乡村人口年增长1.59%,而都市人口只增长0.58%;如以1980年普查时区划计算,20世纪70年代乡村人口增长1.40%,也高于都市人口0.98%的增长幅

度[2]。不仅美国如此,在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及北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如英国,从整体上看,20世纪50年代,城市人口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到了20世纪60年代,城市人口开始向外扩散,如1961年普查资料显示,大不列颠地区都市中心人口在前10年间增加了1.9%,都市边缘增长了13.6%,其他地区增长了3.1%;而1971年的普查资料则显示,1961~1971年的10年

间,都市中心人口减少了2.7%,都市边缘人口增加了13.6%,其他地区则增加了9.8%;1971~1974年的资料更显示,都市中心人口减少了5.9%,都市边缘人口增加了10.6%[3]。

对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并在70年代多数发达国家盛行的这种中心城市人口外流、乡村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快的现象,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总结,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称之为 非都市转折!,有人称之为 逆城市化!,有人称之为 乡村复兴!,还有人称之为 郊区化!,更有人称之为人口 分散化!。尽管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解读,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类意见:一类意见认为这是城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短暂现象,不是一种新趋势;另一类意见则认为它代表了一种新趋势,是后工业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表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城乡布局趋势又发生了新的逆转,人口城乡布局变化似乎又回归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发展模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55期)2005(1):25~28

Journal o f Huazho ng A gr icultural U niver sity(Social Sciences Edit ion)

之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区域布局发生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都市人口增长速度再次超过非都市人口增长速度。尽管在不同规模及不同区域的都市,人口增长速度有快有慢,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口负增长的城市减少,90年代则是几乎所有都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负增长的只是个别现象。

第二,在都市人口增长过程中,大都市人口增长再次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这种态势与20世纪70年代前的趋势相吻合,这再次确立了大都市在人口城镇化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愈来愈突出。以美国北部城市为例,它们大多为传统制造业城市,20世纪70年代中期,最大的几个城市里有7个存在人口流失情况。80年代以来,虽然从整体上扭转了人口流失的态势,但情况仍有差异。以纽约、波士顿、费城为代表的城市,在发展金融业、高科技产业方面进展较大,人口增长也由负转正,并且增长速度较快;而明尼波斯、堪萨斯城等本来以服务业为主的都市则无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或以后,都保持着较高人口增长率。反之,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或集中制造业的城市,如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等重要工业基地,仍处于人口流失或低增长状况。这种状况在南部和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也有所反映,如佛罗里达的休闲、旅游产业,加利福尼亚州的高科技产业都成为带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四,尽管西方发达国家从总的格局上扭转了非都市人口快于都市人口增长的格局,但在都市中心与都市边缘之间的人口分布格局上,并未有显著改变的趋势。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明,一方面,从城镇人口居住地分布来看,尽管城市中心人口增长数量较快,但城市中心人口仍然小于城市边缘及城镇化区域之外城镇人口增长的总和;另一方面,从人口流动目的地来看,仍是城市边缘地带的人口呈净流入态势。

二、评论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以世人瞩目的速度飞速发展,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乡村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呈加速推进的态势。回顾、分析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人口城镇化进程的演变,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

1.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鉴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所谓的逆城市化!现象,以及我国大城市人口集中后出现过的交通、环境、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一些人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不要步发达国家的后尘,更有人借中国20世纪80年代分散式乡镇企业发展的事实,以图证明在中国可以走一条没有城镇化的工业化之路。如果我们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乡人口流动格局作简单的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把城镇化与工业化割裂开来的观点是十分荒谬的:

第一,所谓的逆城市化!现象是发达国家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极高程度、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转折时期发生的,它反映了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及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镇人口布局随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异动而作出相应调整的客观现象。相比之下,中国目前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到2002年底仅为39.1%,劳动结构仍以农业为主。简言之,中国仍处于加速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城镇化过程仍是以数量型为主导。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

第二,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区域分布与20世纪60~70年代的比较而言,应该辩证地看到,两个阶段的人口区域分布,虽然在表象上存在若干不同特点,但却存在同一个内在联系,即社会经济发展将一如既往地推动着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城镇是新的生产力聚集点,代表了文明和进步。所谓的逆城市化!现象只能表明,在某个特定时期,部分大都市人口的流失,非都市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但这绝对不是说城镇人口变为乡村人口比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要多。以逆城市化!现象发生的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为例,尽管部分都市人口流失,非都市人口增长迅速,但全国城镇人口仍在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仍在提高。1960年美国城镇人口比重为69.9%,1970年为73.6%,1980年为73.7%,1990年则达75.2%。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也与美国类似,在逆城市化!趋势最为明显的20世纪70年代,人口城镇化程度也是稳定地上升,如欧洲,1970年为66.7%,1980年为70.3%,1990年为73.4%;日本1970年为71.2%,1980年为76.2%,1990年为77.0%;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70为84.4%,1980年

26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总5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